APP下载

谈如何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2017-11-25徐玲峰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个性发展

徐玲峰

【摘 要】语文作业设计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运用和体验知识、技能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識、掌握知识、内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审美感受 个性发展 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141

众所周知,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且使知识转化为技巧和能力。语文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是教学的重点之一,但课后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论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与目前语文课后作业之间的差异性,提出课后作业布置要注重生成性、差异性、合作性、实践性的几点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审美感受

语文课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审美的客体,文质兼美,语言文字合乎规范,蕴含诸多审美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教材。那么,我们的语文作业就没有不注重审美的要素,不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个寻找美感受美的过程的理由。柏拉图也提出过“要让青少年不知不觉就培养起对于美得爱好,并且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对于字词积累这样的常规作业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呢?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把抄写字词变成书写大赛,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专门的练字本,把每一课的抄写字词都当练字来写,一个月评比一次。自己挑出这个月写得最好的一张,张贴在班级的评比区,大家一起比一比谁写得好看,谁写得有进步。这样原本枯燥无味、机械简单的抄写生字词变成了“美”字比赛。学生以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体会着写字的乐趣,并且一学期下来,看着装订成册的抄词本,对于这样充满美感的学习结果,在学生眼里,它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而是自己的心血,是值得珍藏的劳动成果。

同样,再如关于朗读、背诵作业的布置,我一般会在一学期举行两次朗读比赛。让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美读,通过优美乐曲的渲染,诠释意境,掀起情感的波澜。有秋风萧瑟中的离愁别泪,有温婉缠绵的思亲怀人,既有大江东去人生如梦的感叹,也有决战沙场矢志报国的豪情。一次,在诵读《观沧海》时,一男生配以精彩绝伦的沙画表演,使大家沉醉于优美的视听演绎中,如临其境,感受曹操澎湃的激情雄浑豪放的风范,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样的作业早已不是强迫学生的单调乏味的抽背默写,而是一场场视听盛宴。不但感受到了音乐绘画舞蹈诸多艺术的美,更领略了语言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诗意的美。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个性的作业,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多样化经验和个性化知识,获取与生成的基础上,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作业的类型和呈现方式,适合不同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作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目前统一单调的作业要求全体学生毫无选择的完成,如此一来,一刀切的作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体差异,使学生视其为课业负担,丧失了学习兴趣。于是,几乎所有的弊端,如效率低下、态度消极等等,都凸显出来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作业设计,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水平层次、不同语文能力的同学设计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自主性。

对于阅读作业,布置自选型作业,即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套餐”,让学生自主选择。比如,教学《次北固山下》一诗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背诵这首古诗;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诗;积累古诗词中写“思乡”的作品;写一篇“离家”的心得体会。学生可以从中选二到三题来写,从而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另一方面,对于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以“感受生活,展示个性”的原则,自选素材,自拟题目,自定写作时间、地点。教师只需提供每次作文作业的要求,每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自己的学习能力设计适合自己的作业。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就可以了。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改善作业效果,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的度上。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三、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教学应当面向学生们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新课程强调“大语文”概念,也就是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反对脱离生活就语文论语文,隔绝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作业布置,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它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作用明显。布置作业时也应该注意要联系生活,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语文与生活的相似体验。让学生从身边广告、电视、人际交往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把生活与语文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延伸到更广阔、更深邃的世界。

比如,我布置了一个语文活动,要每位同学当主持人。如果立刻就让学生写出开场白和串词,虽然行,但质量不会很高。于是让学生回家先看电视台撒贝宁、何炅、董卿等人主持的节目。学习他们是怎样组织开场白和灵活进行串场的。感受他们的风格,分析他们的语言,同学们会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扩大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不能囿于作业本身,同时更加需要关注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将学生个体、教学目标、作业内容三者和谐统一,利用作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芳.当前背景下对于构建新的初中语文作业体系的研究[J].学周刊,2015(2).

[2]崔晓玲.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个性发展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课堂的自主化教学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