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2017-11-25李郁林
李郁林
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李郁林
本文从培养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积极正确的归因、合理开展竞赛等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活动,是一项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以及适应环境的重要活动。作为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现实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学习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业表现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动机在所有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作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进行及完成的重要条件,并以此来影响学习效果[1]。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才有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动机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积极培养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和探索知识并克服困难的动力,它能有效地形成并强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是推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他的识记能力、思维的效果也都更好,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事物本身的特性。凡是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强烈刺激性和新异性的事物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注意、关心和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时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消除单调感、枯燥感,使用有趣的材料,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进行生动、活泼的讲述。
(2)人对事物的愉快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愉快等积极情感体验,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就会强化学习兴趣的稳定性,从而是感到学习活动本身是吸引人的,从事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兴趣依赖于成功带来的愉快体验而持久的兴趣可以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的大环境。在学校中,教师应在实践活动中,如课外活动小组或校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即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答案,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并由此产生的疑惑、惊讶最能引起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二、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以及目标的价值意义,并确信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就会激发学习的需要,因而就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目标的大小、高低,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呈正相关。抱负水平是学生要达到即定学习目标的高度,一般来说,抱负水平高的学生设立的学习目标也高,换负水平低的学生其学习目标也低。具有高抱负水平的学生必然追求高学习目标,因而能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具有低抱负水平的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也低,其学习动机也一定是微弱的[2]。
学生既应有长远的总的目标也应有根据这种追求所设立的明确的近期目标即阶段性的具体目标。这样,可以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逐步接近远期目标。个人的进步通过将长远目标转化成为接近的一系列小目标,而获得最佳成效。学习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量研究表明:学习标准是以学生在其原有学业成绩基础上增加20%为最佳目标。给学生提供中等难度的、近期可达到的目标,那么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坚持性会增强。因为中等难度的具体目标即提供了判断学习行为的标准又具备现实挑战性,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通过实现特定目标而与未来相联系。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能迅速得到反馈,即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能明显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后,既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发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从而增添学习的热情,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上进心,改正错误,克服弱点,使用合适的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成绩,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究表明,不知自己的学习结果,缺乏学习的激励,则很难进步。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尤其每天及时反馈,较之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如果能够在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附加定性的评价,学习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奖惩是特殊评价,奖励可以激发和巩固学习动机,惩罚可使学生避免学习失败而努力学习。运用奖惩手段时应以奖励为主,运用惩罚要谨慎。表扬和奖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比批评惩罚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因此,要多奖励、表扬而少批评、惩罚,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对学生进行奖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对学生表扬要客观公正。
要使表扬和奖励运用得当,发挥教育的最佳效应,对学生的学习真正起到促进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具体性,就是针对具体的事实进行鼓励。具体的表扬可以使受表扬者意识到是什么原因得到表扬的,何处做得出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表扬使学生本人发现自身的长处,学习动机终究是借助自我评价唤起的。第二即时性,在学生做出了某种进步行为之后,立刻给予表扬。强调即时性,表明了表扬时机与学生行为合拍的必要性。即时确认使学生相信改变失败是可能的,成功的期望会增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建立奖励和学习之间的联系,产生进一步获得奖励的期望,从而更努力的学习。但奖励不是越多越好,斯金纳认为,在新学期开始时,应该经常给予学生奖励和强化,但随着学习的进展,奖励和强化的时间应该是变化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学习动机是强化的结果,如果学生因学习得到奖励和强化,则他就会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
四、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正确的归因
归因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原因所做的推测和解释过程。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关于学习行为责任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会影响到之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们行为结果即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即努力程度、能力高低、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对自己学业成绩的不同归因,会引起学生不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合理归因可以提高坚持性与自信,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和自弃。一个人如果把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会使学生感到满意自豪;如果把失败归于能力,则会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和行为动机,反之,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可控原因时,则会使人相信改变失败是可能的,会增强成功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归因,即进行努力归因,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树立一种信念: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成功。归因于努力可以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继续保持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获得成功,而使成绩差的学生不至于过分自卑,能进一步通过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五、合理开展竞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实践证明,适当的学习竞赛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强烈、学习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增强,学习效率会有很大提高。适度的学习竞赛不仅激发人的斗志,活跃学习气氛,减少学习的枯燥感,而且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组织竞赛时,要注意竞赛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竞赛的客观公正,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竞赛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试题不宜过难,应该增多获胜的机会,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来讲,最佳竞赛方式是采用自我竞赛。自我竞赛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竞赛,即以昨日的我和今日的我竞赛,不和别人比较,而是将自己过去的成绩与现在的成绩进行比较,只求自己有所进步,自我竞赛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动机培养方法,根据学生具体心理特征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井维华.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2).
[2]梁锐.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J].教学与管理,2004(9).
(作者单位:包头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