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爸爸妈妈意识

王 适

浅谈中职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王 适

作为中华民族美德之一的感恩,在中职学生中普遍缺失,本文根据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了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必要性,结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和内容,初步提出对职高感恩意识的养成的举措。

感恩意识 中职生 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现在非常多的中职生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情谊,社会的帮助等漠不关心、并不在意,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中职教育“感恩”意识的浅淡。对于中职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心理要求,更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的学生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呢,应该学会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一、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生家庭缺少感恩教育。席慕容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淮南子也写到: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可正也是如此,爸爸妈妈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舒适的天空,也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以至于爸爸妈妈时常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鲜有涉及精神领域,特别是缺乏对孩子们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建构一个感恩心的温馨家庭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2)学校德育缺乏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提速器,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关系。学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主义而目标内容显得过于空、大、高,常常偏离了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现实状态,不能解决中职生关心的与切身有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影响了其实效性和可信性。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这是学校德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感恩意识”淡化的不良影响。由于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人没有想到他们的自私、冷漠缺乏感恩之心,所损害的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爱心、人类的同情之心。如果所有的人都对他人漠不关心,缺乏温情,就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滑,这世界就会变得十分冷酷可怕。而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的不少负面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二、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1)中职生知恩教育。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并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中职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倘若一个人不懂得知恩,就不会去感恩,由此可见知恩是感恩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要富有耐心地引领中职生用心去感知,用眼睛去发现并捕捉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恩惠,挖掘出恩泽的价值,学会辨识什么是恩惠。例如要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恩情、明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恩情、知道并珍惜同学之间的帮助恩情。只有知恩的人,才会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感,才会用真情回报他人和社会,才会学会奉献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2)中职生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认同。感恩教育要让中职生学会真诚的感谢,要让其明白,我们在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后不要忘记了去感恩,不是让我们给予多少物质的回馈,哪怕只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温暖如春风的感谢。

三、强化感恩教育的方法

(1)提高自身感恩意识,树立正确感恩观。感恩教育要不断地引导中职生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和心态,使感恩流进自己的血液,与自己融为一体。同时也应该让中职生在“知恩图报”的态度上做到力所能及,不触碰底线。不能因为对一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教师要教育中职生拥有施恩不图报的品质,这样在做了“善事”之后,才能以平常心心去看待,不会因此而产生落差感。

(2)潜移默化的影响始于家长示范。家长本身的道德修养,榜样作用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起到至关重用的影响。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与对与错的判断力,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受爸爸妈妈的影响最大。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会对中职生起到负面影响,非常容易引起极端行为,如叛逆、顶嘴、撒谎等。故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以自己的榜样言行、高尚的品德修养,让孩子始终拥有一颗有爱的心。

(3)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对于中职生而言,形成“感恩”意识不仅是从教科书上学到,更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模仿。教师只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和生活,才会更加敬业、甘于奉献。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品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影响。中职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特别是在学生自身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时会想到要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且会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同时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制度约束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使其在行、知、意、情的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4)感恩教育要多途径多系列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感恩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一堂感恩班会课的开展,从一次感恩养老院活动,从一个电话,从一声受助后的谢谢,从牵老人过马路等等这些点点滴滴中让中职生真真体验到助人的快乐和被助的温暖。

[1]刘卫平.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2]王文科.感恩文化的美德与道德教育的重建[J].桂海论丛,2008(6).

[3]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洞头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爸爸妈妈意识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意识不会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