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

2017-11-25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警校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林 丽

浅谈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

林 丽

随着六部委《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我国公安教育工作又面临新的改革。这些改革意在提高警校生的入警比例,增强公安队伍的专业性,提升公安队伍的执法素养。这就给日益热络的警察意识增温不少,许多公安院校纷纷将警察意识的培养提上日程。由于种种原因,警察意识的培养又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以此为视角,界定何为警察意识,从而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并逐一找到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警察意识 忠诚意识 团队意识 培养方式 困境

六部委于2015年下发的《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公安院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进一步调整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公安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专业人才。至此拉开了新一轮的公安招录工作体制改革。将公安工作招录的重心逐步转移到警校,提高警校生入警的比例,确保公安院校毕业生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在大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各个公安院校都将警察意识的培养提上了日程。从思想方面先行,配合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警察意识的内涵

何为警察意识是进行警察意识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察意识与侦查措施类内容有不同,警察意识是思想层面的,而措施之类的是具体行为层面的,二者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行为层面的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掌握,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进行具体评估;而思想层面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是无法通过具体的考试等方式进行测评的。然而思想层面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警校生,只有首先具有了警察意识,才能以此为导向,指引自己的行为,帮助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后备力量。

有的学者认为:警察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安院校学生对警察工作的反应和体验,包括认知、情感、评价和信念。[1]还有的学者认为:警察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职业意识,是警察个体根据社会需求和自我认知水平对警察职业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和职业评价,它直接反映了警察个体对警察职业的信念和态度等。[2]有的学者则扩大了警察意识的内涵,认为警察意识包括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廉政意识、法制意识等六个要素。[3]甚至有学者给出了七个要素的观点,认为警察意识包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制意识、人权意识和创新意识。[4]

警察意识是指人民警察应当具有的从事警察职业的信念,体现了人民警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了六项内容。

(一)忠诚意识

忠诚意识是作为人民警察所应具备的首要意识。忠诚意识是政治建警的现实需要。忠诚意识就是指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当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这也是人民警察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所应当具备的政治素养。只有将忠诚意识牢牢树立,才能引导警校生的职业价值观,才能衍生出其他的警察意识。

(二)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忠诚意识的重要衍生,是指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首先应当做到知法懂法,执法为民,执法为公,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思想。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只有自身对法律有了正确的理解,才有可能做到执法为公,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三)纪律意识

纪律意识是警察意识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民警察在工作中应当做到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人民警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暴力机器,服从纪律听指挥就是确保人民警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人民警察也有专门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规章制度,对人民警察的纪律做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和规定。

(四)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警察意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警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公仆,从本质上来说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行使职权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立场,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五)奉献意识

奉献意识是忠诚意识的延伸,人民警察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时会需要在“大家”和“小我”之间做选择。成全“大家”势必会牺牲“小我”,而有时候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人民警察奉献自己,舍生取义。

(六)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是指人民警察作为一个团体,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职能,尤其在执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执法行为都需要两名以上的民警执法,才有公信力。个人英雄主义不能很好地体现人民警察的作用,反而会增加无畏的牺牲。

以上这六项是作为人民警察应具备的警察意识。然而警校生作为人民警察的后备力量,在警校学习期间就应当逐步培养警察意识,但是可以根据警校生的特质而略有调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牢固学生的忠诚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再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将法律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将法律至上的思想牢记心中,为日后执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日常生活的警务化管理,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纪律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最后在通过日常的实践锻炼以及实务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现阶段公安院校培养学生警察意识面临的困境

警察意识的培养是从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警察意识的培养和警察技能的培养有着本质的不同,警察技能可以通过日常授课进行讲授,可以通过期末考核进行考核和评估;而警察意识需要渗透在日常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然而现阶段很多公安院校的警察意识的培养都还在探索阶段,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学生对警察意识缺乏心理认同

凡事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内因。在培养警察意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培养对象,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只有学生从心理认同了警察意识,警察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落于实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警察意识缺乏心理认同,严重影响了警察意识培养的效果。

全国33所公安院校中,层次不一,有9所专科院校,24所本科类院校。层次的不同就决定了招生层次的差距。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理想而迈入警校生的行列,而有的学生是因为分数高低的问题,迫不得已选择了警校,有的警校生更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才选择了警校生。招生层次的差异和入校动机的不纯粹,是导致警察意识培养难以落到实处的重要因素。当学生认为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是其必须完成的理想信念时,才会自觉地用人民警察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才会将警察意识作为思想指挥棒,指引自己建立起符合警察意识的职业信仰和价值观。

(二)学校培养方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很多学校将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简单地等同于警务化管理。通过制定规范化的警务化管理流程,要求同学们机械性的遵守警务化管理的相关规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这样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且警务化管理属于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通过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达到统一管理的目标。如果仅仅将警务化管理作为培养警察意识的重要途径,就会让警察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失去原有之意。

(三)培养人自身缺乏警察意识

在公安院校中,对学生进行警察意识培养的重任往往会落在辅导员、大队长的肩上,但是综合这些公安院校的招聘信息来看,有很多学校在招聘学管干部时,对于招聘对象的专业要求往往很宽泛,有法学类、管理类、心理学类、教育类这几大类,很少有跟公安专业相关的专业类,同时这些招聘对象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从一个学校门出,又进另一个学校门,既没有公安工作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公安工作的实践经验,何谈具有警察意识?

三、解决培养困境的对策和方法

尽管警察意识的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警察意识的培养却是迫在眉睫的,只要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警察意识的培养必将为我国的公安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注重心理疏导,建立起学生对警察意识的心理认同

针对学生对警察意识无法产生心理认同的问题,公安院校在培养警察意识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排除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后,逐步建立起学生对警察意识的心理认同。

在学生入校之初,根据学生的分数以及自身特色,进行简单的摸底。同时通过新生交流、班会以及人才讲堂活动等活动,先帮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排除社会上关于公安工作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再逐步向学生灌输何为警察意识。通过对警察意识内涵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警察意识的内涵,从而认可警察意识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预备役的重要因素,进而用警察意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建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职业价值取向。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

警务化管理虽然只是一种手段,但是却是培养警察意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警务化管理,让学生学会服从管理,明确纪律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然而我们不能仅靠警务化管理,还应当不断的发掘新的培养方式。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还应当将警察意识的培养扩展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在刚入校时举办主题班会的形式,先让学生们抒发自己的感想和理想,然后慢慢引出警察意识的概念,让学生们先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再通过组织学生去一线公安机关进行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去体会警察意识的内涵和存在的意义。辅导员、大队长在日常的宣讲和教育中,可以将警察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管工作的始终。同时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警察意识相关内容的培养和教育,通过鲜活的案例,引申出警察意识的内涵。

(三)注重师资力量的警察意识培养

如前所述,培养警校生的警察意识不能仅仅依赖于学管干部——大队长、辅导员,还要将专业教师吸收进来,双管齐下地进行培养和教育。

在招聘学管干部时,可以适当吸收警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具有公安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对已经在职的学管干部进行再培训,也可以将其和专业教师一起,派驻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切实体会警察意识的内涵。从实践工作中寻找理论。同时进行理论培养和教育,先在学管干部和教师中进行警察意识的教育,先用警察意识来武装我们的师资力量,让他们认同警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身先士卒、言传身教。

四、结语

警察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将警察意识真正根植于学生的头脑和心底,根基牢靠了,才有可能长出参天大树。警察意识的培养需要培养人和培养对象的共同努力,只有我们的培养人先树立起警察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牢固树立起警察意识。虽然现阶段警察意识的培养有诸多问题,但是笔者坚信,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逐一找到解决办法将不是难题。

[1]王首敏.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2).

[2]王光森.警察院校大学生警察意识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3]王兴发.论增强警察意识[J].公安研究,2004(8).

[4]马建刚.人民警察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林丽(1988-),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助教。

猜你喜欢

警校人民警察公安院校
阿富汗:警校生毕业
干了来自父母的这杯冷笑话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初衷
初衷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