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研究
2017-11-25边敏佳崔晓萍
边敏佳 赵 娴 崔晓萍
高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研究
边敏佳 赵 娴 崔晓萍
高校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承载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同时,高校第二课堂也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建设包括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第二课堂 体系 建设
一、建设高校第二课堂体系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来衡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除高校课堂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完成。由于第二课堂内容丰富,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能够广泛吸收学生参与,对比高校课堂教育更加自由灵活。
二、建设第二课堂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堂的概念由于发展时间比较晚,目前在形式上还不够成熟。建设第二课堂体系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第二课堂不重视,部分高校存在偏见。很大一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为核心,没有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正确对待第二课堂。甚至有些高校仍然强调以课堂教育为主体地位,认为第二课堂的活动对考试分数、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帮助,缺乏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支持。
其次,高校领导对第二课堂不重视,导致投入的资金不足,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很多高校为了多招学生,急剧扩大办学规模,对课堂教育、校园的硬件设施、配套设施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第二课堂却不被重视,没有政策资金的投入,导致第二课堂建设停滞不前。
再次,高校对第二课堂没有对应的考核体系。第二课堂建设的进程和实践没有研究和理论支持,更没有相对应的考核体系,导致很多高校第二课堂的实践与课堂教育完全脱节,没有成为课堂教育的良好补充。第二课堂也因此陷入发展缓慢,效率低下的状态。
三、如何构建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
第二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重要途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构建第二课堂的内容体系。首先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方面,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由高校党、团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定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其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方面,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创新创业活动的趣味性的特点,并以各种第二课堂竞赛,例如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等来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再次在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利用各种文艺演出或者竞赛的方式,将文化艺术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方面,对学生进行自身的管理教育。另外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方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同时深挖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在社团中尝试担任各种职位,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方面,通过组织各类资格认证,专业培训和专业证书的考核,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本身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第二,构建第二课堂的保障体系。首先在组织保障方面,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重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第一课堂的互补,并组织协调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组成专门的部门,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规划、实施以及监督。院系各部门直接负责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执行院校领导制定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计划。其次在制度保障方面, 高校应制定本校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在第二课堂活动时应认真执行高校制定的制度,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再次在设施保障方面,高校应加大对第二课堂的投入,将已有的活动场所、辅助设施等进行扩展和加强。最后在人员保障方面,重视第二课堂教师的培养。既可以由各班级政治辅导员来担任,也可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将课堂专业技能教育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使第二课堂能够健康地开展。
第三,构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综合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建立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第二课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对活动开展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第二课堂的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建设高校第二课堂体系需要从课堂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方面来进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边敏佳,吕庆莉,陈蓉.加强计算机第二课堂教学 提高中医人才培养[J].中医药导报,2015(19).
[2]刘芳,边敏佳,边艳峰.开展组织胚胎学第二课堂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J].中国医学装备,2014(09).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基于第二课堂的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探索》(SGH13432);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重点教改课《基于卓越中医师培养的第二课堂平台体系建设》(2015jg03)。
边敏佳(197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