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发展性培养
2017-11-25张宛苗
张宛苗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发展性培养
张宛苗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富强。本文主要讲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性培养的策略。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养成教育 发展性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系着学生走向社会的发展,从而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发展,从而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出现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状况还是比较良好,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国家,对他人,对集体,对家庭以及对自己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但是还有一部分的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识非常缺失,通过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33%的大学生非常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已经付诸行动,62%的大学生虽然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意识,但是完全不知如何下履行责任感,而其余的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识非常的淡薄甚至完全不懂责任感的概念。经过梳理可以得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存在,个人奋斗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社会理想,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以及对生命,对家庭的责任感比较缺失等问题。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养成对自己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大学生如果想要学会对他人以及对社会负责,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就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自己的责任,并且对自己应该付的责任产生一种心理认同,这样他们才能将责任感转化为动力,认真地去做需要自己做的事情并且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另外,养成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并且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学会感恩,并且愿意承担起家庭的一些责任,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养成对集体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人产生关联,不可能独立于这个社会。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需要让大学生明白自己是社会这个大关系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有责任去尊重并且关心其他的生命。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对集体负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不可避免的和很多的集体产生关系,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必须要让学生明确集体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的概念,努力为集体做贡献,促进集体的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养成大学生对国家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任何一个人都是国家以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需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发展是促进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从而培养他们对国家以及对社会的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而让他们主动承担起对国家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因此需要大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关系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努力为社会以及国家提供服务,从而促进国家以及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四)养成大学生对全人类的一种责任感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时,在培养了学生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之后,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全人类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情怀,让学生树立起一种为全人类的发展着想的责任观。因此这就需要大学生主动去关注一些涉及全球性的问题,例如恐怖主义,战争,资源,人口以及环境等问题,让学生可以站在全人类的额角度上去思考各类问题,为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发展性培养途径
(一)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具体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生死问题以及直面生命的教育,即让学生学习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并且探索各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学会健康的生活,努力地生存并且独立发展,从而使自我的生命得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生命教育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激发对自己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培养一种对自己,家人以及他人的一种责任感,在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有一个非常清楚地认识。
(二)高校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高校一定发挥出在责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努力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及校园氛围,学校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经常性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并且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向学生渗入各种责任意识的养成发展性教育。另外,学校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制度建设,对学生要进行多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于某些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而不能强制性禁止,而是要在坚持引导教育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在学生中建立一种无形的对自己以及对他人负责的行为准确,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需要借助课堂的力量,让授课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授课教室需要发挥出自己的示范引导作用。正如邓小平提出的一样,一个学校是够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便是教师。因此教师在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培养自身的责任感,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从而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三)注重社会实践
2004年的中央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指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社会实践,大学生需要通过经常性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培养自身的品格,锻炼毅力,奉献社会,增长才干,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去参加志愿者服务,进社区,“三下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更多地去了解社会,增加学生同社会的交流,让学生在各类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考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四)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责任感进行教育时不能仅仅关注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借助社会的支持。我国一直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治国目标,这对能够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可以使全社会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体环境得到提升,从而给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营造了相对较好的环境。另外,国家还需要注重对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责任意识培养,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一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国家的进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国家以及各高校需要充分地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发展性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1]李睿,张志敏,刘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究——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4):41~43.
[2]王响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涂一昂.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4]赵娜.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4.
[5]李睿,王晓庆,丁雪松,刘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119~121.
[6]郭晓玲.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体系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13(19):60~62.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张宛苗(1990-),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