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2017-11-25张剑宇赵
张剑宇赵 南
浅析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张剑宇1赵 南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事关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关系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是党和国家必须牢牢抓好的政治任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已然是深入人心。高等院校是培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是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发源地。在高等院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净化校园环境,而且能够有力的保证高校改革顺利地进行。在新形势下,本文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加以研究探讨,有利于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丰富廉政文化理论构架,并对现实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 廉政文化 廉政建设
一、廉政的含义
“廉政”作为中国古代的行政素养和道德要求,也是官吏任用的基本要求。在古代,廉政思想由于受到儒家价值观的影响,被提高到关乎仕途命运的地位。新时期,廉政的内涵不仅仅是传统廉政文化所讲的“不污不受”,还包括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不骄不奢的生活修养;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等时代赋予廉政的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问题上出重拳,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振奋人心,反腐败成为“新常态”。习近平同志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环境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立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在党中央的大力整顿之下,全国高校高度开始重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本文将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加以浅要剖析,先谈一下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职员工对廉政建设认识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师生对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认知不足。有些师生错误地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针对党政干部这一群体,从而未能意识到自身应树立廉政意识。个别教工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要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执行就可以,作为教育者则不需要过多地参与其中。学生中也有部分廉政意识淡薄,未意识到考试作弊、走后门入党等行为也是不符合廉洁价值观的。所以对社会上存在的腐败行为见怪不怪,失去了对抗腐败的勇气,其实这些都是廉政意识缺失的表现。
(二)缺乏完善廉政制度体系
虽然一些高校建立起了学校层面的制度,但是学院一层级的廉政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未能把廉政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这使廉政制度未能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并且制度在关键环节上还存在着漏洞,发挥不好约束作用,导致不作为、乱作为等乱象丛生。高校必须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进行廉政制度建设,使广大教职员工感受到健全的廉政制度带来的正面效应。
(三)高校廉政建设实践上存在问题
(1)传统说教无法满足制度宣传的要求。只有让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廉政制度,才能更好地践行制度。宣传说教不能满足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在宣传教育方式依旧采用传统讲座、授课等方式,形式老套、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广大师生并不能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难以产生共鸣。部分高校对微博等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掌握不足,往往导致廉政文化宣传在师生群体中陷入被动,影响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2)重形式主义,轻落实执行。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但是在一些高校对于廉政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监督,这样不仅使廉政制度变成一纸空文,而且严重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有些高校仅仅强调党政部门的作用,而没有真正调动和发挥全体师生力量的积极性,廉政文化建设缺少教职工和学生力量的广泛参与;有些高校没有将学校现有的丰富物质文化载体资源和创造力相结合,使得高校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就应该使廉政制度切实的执行,而不应该仅流于理念层面。在廉政制度落实和执行过程中要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四)重权力反腐,轻制度反腐
这些年来高校不断曝出领导干部受贿案。不过这些案件都是通过实名举报和媒体曝光的,而并不是制度本身在发挥作用。可是众所周知,制度反腐才是根本性的,它能长期有效地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制度力量的薄弱。在每次高校腐败新闻曝光后,我们可以看到是权力机关冲锋陷阵的介入调查,这样的权力反腐固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在当今高校普遍缺乏一个有规范性和约束力的制度的情况下,今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加强制度的建设,辅之以权力手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廉政文化监督考核机制尚待改善
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考核应该是环环相扣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往往对制度制定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执行过程重视不够,监督不到位,考核不全面,这就导致好的制度没有好的执行效果,最终影响廉政文化建设。
三、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原则
因为高校主体具有特殊性,其关键还是要立足于教育,所以在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上,应该把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廉政文化建设原则相结合,走自己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道路。在探索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对策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科学合理的原则。因此,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加强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廉政文化建设实施的质量。
(一)实事求是原则
首先是要根据廉政文化建设和高校自身情况制定合理要求。比如依据教育部的教育合格评估标准来制定学校的教师评估指标,这样指标的制定能够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指标到达了或是哪些还没有,更重要的是可以检测自己日常教学与管理行为是否规范。在这检测与评估的过程中,学校教职员工能够很好地规范教学,增强教学责任感。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度。高校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和学术研究,所以高校在建设廉政文化时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全体师生从思想上、意识上加以培养和强化,使其形成文化自觉。
(二)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人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规律,尊重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把广大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促进其全面的发展。首先,高校在制定各项廉政制度时,既要使制度发挥规范和约束作用,又应该使制度呈现文化属性。其次,贯彻执行各项廉政制度不仅要规范其行为,更重要的是对广大师生廉政意识的培养,把制度的强制性转化为人的内在觉悟,把他律转化为自律,不能只看到制度的强制力,而忽视了制度的育人功能。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不断地变化,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新的形势。所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随着高校的发展与时俱进,如果高校廉政文化固守成规,不思创新,那么廉政制度文化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高校不仅要保持和弘扬原有的廉政文化氛围,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四、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动态的、系统的工程,是一项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工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个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环,既与整个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的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校应该认清实际情况,结合优势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高校廉政制度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广大师生思想道德意识。只有维护制度权威,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促使高校师生深刻理解廉政教育的思想内涵,领会高校廉政制度的精神要义,提高遵守纪律的意识,制度的所有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落实反腐倡廉教育与制度并重
在高等院校推进教育与制度并重的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预防和惩治腐败,形成有效的制度化体系。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完善高校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二是健全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机构;三是规范录取制度和收费制度;四是增大高校财务审计工作的力度;五是建立健全基建工程招投标及资料采购制度;六是健全和完善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及院系事务公开。
(三)建立健全廉政制度的监督机制和预防体系
健全廉政制度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高校重点部门的监管,能够清晰的划分岗位职责,这对于廉政制度预防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廉政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而有效的监督机制恰恰是预防的关键。首先,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是廉政制度文化建设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体现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状况。第二,对于腐败现象要严惩不贷。当前我国对于腐败人员有两个方面的处罚,其一党纪处罚;二是法律处罚。国家应针对高校制定出统一的行政和刑法处罚条例,时刻为高校领导干部及教师敲响警钟。
(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宣传,宣传是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条件。通过宣传可以扩大廉政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一股正能量的旋风。
(1)加强校园内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展板、公开栏等,宣传和布置一些廉政宣传画,着力营造廉政制度文化的氛围;在教职工的办公室内适当的位置,贴放有关廉洁的名言警句。无论室内还是室外,要将廉政制度文化散播到校园的每个地方。
(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在校园的官方网站上增设廉政制度文化专题,定期发布和更新有关校内廉政文化建设的措施,以及中央关于廉政制度文化的大政方针,供全校师生点击阅读;同时,设立揭发检举系统,供广大师生投诉和举报不良行为等。
总而言之,加强廉政制度文化宣传,使广大师生置身浓郁的廉政制度文化氛围中,让廉政制度成为文化自觉。
五、结语
如果要想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收到实效,就应该持惩防并举,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阶段性任务与长远战略结合起来,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适时的调整制定出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的对策,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新的原则,形成多方面建设的合力,在高校校园内把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1]习近平.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N].人民日报,2012-11-17.
[2]习近平.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N].人民日报,2013-03-17.
[3]王岐山.聚焦中心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4-01-28.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5]斯阳.反腐倡廉新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6]乔德福.廉政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本文系2016年度吉林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课题(加强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6LZXZY004)。
张剑宇(1981-),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经济学硕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赵南(198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护理学学士,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综合处副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