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2017-11-25雷松松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政治思想

雷松松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雷松松

在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积极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与时俱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 成效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高度开放性、交叉性、广泛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点,成为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更加开放、创新、突出资源整合。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创造性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机遇

(1)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高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武器和新手段。各种价值理念和观念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发生深度的碰撞和融合,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对象、新课题。

(2)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共享是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互联网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众多媒体的所有优势,汇集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信息及其成果。高校政工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3)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与宣传带来了便利。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料存放在网络平台,所有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信息所具备的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等特点,使全社会网络用户可以同时接受教育,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人数存在限制比较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优点。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所具有的及时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多变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挑战。一是互连网互动的虚拟性,改变了教育对象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大了思想波动性,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都在淡化。二是人类思想在互联网上多维集成,迅速散发和频频创新,能否及时捕捉信息,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空前的挑战。

(2)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方式和知识结构带来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历来强调单项“灌输论”,在交互性十分突出的互联网上就很难适应。互联网所构建平等的交互式平台下,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不再满足于传统权威性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育方式需要顺应互联网的需求进行升级更新。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和威信受到挑战。统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优势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和信任,在教育过程中树立威信。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获取信息的广度方面甚至还不如教育对象,因此很难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提升的途径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与模式。互联网不仅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和载体,还极大的提高了政工人员工作的物质条件,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运用QQ群、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以及运用网络技术,将教育内容中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寓教于乐,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也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方式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开创多姿多彩、别开生面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新模式。

(2)培养新型政工人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培养既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又熟悉互联网技术,能熟练驾驭网络,解决互联网传播存在的问题,具备敢于开拓创新,克服困难,探索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思路新型政工人才来开展工作。

(3)提高网络信息监管能力,规范网络行为。基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点提高网络信息的监管能力,运用好新媒体,坚决打击网络谣言和暴力,遏制网络过度娱乐化,鼓励传播正能量。高校应当抓紧建章立制,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制度;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加快健全互联网舆情采集、分析和应对机制,管控互联网舆情风险,以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和氛围。

[1]熊礼杭.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效赤.浅谈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8(03).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