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班级主题交流会意义及发展分析

2017-11-25邵源春朱晓丽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交流会约束理论

邵源春 朱晓丽

高等院校班级主题交流会意义及发展分析

邵源春 朱晓丽

班级主题交流会的开展,改变了传统依靠老师讲授式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方式在当代大学推行力度还不够,其可以带来的巨大教育效果还不为一些人认知。

班级主题交流会 学生 班主任

一、班级主题交流会的概述

(1)班级。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学校组成的最基本单位,它既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又是一个稳定的正式群体,了解其定义是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2)班级主题交流会。班级主题交流会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由班委们组织开展的围绕一个现实的主题、针对某一与学生相关的内容所进行的一种互动式教育活动。

二、班级主题交流会的研究意义

(1)班风建设。从学生个体来说,在班级内部能与同学交好,互相帮助;在班级外部能与其他班的同学相处融洽,互相进步。其次,应该尊敬师长、虚心向他们请教,不能妄自菲薄。从班级领导者来说,班主任应该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

(2)学风建设。学风是一个班级对待学习的作风,它对于一个班级是否能够取得大量学术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主题交流会能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创新自己的思维,还能促进学生的好学意识。

(3)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班级主题交流会的开展能促进学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建,让学生了解到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4)组织建设。组织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形成的群体,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组织内部的个人有共同的发展愿景。班级主题交流会能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于教学的方式来促进组织建设,拓宽了组织建设的渠道,增加了组织建设的形式,丰富了组织建设的内容,最终推动更高一级的组织建设,创建更好的组织。

(5)制度建设。对班级成员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相约而成的道德约束,而另一种则是制度的约束,也就是俗话说的“软约束”和“硬约束”。相比而言,软约束更近人情而硬约束更具有效力。

三、班级主题交流会中的角色定位

(1)学生角色定位。学生在班级主题交流会当中处于一个主体地位,具有主人翁的意识,发表主人翁的意见。不仅有利于班级班级管理中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鼓励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学会欣赏他人、倾听他人的不同见解,懂得分享成功的喜悦。

(2)班主任角色定位。在班级主题交流会中,班主任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在发表观点的时候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在他们思维停滞不前的时候,给予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帮助。

四、班级主题交流会中的行为研究

(1)学生行为研究。在主题班级交流会中,大多数学生行为表现积极,从会前对主题积极准备及各个宿舍内部的积极讨论得出的结论,再到班级主题交流会当天的到会人数众多,参与度总体来说较高,最后到发表言论、观点时更是热情高涨。

(2)班主任行为研究。班主任在班级主题交流会当中,首先保持沉默,尽情地让学生发表其观点,认真倾听学生的阐述并记录下他们的主要观点。当学生发言遇到瓶颈时,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最后,再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结合管理理论分析分析如何促进班级主题交流会的发展

(1)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在班级主题交流会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可使班级的运作有明确的方向,使每个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其最大的好处在于能使发言者看到自己的成果,进而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自己把任务做得更好。

(2)制度管理理论。制度能使个人、社会团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在班级主题交流会中引入制度管理理论,是对班级成员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当然,也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能使他们严格遵照规章办事,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

(3)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将系统管理理论引入班级主题交流会中,有利于班级这个系统的相对稳定发展。对班级主题交流会实行分层管理,明确总体目标和各个子系统的任务,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沟通,各尽其能。

(4)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开展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全体成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式。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班级主题交流会当中,有利于促成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树立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点,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2]傅进军.大学生活动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名称:农科院校主题班会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编号:xs2016-05)。

邵源春(1966-),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交流会约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期末复习交流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创新她力量 筑梦新海峡”交流会举行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马和骑师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