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科普路径变迁探究

2017-11-25韩国康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范式科普

韩国康

受众科普路径变迁探究

韩国康

本文旨在通过不同阶段受众特征的探讨来提出受众变迁的进路,同时为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

科普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 受众

作为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科学传播诞生19世纪下半叶。但是对科学开展传播和普及的活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实践过程中,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交替使用。马丁·鲍尔对过去25年间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认为用“科学素质(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传播)”三个范式可以概括过去 25 年中公众对科学发展的理解过程,每一个范式都联系着公众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特定问题框架、特定研究问题以及优先的介入策略,并且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有“进步”。

但是无论是在科学素质、公众理解科学的范式中,还是在科学与社会的范式中,“受众”(audience)一直处于被忽略和被冷落的地位,而受众应该是科学传播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因而有必要对受众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一、科普的受众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般来说,科学的大众化其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科普中,一个单一且同质的公众是不存在的,相反,公众(publics or audiences)是多元的、范围广泛的,它既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个体,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空间(比如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

二、科普受众的变迁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情境

(一)传统科普阶段(scientific literacy)

早期的科普主要就是以一种弥补的姿态来填充公众缺乏的科学知识,这就是所谓的“缺失模型”。缺失模型隐含了“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知识”这一潜在假定,这个时期强调公众应该具有读写方面的科学知识储备,并且这种储备是可以进行测试的。这个时期的侧重点在于教育性议程的设定以及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其目标是补偿公众在科学方面的缺失,而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公众被看作是需要科学知识填充的“空瓶子”(empty vessel)或者“黑箱”,因而受众处于被动的位置。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传统科普阶段,科学共同体或者科学家只要用科学知识持续地“轰炸”受众,那么受众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并出现主流化和共鸣的效果。

(二)公众理解科学阶段(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建立了科学传播的新范式。该报告提出“理解”(understanding)不仅仅包括对一些科学事实的了解,还包括对科学活动及科学探索之本性的领会。

公众理解科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科普的科学知识层面,并且扩展到了科学态度等维度。报告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促成了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简称COPUS)的成立,其目标是对科学的进展进行阐释并让其对非科学家来说更易于理解。

这一阶段虽然划分了不同的受众,但是仍然是一种“泛播”的状态,即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强调“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因而科学共同体就能够为传播进行“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有意地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进而影响公共议程,促使受众对某一科学议题形成预期的态度并采取行动。

(三)科学传播阶段(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当代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同时公众也开始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地检索和获取信息,公民意识的觉醒促使科学传播摆脱传统的“缺失模型”,转变为双向互动的科学传播,即公众参与科学。

这一阶段的受众开始变被动为主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共同合理地建构科学传播的“公共领域”。刘华杰认为这一阶段的模型是对话模型,即强调公众和科学共同体处于同等地位,双方平等地开展对话协商。受众从传统的被动地位开始向产销合一者转变,他们主动地介入甚至是生产科学传播的内容。这个阶段的受众是异质性的,多元的,因而应该从心理学等视角考虑受众的信任和价值因素等,并且根据不同的变量(比如性别,年龄,职业,区域等)对受众进行细分。此外,受众的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也被纳入到这一传播过程中来,也就是说改变了受众处于客体的地位,使得受众具有自决性、自主性和自控性。

三、结语

中国的科学传播观念确实是三种模型并存的状态,当然这是从实践的视角来考察的。在老少边穷地区科普仍然是处于知识普及的传统阶段;目前持续了20多年的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应该是第二阶段的典型代表 ;而即将开展的科普信息化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第三阶段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三个阶段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特别注意彼此的衔接,以免“知识沟”的进一步扩张,同时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群体或者子群体,公众反对科学并不是因为知识或者缺乏兴趣,而是因为感到自己被忽视了。而在科普信息化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应该照顾到“互联网贫民”的科学需求。这样才能使得科学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1]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2).

[2]张木兰.科技传播的受众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韩国康,男,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范式科普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蜗牛看牙医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饮料瓶中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