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遍意义

2017-11-25吴霁乐姚菲菲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浙江文明理念

吴霁乐姚菲菲

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遍意义

吴霁乐1姚菲菲2

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浙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排头兵,绿色发展理念的浙江实践研究具有区域意义、国家意义和国际意义。

绿色 发展 理念 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与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具有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普遍性,蕴含着人类普遍共享的价值。

一、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区域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引领浙江率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100余次,足见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早在2003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发展目标。《2014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显示,浙江生态环境质量自2007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国省市区前列。从“八八战略”到“两美”浙江建设,浙江连续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特色小镇建设”等系列组合拳,坚定地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文明发展之路,推进循环经济、低碳产业、有机农业、生态养生等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二)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理念在浙江的实践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实践的新成果,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创新发展道路。十余年来,浙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绿色技术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转型升级中走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正是依靠创新驱动和生态工业的强势崛起,浙江新昌县用11年时间,实现了从全省次贫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用8年时间,实现了从浙江省重点污染县到国家级生态县的跨越。

(三)引领浙江率先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给浙江经济社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经济发展相伴而行。跨入新世纪,浙江率先从成长的阵痛中觉醒,理性选择绿色发展的理念作为主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和未来的走向。十余年来,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和科学路径,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带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丰富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走出了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国家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在浙江的实践本质上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构成,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一)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公平和谐,也要求我们要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小康。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绿色发展理念,浙江致力于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动力。绿色发展理念在浙江的实践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综合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给浙江经济社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也随之而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浙江率先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三轮“811”行动,从“环境污染整治”到“生态文明建设”、从“两个率先”到“两个领先”、从“关注环境质量”到“更加关注民生改善”,使浙江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拓和推动了深化改革的新视野。

(三)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全面依法治国,就要依法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以法治国的思维和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冲突问题。近两年,浙江累计关停、搬迁或整治提升企业3万多家。自实施“五水共治”以来,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由2014年的25个减少至6个。制定实施《浙江省绿色经济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相关规定,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等,这些法治举措无疑都是绿色发展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宝贵成果。

(四)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通过“治党”实现“治国”,而“治国”必须“治环境”,“治党”、“治国”和“治环境”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们“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下功夫、用狠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以绿色的理念不断推动党内形成健康有序、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浙江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巩固党执政的一项战略任务,注重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把生态保护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高压线,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制度性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意义

浙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具有国家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成功建设美丽现代化的中国范本。

(一)建构生态发展的中国区域特色道路

从“九五”计划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纳入五大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十余年来,从单一的生态环境建设到综合的绿色浙江建设的转型,从综合的绿色浙江建设到文明高度的生态浙江建设的转型,从生态浙江建设到更高层次的美丽浙江建设的转型,切实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增添了“浙江元素”,并逐步构建起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道路,对于国情不同、资源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经济和技术水平不同的国家如何走好生态化建设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启示。

(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它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更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浙江的先行探索与成功实践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美丽中国建设的先声,最终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和共享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Z].2015-10-2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聂启元.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邓小平研究,2016(6).

[4]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1.浙江理工大学;2.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11429A4G16102。

猜你喜欢

浙江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Mother
Task 2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