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锄雨亭随笔》中的“诗眼论”

2017-11-25郇淑敏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江户炼字诗眼

郇淑敏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浅析《锄雨亭随笔》中的“诗眼论”

郇淑敏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000)

东梦亭是日本江户后期的儒学家、汉诗人,著有诗话《锄雨亭随笔》。其在诗歌创作上主张推敲字句,注重诗眼的锤炼,同时推崇浑然天成的诗风。其诗学思想是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锄雨亭随笔》;“诗眼论”

日本在江户时代,儒学的兴盛使汉诗的创作达到顶峰,同时催生出了大量优秀诗人,东梦亭(1796-1849)便是其中一位。东梦亭名聚,字伯颀,自号梦亭,擅长诗文,具有很高的汉文学修养。著有诗集《梦亭诗抄》,诗话《锄雨亭随笔》等,其诗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锄雨亭随笔》中。与江户时代其他汉诗人一样,东梦亭积极汲取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诗学观。在诗歌创作中,东梦亭论诗追求人工雕琢与自然浑成的统一,即强调锤炼诗眼的同时,注重诗歌整体意境的自然浑成,这一观点是东梦亭诗歌创作论的基调,对研究其诗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 诗眼的锤炼

诗眼是指在诗歌中最具精神内涵,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字、词、句,通常位于全诗中重要位置,起着统摄全篇的作用。诗眼作为论诗话语最初见于唐代诗僧保暹的《处囊诀》,之后其含义被不断探讨、深化。及至宋代,许多学者都围绕着诗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与此同时,诗眼的含义在学者的不断阐释中形成共识,成为约定俗成的概念。

作为日本汉诗人的东梦亭也非常注重“诗眼”的作用,在评诗时多以此为标准。如对钱起《雪诗》:“怒涛堆砌石,新月孕镰钩。”东梦亭以 “孕字下得妙”来提示“孕”字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又如评价李葂《过废园》 “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莓苔案有尘”为“自字着眼,春字一篇血脉。”明确将“自“字作为诗眼来对待。而“春”字提示了整首诗的情境,具有全诗血脉的作用。再如评价岑参“西原驿路挂城头”一句为“挂字新奇”,而对欧阳修 “雨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棉飞似雪”一句则以“遇、逢、值三字下得各至当”来进行点评。这两句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诗眼,但“新奇”“各至当”几字即是对诗眼的概括。

关于如何成就诗眼,东梦亭在《锄雨亭随笔》中指出“吟诗要一字两字工也”,认为一字出奇,便自过人。范温曾说“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在范温看来,诗眼可以让诗歌焕发新生,使全诗不同凡响。由此可知诗眼的获得在于一个“炼”字。在中国古代诗论中,炼字是一个重要命题,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吟安五字句,以费一生心”都体现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语言锤炼的重视。而在日本江户时期的汉诗坛,炼字依然是汉诗人们关注的重点,但与中国古代诗论相比,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炼字提出了反对意见。如祗园南海认为“苦吟则诗情局促,一篇难终”,长野丰山指出作诗应该一气呵成,不能惨淡经营,这些观点都是对炼字的否定。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像东梦亭一样对“苦吟”持赞成的态度,这体现了日本人对中国古代诗论的继承与发展。

2 自然浑成的诗风

东梦亭虽然重视推敲,肯定诗眼对于全诗的作用,但是他更注重诗眼句与全诗整体意境的融合,强调诗歌的自然浑成。他认为炼字虽然是获得诗眼必不可少的方式,但许多诗人,特别是初学者往往为了追求佳句、警句而用力雕琢,造成有句无篇的状况,从而破坏诗歌意境的整体性。东梦亭指出今人学诗不顾章法,惟要佳句的毛病,强调诗眼句与整首诗歌意境的平衡,两者互相包含,自然浑成。那么其追求的自然辉成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歌的自然就是诗歌的自然呈现,而非出于人力。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有“ 自然” 一品,强调的就是自然为文的状态。在东梦亭看来,诗歌的自然浑成是很重要的创作标准,也是他的美学追求。在《锄雨亭随笔》中,他数次以自然浑成评论诗作。如评价白居易诗 “楼台碧瓦辉云日,莲芰清香带水风“一句为“对仗精密,如出自然。再如李西涯《岳阳楼》诗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心。”一句,为“一联浑成,如出自然,对仗精确,气象雄浑”,强调他对于诗歌自然浑成的重视。

自然为文就要求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诗人的感情,而不是过度雕刻。王昌龄《 诗格》云:“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便是”,强调的正是创作时自然而然的状态。在王昌龄看来,创作的发生并不是刻意的行为,因有感触而生情思,便自然发而为文。与王昌龄的理论相类,东梦亭认为诗歌的创作在于“吾之真诗,触境流出。”,触境流出即是指诗歌的水到渠成,而非着力绚染。

诗歌的自然浑成并非排斥诗人推敲,推敲字句是作诗的基础,而不着痕迹的炼字、炼意,以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才是创作的根本。东坡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东梦亭评此诗为“初读二联如不用意,然其精炼之工,熟读而后可知焉。以实对虚,四句浑成。”对虚实相生,浑然而成的意境评价极高。又云:“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若作春酒,意味索然“。通过 “酿”与“酒”的对比,强调了炼字的重要性。因此东梦亭认为炼字与诗歌的自然呈现是不相冲突的,人力的雕琢与出于自然的创作风格的平衡才是诗歌的妙处,自然而有味才是最终追求。

[1] 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诗话丛书》[M]文会堂书店,1921

[2] 祁晓明.《江户时期的日本诗话》[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王志钢.《江户时代日本诗话中的苏轼研究》[J],文化学刊,2016.

郇淑敏(199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在读,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I3/7

A

1672-5832(2017)07-0004-01

猜你喜欢

江户炼字诗眼
居酒屋的诞生
终究有一枚诗眼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诗眼
诗眼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
日本江户时代史学发展受中国史学影响探析
长凭剑气舒联韵 不吝琴心炼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