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孩子心间最美的种子
2017-11-25邬玉花
邬玉花
音乐
——孩子心间最美的种子
邬玉花
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孩子教育中,是与孩子心智同步开展的。本文从音乐活动之形式丰富性促进孩子审美体验、音乐活动之题材合适性促进孩子情感陶冶、音乐活动之思维形象性促进孩子智力开发、音乐活动之生活融合性促进孩子身心愉悦四个角度论述了孩子音乐教活动的优势,旨在内容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使孩子得到全面的陶冶和发展,所以说音乐是孩子心间最美的种子。
音乐 审美体验 情感陶冶 智力开发 身心愉悦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优化音乐活动的特殊功能,让每一个孩子各方面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而音乐活动发挥着怎样的优势,在对孩子进行着怎样的审美体验、情感陶冶、智力开发和身心愉悦,促进孩子全面的素质发展呢?
一、音乐活动之形式丰富性促进孩子的审美体验
音乐教学无疑是一门审美活动,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让孩子在玩中学,使孩子们乐于学,我们将歌曲,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歌表演,音乐欣赏,舞蹈等诸多形式带进日常教学中,融入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与唱,玩,敲,动之中,引导孩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活动中教师不只要简单地教歌与动作,应重视调动孩子,引导其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并鼓励孩子把自己内心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具体的音乐活动活动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粗浅的音乐知识技能、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孩子才能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学过的音乐技能表现自己的感受。如: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辅助以摇摆拍手的动作,用之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色彩,在他们的心中播撒兴趣的种子;打击乐用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直觉,促进音阶和节拍掌握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孩子一边演唱一边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多声部的节奏;让孩子们尝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孩子音乐潜能,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二、音乐活动之题材合适性促进孩子的情感陶冶
音乐活动渗透情感活动,能达到一定的情感陶冶,这从来就是音乐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音乐活动中首先要遵循孩子音乐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活动因素,切合孩子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活动,这样便于孩子感受音乐形象,产生与其相一致的情感共鸣。教材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孩子歌舞,也可以是老少皆宜的音乐电视,经典的歌舞片断。比如歌舞《秋天多美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秋的气息,激发孩子寻找秋天的意愿,更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音乐电视《歌唱祖国》,则让孩子们认识祖国的壮丽河山,意识到祖国的伟大,从而竖立起民族自豪感。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情育情,首先自己应有丰富的情感,然后才能感染孩子。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不论是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都应该充满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和孩子一起分享音乐的美感和自己的体验。
无论是音乐游戏、合唱,对于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相互尊重、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协调配合的精神,形成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的群体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音乐活动之思维形象性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
音乐活动虽然主要承担美育的功效,但偏重于形象思维,包含智育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音乐活动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运用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多种思维方式参与的过程。各种音乐实践活动都需要听觉、视觉的积极活动,需要敏锐的反应能力和相应的协调能力。这种多向性思维的交替运用,可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平衡。
首先学习器乐演奏可以促进孩子多种思维的协调发展。演奏乐器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来投入的音乐活动,它一方面需要有较强的识谱能力,掌握力度、速度、节奏、节拍、音准、时值、演奏技法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眼、耳、手、脑、口,甚至脚的高度协调配合。这种思维的多向性和动作的协调性,使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得到锻炼,协调发展。
孩子们不一定个个成为音乐家、舞蹈家,但应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质和能力,用音乐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发展他们的智慧。事实证明,孩子们能理解音乐、想象音乐情绪,创造即兴动作。音乐使孩子们的情绪反应灵敏了,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也通过孩子们的动作反应出来了,即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把音乐再现出来。
四、音乐活动之生活融合性促进孩子的身心愉悦
常听音乐,能使人身心愉悦,使人身体健康,使人精神愉快,因此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那么音乐就是心灵的“体操”。如果在孩子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播放音乐,使孩子与音乐充分接触,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感受音乐,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会与音乐相融合。
孩子早晨起床与入园时可以播放富于跳跃感节奏和活泼纯真旋律的乐曲,如《四小天鹅舞曲》《洋娃娃》,可以帮助孩子清新头脑,以最佳的状态迎接一天的生活。
孩子游戏时,可以播放轻松、诙谐气氛的乐曲《幽默曲》《小奏鸣曲》,帮助孩子无比轻松、自由嬉戏。
孩子进餐时,可以播放乡村音乐或外国情调钢琴曲,可以使孩子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孩子安寝时,可以播放旋律优美流畅的乐曲《森林的夜晚》、《小夜曲》,帮助孩子全身放松、早入梦乡。
总之,适当的选择与孩子身心相融的音乐,让孩子真正生活在音乐世界,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孩子美的享受。音乐有陶冶情感的功能,使孩子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也是孩子心间最美的种子,在素质发展的道路上绽放着最美的花朵!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