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治班方法与策略浅谈
2017-11-25张素娟
张素娟
班主任治班方法与策略浅谈
张素娟
本文以一名职校一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为例,从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教育动机、班规、班干部培养、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和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方法 策略
很多职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几乎达成一种共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很多班主任面对孩子厌学、爱打网络游戏、不守规矩、叛逆、不易沟通等突出问题时表现得焦头烂额。本文以一名职校一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为例,从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教育动机、班规、班干部培养、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和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班主任的个人魅力
如果说在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家长的影子,那么同样在学生的身上可以看到班主任的影子。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学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班主任不但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和学识水平,更要注意言谈举止,做到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行端仪美,谈吐文明。
二、关爱学生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所谓“仁者,爱人”爱是可以传递的,班主任播下爱的种子,它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关爱学生是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基本条件,也是班级管理能否成功的核心,拥有爱的教育,才是有深度有广度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教育。很多班主任说班里有很多顽固不化的学生,巴特尔教导我们“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相信以爱心为根基,配合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定能够让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
三、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同样作为一个班集体,需要班规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规的制定要以校规为依据,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常规管理评价和处分制度。宜宽严相济、赏罚并举,便于实践操作,勿长篇大作,否则,容易成为空中楼阁。班规的制定要争取同学们的参与并认可,班规一旦制定,尽量避免出现班主任一语定天下,凌驾于班规之上的情况,要想法设法捍卫班规的权威,一旦形成习惯,班规便会深入人心,学生出现问题自会对号入座。
四、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始终认为班主任工作无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班级的发展,要抓大放小,班主任要逐步从台前走向幕后。因此,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班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方法需要班主任精心的指导,班主任可以大胆的将管理权限下放给班干部,班干部要分工细致、责任明确,要鼓励班干部创新工作方法,大胆开展工作,鼓励班干部主持召开班会课,每周上讲台总结工作情况,班主任带头支持班干部的做出的决定,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不定期的开展班干部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激发班干部工作热情,帮助班干部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
五、班风、学风要“正”
班主任要努力创建“正”的班风、学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能缺少正能量。正能量不仅来源于“正”的班规,还来源于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和每一位同学,班主任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积极关注学生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将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与班规相结合,并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使“正气”成为一种习惯。
六、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凝聚力
没有凝聚力的班级将是一盘散沙。培养班级凝聚力首先要让学生找到存在感与归属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给班级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思想引导,另外要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七、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寄批评于表扬中
受益于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教育故事,能表扬绝不批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即便是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后要大肆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找准时机,小范围私下解决,解决后及时表扬进步的学生,要给学生留足面子,多正面激励,少埋怨、批评。
(二)蹲下来与学生交流
师生关系要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班主任要严慈相济,让学生感觉到温暖与敬畏并存。弟子规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特别是对于存在问题较大的学生,要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很多不可思议的问题将变得容易理解,做学生工作前,首先要消除对立情绪,做到对事不对人,对于一时情绪把控不好,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要勇于承认错误,诚心向学生道歉,主动向学生敞开心扉,讲话注意语气,用建议来替代命令,很容易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
(三)不要放弃讲道理
很多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一味的讲大道理,学生已产生抗体,起不到作用,于是有些学生就因为某些问题被处分了,似乎处分学生比讲道理效果快。但是请不要放弃讲道理,只有讲道理学生才能够心悦诚服,循循善诱把道理讲到学生心里去,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效果虽不快但却影响深远,教育并非立竿见影的事,多点耐心,多给学生一点时间。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