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爱的角度出发
——浅析我国老龄化公共空间设计趋势
2017-11-25李果
李 果
从关爱的角度出发
——浅析我国老龄化公共空间设计趋势
李 果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我国开始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中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高,精神质量的好坏直接是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体现,近些年我国逐渐重视老年人无障碍设施,为了满足老年人日常需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舒适安全合理的环境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城市重要标志。
老龄化 无障碍 设计
一、老龄化调查
(一)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中占据了 30 到 40 年的时光,在任何一个生命阶段之中人与人之间都有区别,并且常有根本区别,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生命阶段像老年这样,使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不能充分的适应。“65 岁以上的人”至少能分为三个阶段:精力充沛的中老年、迟缓的高龄、虚 弱的老迈期。比较 95 岁与 65 岁的人的不同,并不同于比较在其他年龄阶段中有 30 岁年龄差异的人,肉体和精神方面许多的变化远远大于其他年龄中间间隔相同的年龄差异。举例来说,85 岁以上老人患上身体疾病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龄在 65 到 80 岁之间的老年人。
(二)老年人体能以及心态特征
我们都很清楚韶华已逝即将老去的标志,头发会变得灰白,脸上会爬满皱纹,老龄化研究中最 一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反应时的延长,中枢神经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更加迟钝老年人的体能心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一天不如一天;走路的步伐开始变慢,腿脚不利,需要借助轮椅和扶手;动作缓慢,常常无意中磕绊,需要更大行动空间。 就像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一样,老年人当然需要爱、情感关怀和社会互动,对日益增长的孤立 的情绪反应,就是寂寞感,这是老年时最大的恐惧之一,老年人经常承受身体和脑力的损伤。在心理上会出现一种落差感和被冷落感,在情感上更需要关怀,希望有人陪伴;生活上喜欢安静,但是 不希望寂寞,这些就是老年人的心态特征。
二、老年人主要无障碍设施
(1)老年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意义到 21 世纪初,我国超过 60 岁的老年人大约是 1.3 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当今社会老龄化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被关注以 及完善,然而适合居住的环境以及设施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深入了解老年人身心,关怀老年人,从老年人的真正需要出发,改善并完善无障碍设施,为老 年使用者提供更大可能的方便,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舒适愉快的参与社会活动,能够保持自 己的兴趣爱好,精神上得到满足。随着社会不断的飞速发展,舒适安全合理的环境已经成为现代文 明城市重要标志之一。
(2)无障碍设计的概念。无障碍设计的最基础依据就是人体工程学,服务对象是人,以人为本,人性、科学与艺术,环 境与空间与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协调,适应人的心理以及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最好的 使用效果,达到安全、健康、高能效和舒适的目标。无障碍设施实施的目的在于为活动受限制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包括道路和建筑物各个细节,由于使 用对象不同,采用无障碍设施要有所偏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行无阻:保证足够的通 行空间,设置双向扶手、地面注意防滑、开轻松开门关门。(2)信息到位:指引标志齐全容易辨认、关键位置有提醒。(3)自主使用:操作简单方便。(4)防止意外伤害:加强容易出事的范围的保护措施。(5)紧急疏散和救助:设置紧急呼救以及救援措施。
三、日本的无障碍设施
日本是无障碍建设较为领先的国家,无障碍建设的比较完善,日本的医院气氛非常的好,在医院到处都可以看到墙上过道的风景画和书法,让人心情舒缓放松,使印象里原本苍白冰冷的医院处处充满着温馨的氛围,医院以无障碍为设计的理念,方便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医院的门诊大厅和院内整齐摆放推车、轮椅,病人可以免费地使用这些运输工具,医院内在卫生间设计布 置使用过程中减少动作难度简化程序,使用推拉移动门或者外开门,在门上装有拉手利于老年人或 者手部残疾人士施力抓握,门宽不低于 800mm,留有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便于让轮椅者操作,墙 壁设置了平衡身体的扶手以及抓杆,在坐便器旁设置安全抓杆,辅助如厕起坐,靠墙设置 L 形的抓 杆,抓杆的水平距离地面大约手池,对于老年人,安全的抓杆是非常重要的,方便于借助它安全的如厕和离开,常用物品放在触手可得的位置,地面铺设防滑砖防水防止老人摔伤。日本的公交车在每一个站台停靠之后,整体的车身就会开始向站台一侧微微倾斜。这样的话站 台和公交车门的高度也就相差不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可以稳稳地乘坐上汽车。这种公交车采用 的是空气悬挂系统,原理是通过内部压缩空气的弹簧来调整底盘高度,与站台高度几乎一样高。日 本公车大部分都是这种没有台阶的公共汽车。公车上离车门最近的座位都是可折叠的 老弱病的优先座位,座位有固定轮椅用的金属装置,座椅旁也都用图示标志出轮椅安放的位置以及 固定轮椅的方法,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不难发现日本随地为老年人设计的 各种无障碍设施,也从中看出一个充满着温馨的气氛、清晰的标识、便民的设施、热情的服务的环 境对老年人的心情有着极大的影响,从日本人性化设计来说,我们更要关注人文关怀和服务理念在 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创造出让老年人感觉舒适的环境。
四、老年设施研究
公共设施的调查。目前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入口已经做成平坡入口,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阶踏步踢 面高不大于 120mm,宽不小于 380mm,道路的边缘如边石,考虑到既能帮助视觉障碍的老人又不要成 为其他使用者的障碍。材质的要求首先来自安全性,地面一般无障碍要求坚实平整并且防滑,一些 釉面砖路面,在下雨天或者湿的状态下会变得很滑,这样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应该选用防滑可靠的材料,室外台阶应该在两侧设置排水槽,避免积水。 对于老人来说,楼梯是一个很容易造成伤害的地方,加上一个防滑保护垫就能有效地减少伤害, 楼梯在空间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做两侧扶手,其作用是能够发挥手的作用,使手脚不便的老年人上下 楼更加安全方便,肢体不便的老人要利用楼梯上下楼,也减少老年人在心理上对台阶较高的恐惧, 同时紧急救护和疏散也要用到楼梯。如果楼层较高的建筑必须设有无障碍电梯,因为老年人走楼梯不能太高,否则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血压升高),因此要考虑电梯的设置,电梯 内的空间也必须满足轮椅者乘坐的要求,进入电梯后,轮椅能够自由地调整在电梯里的方向,电梯 门开启宽度要保证了轮椅顺利通过。很多中老年人感到阅读有些困难,不过眼镜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样的,讲究印刷字体的设计是 有益的,并不是说字越大越好,而是说应该采用方便老年人的印刷字体(例如:运用衬托来方便阅 读每行内容)公共场所触摸查询机:当设有屏幕信息服务设施时,弱视老年人设计的文字大小、显示、背景、间距、粗细、风格都应该注意,同时提供触摸以及音响一体化信息服务和屏幕手语、文字提 示等服务,同时触摸语音辅助可以满足视觉有障碍的老人获取同等信息的需求,提供文字提示可以 为听觉障碍者带来方便。中国现有的设施大都是按照正常人的需求来设计,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存在着许多问题,城市中应 普遍修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发展住宅和居住小区无障碍的设计。“无障碍”满足老弱病残人士的最低要求需要,随着我们对于人的需求和能力的深入了解,随着技 术不断发展完善,设计追求通用一致性,而不是区别对待,最好的设计是将功能的便利与无障碍融合为整体。
五、结语
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能使老年人感受温暖属于社会一体,与常人无异,与年轻人在一起没有心理落差感,从老年人的身心来关注老年人,从实际需求出发,完善无障碍设施,使其充满人性化,优化日常活动的环境设施设备,为老年人群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使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心 舒适的参与社会活动,保持自己的爱好兴趣,精神上得到满足。目前我国的设计已经越来越人性化,无障碍设计不止我们在图纸上按照标准规范画的一些东西,而是要设计师们真正的设身处地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深入了解老年人心理生理障碍,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这对于逐渐步入龄化的中国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1]杨婷婷.公共空间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丁成章.无障碍住区与住所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焦航,孙蕾,杨旻.城市无障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