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7-11-25姜丽娜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困境

姜丽娜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分析

姜丽娜1、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育管理应该要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解放。大学语文的教育管理要创新一种有效激活教学内部动力的新机制,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轻松愉悦的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育管理困境 对策

一、前言

大学语文教育管理是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和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意义

大学语文的教育管理符合教育的根本目标,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倡导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等等。它遵循教育的规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

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没有明确的定位,高职各大院校对高职大学语文的认识有所不同,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也是根据学校自己喜好来定的。而且很多高职院校错误的认为,学习主要是学习职业技能,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重要,所以导致大学语文的课时非常的少。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非常的模糊,各大高职院校之间也没有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使得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师信息闭塞,教学的情绪不高,就不会去思考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也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变得随意性,直接照搬大学本科的教材与思路,不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时量严重不足

课时量是衡量一门课程是否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很多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而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它可选和不选,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要。再加上学生有着重理轻文的心理,所以使得选修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数也是非常有限的。高职院校按照人数开课,那么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必然会减少。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有非常多的难点,比如教材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方面。还有就是最重要的大学语文的课时量非常的少。

(三)高职院校缺乏大学语文的教学资料

在很多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的教学资料的储存非常的少,图书馆是收藏的主要地方,但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主要收藏了科学类、技术类的图书,留给大学语文教学资料的空间就变得很少,和语文相关类的文学书籍也非常的少。教材是教学的必备资料,但是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非常的缺乏,语文教学的影像设备也非常的缺乏,有些高职院校甚至直接照搬本科大学语文的教材,甚至任课的语文教师也是随意选择的。

(四)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认识不够,错误的认为人文知识是没有用处的,觉得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会给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经济利益,这就使得他们取法用正确的心态去接受人文教育的洗礼和熏陶。一些学生重实用,轻精神,认为人文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有帮助作用。学生这方面的认识水平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参加大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加影响了整个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入开展。

四、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第一点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目标不明确,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自我封闭性,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与修养,对学生成才更有直接的帮助。第二点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时,教学的内容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语文的教学内容应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符合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

(二)外部原因

第一点是重理轻文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整个社会重视科技,忽视人文,就导致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大学语文常常被忽视。第二点人才市场对高职生的要求造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使得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的缺失,在客观上刺激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业率成为了衡量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发展,把专业设置的更具有针对性和和实用性,更加重视技术类的专业,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与训练技能上,而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

五、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的改进策略

(一)正确认识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要以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高职教育也称为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能够直接在生产、技术与管理的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职大学语文要为专业教育服务,语文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和谐发展,语言和文字是第一文化,它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职业情境教学中学习语文,不仅能学习到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还能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帮助其他专业的学习,从中学习到与训练能适应于社会的多项工作能力。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教学的核心,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具有人文价值,而人文价值培养人的思维和性格,为学生提供价值的导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做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

要建设真正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要承担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要构建一种完整的语文学科体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性、知识性的科学思维习惯,以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种注重实训、理论适度的学科知识。要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联系起来,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与心理需要,建设一门适合高职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编写科学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

(三)创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让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与生动性。注意不要高职大学语文讲成中文专业的文学课,要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各个学科的知识来认识问题,要有故事性与趣味性的讲解大学语文教材,与现代科学技术融会贯通,要全面提高阅读能力,提高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语文的教学还要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活动相结合,要淡化教师的传授,强化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面向就业的市场,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还要改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考核的模式。

六、结语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还应该要通过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管理遇到困境,我们就更应该积极改革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研究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语文进行改革与创新。

[1]张松竹.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2]仝荣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困境与对策探究[J].亚太教育,2015(09):91.

[3]倪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何静.民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5]杨幸存.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潍坊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跟踪导练(一)
困境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