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音乐文化产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

2017-11-25常丽文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舞台人才

常丽文

试论音乐文化产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

常丽文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各高校音乐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理论与实践的不协调、就业问题等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当前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推进高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音乐教育的发展走向更适应社会要求,适应市场的需求,为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做出启示。

音乐文化产业 高校音乐教育 市场化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面临着普遍的扩张,艺术类专业也一样,但是艺术类专业的扩张必然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增加设备那么简单。当然设备与场地也十分重要。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需要有一定的改革方向来推动改革的发生,完成教学任务,促使高效的音乐教育更加社会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学术产物,而增添几分舞台气息、世俗气息,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也能将一批批学习音乐的孩子推向更广阔的社会中。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阐释音乐文化产业对高校音乐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扩招与准备的不足

在当前高校教学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高校扩招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大众化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与认可,各地高校都面临着扩招的状态,大量学生被吸收进高校,大量学生进入到高校中,其中音乐教育的各个专业同样面临着扩招的发展,然而大量学生的加入对音乐专业造成的压力十分巨大。首先明显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传统艺术类教学多数都是“一对一”式的教育,因为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创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在教学资源上,如音乐教室、钢琴室以及各类乐器的供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高校扩招不可阻挡,但是高校真正的准备好了吗?在内部建构方面,大量人才的涌入,流出的时候却没有了方向,这也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毕竟苏联式音乐教育的方式已经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了,接下来该如何走却没有新的道路的出现。

(二)学生的涌入与工作的不平衡

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寻找到理想的工作的现状,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在于,高校招生虽然增加了,但是对于学生未来走向上并未给出合理的规划,许多学生都是比较发懵的状态,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能做什么。如果说未来的路是要站上舞台唱歌,那么舞台在哪里?如果说学生未来也是可以去做音乐教师的,那么是不是在教学中就可以提醒学生可以适当的去考取教师资格证等。当前高校在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上显然没有准确的引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未来要想适应社会,就要能够使自身具有价值,适应商业化要求,但是高校向来侧重于学术研究、侧重于简单、干净的学习氛围,与商业的发展要求往往还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说,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

(三)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首先是重学术轻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学依然以“学术型”为主导,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而忽视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艺术感等,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实现教学的发展,并且为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当前高校音乐教下,学生普遍是存在着艺术表现力不足,不能满足于舞台,理论知识充足但是明显的缺乏实践经验。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缓慢,也成为阻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来大班授课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工作已经受到层层阻力,而教师为了简化教学程序,过多的依赖于信息技术手段等,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没有益处的[1]。

三、音乐文化产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前文已经提到了,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着学生人数增加了,但是教学质量、资源等都跟不上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本身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没有很好地进行结合,因此,推进教育与市场的融合十分重要,也必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代表着一个时期市场对音乐艺术的取舍以及需求。比如在当地音乐文化发展下,需要这样一些人才,而高校能够刚好的提供这样的人才,就能很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捷,一箭双雕。可以说,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性、需求性的意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会出现这样的发展方向[2]。

(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才就业提供了保障

一个地区音乐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能够刚好地证明该地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试想如果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产业十分平常,甚至十分稀缺,那么高效的音乐专业人才最终将流向哪去?如果就业都成为了问题,那么学习的动力又从哪里来呢?其实很明显的是,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人才提供了就业保障的基石与强心剂。当然,一些地区,如云南有《印象云南》大型歌舞演出,贵州有《多彩贵州》的演出,这些演出的存在,既是当地的文化名片,也是很多高校音乐生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寻找文化底蕴的最佳方式,这也是当前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人才信心,才能更好地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了[3]。

(三)艺术更贴近社会

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门类的重要内容,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艺术性,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发现自我、追寻个性的过程中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当前音乐教育中,缺乏了个性化的教学,更多的还是局限在了大班授课上,教育的制度化发展,也使得教育有了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发展,将大量的理论性知识给了学生,却忽视了学生该有的学习的机会。在音乐文化产业的引导下,能够将音乐艺术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到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将目光放向文化与社会,不再局限于课堂中教师讲解的流派等,音乐教学也不再是殿堂之上高不可攀的峰顶,而是可以触及的一片土地,整体而言就是音乐教学更接地气儿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蕴含着无限的变化与发展的[4]。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

在当前高校教学中,为了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鼓励学生参与到一些文化产业项目中,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舞台学习的机会。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得到的舞台实践的机会太少了,可以说少之又少,一个学期可能仅仅能登上一次舞台,这一点,即使学校的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也汉南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况且就算是活动也仅仅有那么几个。而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高校提供一个契机,与当地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合作,为学生寻找登台的机会。每一个音乐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表演者”都将数以百计甚至千计,如果高校能够集中的为学生争取到这样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林场表现能力、表达能力上都有很大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广阔的舞台的历练。其实研究表明,如果艺术类学生仅仅是增强理论知识等额,而缺乏舞台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文化产业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5]。

在当前各地区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尽可能为高效的发展谋取福利,才能切实的推进教学的发展,全方位促进学生的进步,为学生提供舞台与就业方向的指导。对于高校而言,当地的音乐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待开发的资源,要汲取其营养运用于教学的实践中。

[1]尹学毅.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7(3):45~46.

[2]邹俊杰.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8(5):53~54.

[3]金叶英.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1):48~49.

[4]马祥华.论大西南民间情歌的开放性[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3,17(3):125~128.

[5]演义业的管理与运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97~198.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常丽文(1971-),女,江苏苏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舞台人才
军迷大舞台
人才云
军迷大舞台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