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师手风琴教育重新定位

2017-11-25嘉依娜热合木霍加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高师手风琴师资

嘉依娜·热合木霍加

新课标下高师手风琴教育重新定位

嘉依娜·热合木霍加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根据新时期音乐人才需求而制定的,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相应的指导。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师资力量。因而,高师手风琴教育必须以新课标为导向,改革与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手风琴 高师教育 新课标

一、高师手风琴教育现状

(一)教学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手风琴教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各类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学院相继开设了手风琴必修课或选修课。而高师手风琴教育的目标即培养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兼具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确切地讲,高师手风琴教育的培养对象,必须掌握扎实的手风琴演奏基本功,能够熟练演奏各种曲目,适应和满足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师手风琴教育主要被作为一门音乐基础选修课展开教学,以集体课为主要教学形式。一般而言,高师手风琴教育共有64个课时,分为两个学年度。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手风琴技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手风琴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师资。

二、新课标下高师手风琴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教学目标重新定位

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提出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从高师毕业的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学生音乐技能,更要立足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为了满足高师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的需求,高师手风琴教育有必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手风琴音乐综合素质,尤其是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另外,要强化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多为其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让其掌握实际的工作岗位技能,从而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

(二)教学内容拓展和延伸

(1)加入“手风琴教学法”。高师手风琴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合格师资,而不是手风琴演奏家。因此,高师手风琴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技术技巧的教学,同时应该注重与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知识的衔接,从而使其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和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比如,可以在高师开设“手风琴教学法”这门课程,引导学生面向讲台,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包括手风琴教学的基本过程、方法、内容以及规律,并通过建立实践平台,让学会真正学会运用这些能力。

(2)加强即兴伴奏训练。在中小学手风琴教学中,即兴伴奏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之一。即兴伴奏并不是随意演奏,而是手风琴综合技能培养和运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即兴伴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演奏技巧,还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理论运用能力的一种锻炼。因此,在高师手风琴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即兴伴奏的训练,并要求其学会运用这种能力进行手风琴基础教学。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

(1)打破传统表演形式。在我国高师手风琴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会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表演机会。但是这种表演以传统的一把手风琴、一把座椅单人独奏表演为主。这种表演方式单一、刻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打破表演形式上的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比如,采用重奏、乐队等形式,借鉴现代流行音乐、探戈舞曲或其他音乐乐风等。通过表演形式的丰富,让手风琴艺术魅力得到充分释放,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

(2)以大众文娱生活为载体。手风琴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拿着手风琴回归大众视野,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比如,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以大众文娱生活为载体,让手风琴艺术在大众文娱生活中发光发彩。这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和表演的机会,还有利于拉近手风琴艺术与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距离。

(3)吸引民间手风琴爱好者参与教学。我国手风琴教育发展最大的困难是师资力量薄弱。但由于手风琴乐器本身小巧便携、曲风优美等优势,许多民间音乐艺人对手风琴尤为青睐,并将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这些民间手风琴爱好者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对手风琴演奏有着独到的见解。高师可以吸引民间手风琴爱好者参与教学或者参加学校相关的社团组织,为高师手风琴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结语

总之,高师手风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在新课标背景下,高师手风琴教育有必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帮助高师学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完美蜕变,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王艳.对高师音乐学专业手风琴课程教改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6):11.

[2]田雷.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系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中国手风琴作品中哈萨克风格音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EDU040914C05)。

嘉依娜·热合木霍加(1979-),女,哈萨克族,新疆人,硕士,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手风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师手风琴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