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悬吊训练对30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
2017-11-24颜华,林栋
颜 华,林 栋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SET悬吊训练对30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
颜 华1,林 栋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脑瘫;悬吊训练;平衡功能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国际卫生组织报道发病率为1‰~5‰,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万~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万~4万[1]。脑瘫患儿多由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多因素造成主动控制能力较差及躯体随意运动能力失调,使平衡功能不健全,进而对机体坐位、爬动、站立和步行等粗大运动功能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阻碍。SET悬吊训练是应用机体主动参与和康复训练的一个总的概念集合,可持续性提高肌肉力量以及改善神经肌肉生物链反应,该疗法多用于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康复治疗[2-3]。本研究采用SET悬吊训练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观察其对患儿平衡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4]中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标准;② 年龄3~8岁;③ 能配合完成SET悬吊训练者;④ 家长同意并配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② 头颅CT提示有大面积病灶者;③ 遗传代谢疾病引起的运动障碍者。
1.4 剔除标准 ① 受试者依从性差;② 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③ 疗程中自行退出者;④ 非疗效因素,如患者经济状况较差、出现其它疾病等而无法完成疗程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脑瘫患儿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5.40±0.6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50±0.22)岁。2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5]治疗:感统训练、作业训练、运动训练、生物电反馈,各20 min/次,每天1次,每周6次。各项治疗均由同一个康复治疗师操作治疗,疗程为12周。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应用挪威Redcord公司产的悬吊装置进行SET悬吊训练。
2.2.1 髋部锻炼法 仰躺体位,双手放于胸前,视情况把宽带固定于下肢特定部位,悬吊绳用非弹性绳,通过口令让患者下肢肌肉收缩并抬臀,同时伸髋伸直下肢足背屈。
2.2.2 腹部锻炼法 患者俯卧位,双臂屈曲90°前臂撑于治疗床,视情况把宽带固定于下肢特定部位,悬吊绳用非弹性绳,通过口令让患者下肢伸直,使身体处于水平线上的平直姿态。
2.2.3 骨盆控制锻炼法 患者仰躺体位,双手放于胸前,视情况把宽带固定于一边下肢的特定部位,悬吊绳用非弹性绳,另一边下肢不加悬吊绳,同时将另一条弹性绳支持带置于患者腰背部。通过口令让患者双下肢伸直并抬臀,有加悬吊绳的下肢下压用力,无加悬吊绳的下肢伸直抬高使双下肢高度体位一致,双下肢分开与肩同宽,结合骨盆转动维持。上述三个锻炼法每个方法做4次/组×4组,每组之间休息30 s。
2.2.4 俯卧躯干中立位锻炼法 患者呈俯卧位,双臂屈曲90度前臂撑于治疗床,应用非弹性绳固定于双侧下肢、胸部和额头部,同时应用悬吊弹性绳连接窄带固定于骨盆,让患者自然呼吸并放松身体。治疗师在患儿腹部用轻手法诱导抬起,使腰椎部生理曲度略为伸直,到位后按照Holding time程序操作,即长时间低负荷运动,一般维持1 min左右。
以上治疗均由同一个康复治疗师进行操作,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疗程为12周。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文献[6]拟定,疗效率>50%为显效;疗效率20%~50%为有效;疗效率<20%为无效。
疗效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2.4 Berg平衡量表评分 采用Berg平衡量表[7]从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来评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实际情况,所评估的条目大部分都与患儿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作能力密切联系[8]。Berg平衡量表一共包含14个动作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总分是56分。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3.2 2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x±s) 分
4 讨 论
SET悬吊训练是运用悬吊训练装置汇集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肌肉力量训练技术、本体感觉输入技术等,进行主动、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治疗,是康复功能训练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可提高肌肉力量及其机体自身的耐受力,增强躯体核心力量的稳定性,提高感觉运动控制统合能力[9]。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躯体的随意运动控制能力是机体运动控制的主导,也是决定头控与上下肢运动发育的主导。故脑瘫患儿平衡功能障碍的恢复,在脑瘫的运动功能恢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髋部锻炼法、腹部锻炼法、骨盆控制锻炼法以及俯卧躯干中立位锻炼法对脑瘫患儿进行悬吊训练,目的在于对腰和骨盆以及髋关节部位的核心肌群进行锻炼,并激活神经肌肉生物链以及失衡的肌肉,提高机体自身的感觉协调功能,改善平衡功能。本研究表明,在12周的康复训练后2组患儿的的平衡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进步更为显著,提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SET悬吊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
综上,平衡功能障碍是影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而本研究结果提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SET悬吊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促进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
[1] 吴云.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安徽医学,2011,32(6):859-862.
[2] 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 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81-283.
[3] 吕美萱,马冬梅,康贝贝,等.应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6):53-54.
[4]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S].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
[5]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六部分[S].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2):1322-1330.
[6] 张晓庆,张建斌,鲍超,等.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研究近况[J].中医药导报,2015,21(8):79-82.
[7] FRANJOINE M R,GUNTHER JS,TAYLOR M J.Pediatric balance scale: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 for the school-age child with mild to moderate motor impairment [J].Pediatr Phys Ther,2003,15(2):114128.
[8] 何璐,徐开寿,邱晒红,等.Berg平衡量表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平衡功能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2010,25(1):21-23.
[9] 胡智宏,孔叶平,叶倩.悬吊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924-927.
R742.3
B
1000-338X(2017)05-0055-02
2017-08-15
颜华(1985—),男,主要从事针灸治疗小儿脑病研究。
林栋(1977—),男,副教授。 E-mail:bluelike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