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学院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建设

2017-11-23张凡姜晓铮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2期
关键词:医风医德医患关系

张凡 姜晓铮

【摘要】近年来,医患冲突、医生医德医风的缺失成为社会的敏感话题,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也亟需提高,本文浅析了现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现状、重要性,提出了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相关措施。做好医德教育工作,提高医学生医德医风素养,对于良好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 医风 思想道德素质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20-02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所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符合人民期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医学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服务,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关怀,这要求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良好的道德素养。近年来,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医患冲突、医疗纠纷事件常有发生,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的提高也成为了热点问题。医学教育不可只注重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同样重要,学校是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的主要参与者,全面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德医风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现状

1.教育体系不完善,学校、学生、教师重视度不高

医风医德教育是学校针对医学生开展的,有助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医德医风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一系列合理、循序渐进、有计划的道德教育。医学生课业重,专业知识多,专业课课时在医学生学业中比重极高,公共基础课程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课时少、比重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只需学好专业课”的错误认识。学校专业课安排紧凑,学生空余时间少,社会实践少,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成的感性认知不足,对医德医风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同时,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体系、考核体系不够完善,也造成了无法考核或者无法全面考核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

2.医学生对医德医风的理解缺失

由于高校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甚至有的高校一味追求办学效益,不开展或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以致于医学生在进入医院前职业认同感低、责任心差、道德素养缺失,对医德医风的理解不够,甚至有的学生只是因为就业好或者家人意愿而选择医学专业,缺乏职业理想和医德信念,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3.社会功利环境的影响,拜金主义的刺激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刺激人们追求更多的利益和物质享受。将医生这个职业物质化、利益化,将“医德”与金钱挂钩,药品回扣、医药代理、提成红包这些隐形的灰色收入,以及“当官收礼”的功利心逐渐形成了扭曲的社会环境,这种大环境之下的医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职业道德观,自我意识强,奉献意识差,功利心强,从医动机不纯。因此,医学道德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如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成为高校教育中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培养医学生医风医德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和医学服务模式逐步的转变,患者的需求提高,也对新时期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行为道德规范要求,这也成为了新的挑战。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的培养是系统全面的,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医学生高超专业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形成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走上工作岗位,担负救死扶伤、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责任打下坚实基础。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高尚的医德医风也符合党和国家倡导的价值体系。

2.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

医学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国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都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党的教育方针中指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亟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有利于社会快、好发展。高等学校的医德教育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高起着主导作用,能否向医疗单位输送更多合格优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与学校教育的全面和完善密切相关。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保障。

3.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医患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的暴露于当今社会中,医患关系的复杂、医患矛盾的增加,让医务工作者这个行业成为了群众关注的热点,也让医生的医风医德成为了医患矛盾的焦点之一。如果医生没有医德,将会如何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医德医风建设问题,作为社会议论的热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难点以及和谐医患关系形成的关键点,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开展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措施

1.多途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行医准则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观念

正确的行医准则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观念是医科院校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方法。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应做到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行,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医学院校要结合当今社会医学工作和医学生的特点,进行学校医德医风教育的规划和安排,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最热的医患关系热点问题及医院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进行分析教育;同时采取多途径进行德育培养,可以通过德高望重医生的专题讲座、青年医生座谈会、主题班会、情景模拟、舞台剧等形式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旨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调医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可组织医学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医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应注重德育教育并将其融入新生的入学教育,让德育意识在学生心中早扎根,通过《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让医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让学生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誓言,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仁爱救人,以德治医,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境界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也是学生在德育教育学习中的模范和榜样,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步。专业课教师是学生课堂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其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授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职业观念塑造、职业信念养成的培养;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是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力量,这要求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走进医院、接触病人、实际操作的第一步,临床带教老师在医院中的言传身教对医学生的影响很大,在挑选临床带教教师时要慎重严谨,选择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行医廉洁、工作积极、经验丰富的医师带教。

3.创新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医学院校大多通过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培养,课程安排应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学生特点安排课堂内容,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案例,通过启发式教育,探究式方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参与实际案例中理解医德医风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自身高尚的医德医风,体现课堂特色,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学习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导向学习、小组讨论,促进大家对人文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医学人文素养,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提高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为以后良好的医患沟通打下基础。同时,一并开设医学伦理课程、卫生法学等课程。通过一系列课程的系统学习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严谨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医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结合,树立正确导向,在校园内营造良好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将6月26日医师节和5月12日护士节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节日契机开展契合的学生活动,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讲座等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生活,通过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利用新媒体途径创新宣传途径,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视频等)、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学生时刻牢记肩上“救死扶伤”的职责,学会感恩、尊重病人,以博爱的胸怀去待人接物,严于律己,承担责任,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

5.注重实践,实践中培养学生医德医风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服务性很强的学科。医德医风教育不仅在于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医学生既需要明确医德理论原则、规范,更需要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理论内容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提升个人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且通过观察医务工作者,其言传身教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许多医学院校,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专业知识教育往往与临床教育是分离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对于医德医风也没有具体的认知。从医学生入校就安排临床实践的课程,让学生“早临床”,通过感性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主动去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课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方式将医德医风教育穿插其中,同时也可以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积极结合医学院校特色,将医学伦理馆参观与解剖课堂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组织开展医学常识宣讲、量血压进社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临床”,能够学以致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进步。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受到的社会影响逐渐增多,医德医风也成为了医学生提高自己的重要方面,临床带教老师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结合工作经验和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个职业,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同时带教医师也要注重个人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结束语

医患关系的紧张,将医德教育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重视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促进作用。医德医风,贯穿于医疗卫生行业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医德医风的教育也是贯穿于医学生的各个教育阶段的、全方面综合培养的教育计划,这也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培养医学生医德医风的新途径、好方法,加强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佳慧,祝旭东.浅析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J].中国市场,2016,(18):181+183.

[2]李强,王尊博.浅析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建设[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01):142-143+139.

[3]丁树栋.试论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基础与骨病学组专题[C].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5:1.

[4]郭秀成.浅析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J/OL].品牌(下半月),2015,(05):244. (2015-06-03)

作者简介:

张凡(1988-),男,山东日照人,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姜晓铮(1997-),女,山东济南人,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医患关系
浅谈高职医学生医德教育
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之我见
新时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之我见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新时期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讨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