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超限理论的学生减负策略研究

2017-11-23安哲锋杨馥歌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2期
关键词:学业心理健康心理

安哲锋 杨馥歌

【摘要】现在学生普遍存在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减负这一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的学业负担分为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两方面。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学生学业减负的基础。当学生的心理负担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即心理超限时,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会受其影响。本研究从不同主体、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三个维度对学生心理超限进行阐述分析,并据此提出四条对应策略,为学生心理减负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超限 学生减负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发展状况测量与在线指导系统开发》(课题编号:ER2015B0401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02-02

自1994年起,国家已经多次颁布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文件,如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通过这些政策文件的有效落实,关于培养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基础设施、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等方面已有成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特长养成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词汇中,“减负”占据不可忽视的比重,可见学生负担过重仍是社会各界的目光集中区,值得进一步深究。学生的减负应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同时着手改善。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身体减负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者们提出的意见层出不穷,有效地改善了学生身体负担的状态。但学生的心理减负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注精力,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帮助学生心理减负和成长。同时,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也能更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学业负担也是不一样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心理发展水平安排不同的学业任务。

一、心理超限理论及具体分析

(一)心理超限理論

1.心理超限理论的来源

知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听牧师演讲时,一开始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感到不耐烦并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这位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款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号召人们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都没有捐,还从装着捐款的盘子里偷了2元钱。

2.心理超限的定义

心理超限是指一件事情对其作用对象实施刺激的时间过长,或是对一个作用对象给予过多的刺激,最终未能得到原本想要得到的结果,甚至是引起被作用对象的逆反心理的现象。这些刺激以及相关产物超出了作用对象的承受能力与吸收能力,无法发挥开拓、发展或强化目标的作用,并对作用对象现有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心理超限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过多的学习刺激或是学业压力持续的周期过长,当学生心理不堪重负、超出了其自身所能承受的阈限时,学生就会对这些刺激产生消极心理的现象。学生的心理超限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业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做出课堂隐性逃学、消极完成作业、甚至厌学、弃学、逃学[1]等行为。

(二)学生心理超限的具体分析

根据对心理超限的界定和学生的心理超限具体表现,将学生心理超限的具体分析维度分为三大类(如图1),分别为主体、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进而从七方面对学生心理超限进行具体阐述分析。

图1 学生心理超限结构示意图

1.主体

首先,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否能够将自己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时间安排、以及个人偏好有效合理地搭配,对学业发展影响重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承载的各方压力,全部累加在一起就是一柄双刃剑,这柄剑是化为助力还是阻力,全在学生的主观意念。若是化为助力,则帮助学生学业朝向积极的一面发展。若是化为阻力,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抗拒,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超限,对学业产生消极影响。

其次,学校和教师是提供学习内容和教授学习内容的主体。现在的许多学校提供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参加此类课程的同时,还要保证正常课程的学习进度与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在校学习的任务量。当课节数量有限时,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占用非考试学科时间或自习课时间,压榨学生的脑力休息时间,削弱学生的知识区间。学校内的时间管理、分配问题和教师的教学安排有可能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造成心理超限。

再次,保障学习生活质量的家长也是主体中的一种,家长既是对学生施压的施力人,也是承受社会压力的受力人,他们对学生寄予厚望。正是因为家长们抱有超高的期望,才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业要求、监督学业发展。同时,他们还掌握着学生课业的选择权,这些选择权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提供超限的学习资源。因此,家长因自己超限的期望和提供的超限资源迫使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的恶性循环,使学生产生心理超限。

2.学习空间

本文将学生学习空间分为两部分,即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校内学习大多是基础文化知识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想等,同时布置相关家庭作业辅助学习效果。校外学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补习班即校内课程的延伸或补充,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校内成绩;另一类是兴趣班,通常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在天赋。

学校内提供的课程都是严格按照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制定的。不同于校内学习的是,校外学习是学生家长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下为学生报名学习的,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心理发展水平。校外学习的主要作用是协助与补充开发,但超限的校外学习会对学生产生反作用力,使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不进反退。校外的课外班种类繁多且任课教师与校内教师并无沟通。因此,学生需要适应不同的教学体系、学习环境和教师教学风格,这些都在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及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学习心理上的超限。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容量超出了学生的心理限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强调或测验教学内容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重难点知识,甚至是轮番轰炸地练习。练习原本是学生检验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手段,适量的练习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会适得其反,过度的练习会引起学生不堪重负、疲劳应对或是以抄袭代替,违背了练习的本意。各种形式的学习内容所涵盖的信息量过多,当学生的吸收消化能力有限时,会导致学生心理超负荷运转,这样的过度心理消费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学习内容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心理限度[3]。此类心理超限通常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面临升学的压力,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学生接受超前的知识内容。二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追求平均水平的提高,教授学习内容速度过快,致使部分学生未能及时掌握所学内容。学习内容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限度,会产生譬如学生无法按时交上作业或采取不当方式完成作业等不良后果。由于学生长时间在心理上习得性无助,会加深对学习的厌烦感。

二、对应策略

(一)灵活调节学业压力,引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面对学习中的双刃剑,学生作为主体,可以通过自我心理的成长去疏导,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学生调整学业压力,合理规划学业,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个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心理引导和疏通去越过发展中的山峰。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因此在学习中,教师比家长可以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尽快完成作業,防止作业累积、对其造成压迫感;其次,教师应增加心理学知识,进而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及应对策略。同时,教师应将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适当地传递给学生,以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运用自己的能力化解学习及心理上的难题。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学习内容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入手,预防心理超限: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目前学业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以一个恰当的教育态度面对学生。其次,在了解学生现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参考学生的心理弹性,保证学生的心理水平处在一个安全且合理的区间内。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探寻学生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有方向地学习。在此基础上,收集到的学习资源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普及学生心理常识,帮助家长正视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是尚未发展成熟的个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不断地变化着,家长却一直以相同的视角看待他们,忽视了其心理变化。随着这一变化的发展,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在变化着。学校应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普及当前学生心理状态的相关常识及常见问题,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预知孩子可能或即将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准备应对策略。家长可根据了解到的心理常识,与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需求,疏导学生校内学习情绪,谨慎安排校外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还可以间接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助于提高学业水平。

(四)保证学习间隔时间,保障学生校内校外学习质量

无论是校内学习还是校外学习,都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待学生进行脑力、身体和心理上的休息,进行状态上的改变,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学习间隔时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合理设置,也是心理上的必要环节。只有当学生的心理处在一个放松且并不疲劳的状态下,学生才会对自己身边的一切抱有客观积极的态度,也才会更容易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愉悦感,进一步建立自信。同理,拥有自信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去抵御来自内部和外界的各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在学习中主动出战。由此,学生的心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海静,张振宇.教育教学“谨防”心理超限[J].教学与管理,2004.12.

[2]汤金洪.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超限[J].教育心理,2002.06.

[3]于立娜,周冬梅.从心理超限的视角解析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J].科技视界,2015.07.

作者简介:

安哲锋(1976.8-),男,汉族,河北藁城市人,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

杨馥歌(1992.4-),女,汉族,吉林辽源市人,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学业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心理小测试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