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7-11-23于涛
【摘要】文章基于考察某独立学院历时五年通识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分析评价以推进“四优化”为探索路径,旨在“实效性”上求突破,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的主要成效,小结得出致力于系统保障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通识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保证通识课程质量,提升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实效性的三点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 实效性 “四优化” 探索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JSJG27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203-02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通识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2000年左右首度出现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中,主要表现为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等两种方式,前者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为代表,后者以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1]。历经多年探索,有关大学通识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于“通识”“博雅”“全人”的人才培养具有长久效应,已形成高度共识并取得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进展,但实际运行效果不如人意,折射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仍面临诸多解决的困难,尤其“获得普遍认可的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尚未形成”[2]。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生力量,目前在校生人数已超百万,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通识教育实效性不容小觑。近五年来,笔者主要参与某独立学院以推进“四优化”提升通识教育实效性的新路径,旨在“实效性”上求突破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评价改革进程和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借此文总结经验启示,商酌提升改进之策。
一、“四优化”路径简介
“四优化”包括: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使“博雅”“全人”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课程体系的优化,采用“1+X”模式,使通识课程有针对性服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三是校本教材的优化,选择“X”中通识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努力形成课程特色;四是方法和手段的优化,通过强化“四结合”,以及确立通识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遴选标准和其他相关制度,建立相应机构和中心进行指导和监督,保障通识教育质量。
二、“四优化”路径的主要举措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该校出台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经过2012年和2013年的试点,2014年在综合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界定通识教育课程总计69学分,贯穿4学年8学期不断线,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落实“3+1”人才培养模式。
(二)优化课程体系
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起“1+X”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X”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1”指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本科院校必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计46学分。“X”指学院针对各专业学生特点,选择并自主开设课程,计23学分,其中包括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7个学分的4门必修课程、30个学分的15门素养选修课程(选修6学分)和经过考核认定修满10个学分的课外实践选修课程(详见表一),课外实践选修课程涉及的考核项目学分认定由专门的文件予以规定。
(三)优化校本教材
“X”课程体系中,有应用文写作等8门本校自设课程。为此,整合力量自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以理论和实践为主线,最大限度地贴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现状,满足其成长需要。通过校本教材建设,使自开课程更具特色。
(四)优化方法和手段
通过强化“四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四结合”包括:一是自编教材与引进尔雅通识课程相结合,保证课程质量;二是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授课相结合,保证讲课质量;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四是主题报告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关注时代变迁、社会热点,及时解答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升学生认知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该校历时五载,在提升通识教育实效性上,通过推进“四优化”,强化“四结合”,取得“四成效”:
(一)通识教育改革,由点到面,不断完善
2011年,启动通识教育改革。2012年-2013年,先后选择7个专业进行试点。2014年,全面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学时和学分,构建了“1+X”的通识课程体系,开始配套自编教材。先后出版七本自编教材并应用于本院教学。通过通识教育有效性探索,突破了专业局限,使从事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克服人才培养中的专业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倾向,培养学生做人、做公民和做有思辨能力的人。推进课程、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由点到面、由个别专业试点到所有专业的全覆盖,“摸索—改革—完善”步步深入并卓有成效。
(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指标明显提升
據统计,近三年来样本高校学生在“创青春”、“挑战杯”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达250人次,发表论文22篇,申请专利4项。尤其在2015年参加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成为全省独立学院中的唯一获奖单位。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2014年8月,校友事迹“‘光杆司令从4000元开始的财富传奇”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等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011年—2016年,样本高校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先后发表140余篇论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四)学生和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和认可
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开设,针对性强,对于拓宽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作用明显。学校邀请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建立联系,能发挥校友在学生成长的作用;聘请离退休老教师担任学生工作顾问,能在思想引领、党团共建、心理辅导、安全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丰富了通识教育的内涵[4]。
学生家长认为,学校组织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辅导员(班主任)重视与受关注特殊困难学生家长及时联系等做法非常实在,《大学生引领》教材,让学生一走进学校就能对大学生活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用人单位高度评价该校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辅之于岗位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的教育。该校在所属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调查报告中,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4次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三,2014年以98.8%的满意度位列第一,受到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简报通报表扬。
四、结论与启示
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5]。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切合时代和国情,培养学生不仅成为专业人才,更要成为“通识”“博雅”经世致用的“全人”。提高通识教育实效性,关键在于真正实现与专业教育的协调和融通[6]。要在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多样化教育模式和途径、健全通识教育保障机制创设优良人才成长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样本高校进行的有益尝试,统筹推进,针对性解决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个性化需要存在的问题,务实有效。
(一)推进“四优化”强化“四结合”,系统保障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长期办学中,较多依赖甚至是简单移植和复制公办母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安排等,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塑造,重技能训练、轻素养拓展和提升的不足,与其自身的办学环境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要求差距较大。样本高校切合实际,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确立通识教育应有地位,构建“1+X”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融汇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落实“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四结合”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校本自编建材,成立通识课程教学管理中心、建立教研室、出台相关制度等系统保障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7]。
(二)执行标准与自主开放相结合构建“1+X”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为本
长期办学过程中,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同时,往往自设了相应课程,但因人设课、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倾向较为突出,缺乏整体性、特色化和个性化,难以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致力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科学、社会和人的认知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本科院校必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外,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个性化需要自主增设通识教育课程[8]。样本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设置大学生活引论、心理健康等课程,“1+X”通识课程体系中的“X”部分设置的应用文写作等四门必修课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可以帮助解决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对大学和大学生活缺乏认知、心理调适能力低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公文写作、科研和胜任社会就业岗位必须的营销管理能力。
(三)强化“四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保证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传递给学生知识的结构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和非知识素质的培养,强调知识传授的结果和效率,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发挥[9]。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30条)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10]”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以提升能力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寓研于教的研究性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促进通识教育内容启迪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样本高校通过强化“四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贡福海.高校通识教育的“惑”与“通”[J].高等農业教育,2015(12):27-30.
[2]王广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方向[D/OL].(2015-6-11)[2017-07-21].http://www.cssn.cn/zx/201506/t20150611_
2030046.shtml.
[3]唐荣双,唐鹏.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26-26.
[4]陈冲,杨延圣.“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8):31-32.
[5]杨秀坤.谈谈对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6-26.
[6]黄达人.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些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24-27.
[7]马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11):30-31.
[8]史新广,朱跃.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市场.2015(50):144-146.
[9]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10]张文强.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39-41.
作者简介:
于涛(1967-),男,江苏泰州人,扬州大学助理研究,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