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爱”在教育管理中表现形式

2017-11-23于凤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2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爱心教育

【摘要】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无论是古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还是“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亦或是一生从教,有着传奇色彩的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他们无一不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奏响生命的乐章,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我认为优秀的教师必需具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心的教师哪怕具有再高深的专业知识也是一名庸师。而教师的这份“爱”有其内涵、有其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教育 爱心 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29-01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的爱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把这一教育理论作为我教育工作的座右铭,指导我的实际工作。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照顾孩子的面子

照顾孩子的面子就是充分的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教师发自内心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是爱学生的前提。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年龄去体谅学生的言行,放低身段理解学生的心理,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每个细节,才能让学生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二、换位思考

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教师如果能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學生,用真挚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要想使一个学生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优点和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改变的办法,与此同时又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对老师的喜爱与敬佩之情,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很好,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作用。要想真正做好“问题生”的工作,一定要深入该生,深入了解他的各种实际情况,例如,在家的学习环境,学习状态,在校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相处等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去调查、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三、善用放大镜

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良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学生引导的最好时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班主任应该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

四、挖掘潜能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位学生是个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女生,她的腼腆和胆小是出了名的。在新生入校点名时,我连喊几遍她也不作声,我以为是我叫错了名字。原来,她的声音小到连自己也听不见,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我把她单独请到办公室,给她讲了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故事。“阿德勒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我讲完故事后,我发现她把头抬了起来。我鼓励她说:“我们任何人都应该像现在这样,高高地抬起你的头,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点了点头,挺着胸走了。以后的语文课上,我经常请她读一读课文,她从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很流利地读了下来,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激励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使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教师把爱装进学生的口袋,口头的、书面的、言语的、行动的,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爱,认为这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我发现只有从心里去爱孩子,才会从教育中体验到心醉神迷、物我同一的强烈感受,也只有这样才会在这种心旷神怡的愉悦中领悟教育的真谛。

作者简介:

于凤春(1972.12-),女,山东东营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爱心教育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