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23阳昕
阳昕
【摘要】教具是指用来辅助课堂教学的各种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使用教具,可以为小学生建立具象的英语感官,便于小学生理解英语知识的本质与内涵,减轻英语学习负担,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要懂得灵活应用,以教具来优化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便对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利用教具展开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具使用 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86-02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他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快速记忆与牢固记忆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具。教具可以让小学生置身于各类英语交际的真实场景之中,使他们通过具象的物体来感知英语语言材料,更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特点。下面,笔者将从利用实物、利用图画、利用电化教具三种类型的教具入手,来讨论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使用教具来展开有效的英语教学。
一、利用实物
实物是指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具体事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的知识都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利用生活实物可以让英语知识变得更有真实感。小学生可以直接对照生活实物来学习英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在“How many?”这一课中,小学生要学会1-8这八个数字的英文表达方法,以及询问个数“How many”的使用方法。教室内部的实物很多,笔者便直接利用教室内的窗户、黑板、粉笔、纸、笔等实物来展开数字问答。比如我会拿着3根粉笔,提问:“How many?”小学生抢答:“Three.”回答成功后,这个小学生便成为发问者,他可以举着5本书提问:“How many?”另外一个小学生需要抢答:“Five.”以此类推,轮番问答。在这个活动中,有的小学生还主动提问了纸、笔、书等实物的英文表达方式,我也积极回应,拓展了本课的英语单词学习。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利用图画
图画是英语教具中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具之一,它可以将英语语言知识以具体的图画展示出来,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图画的帮助下推导课文内容,进而完成课文理解。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得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精准、记忆更加深刻。
在“Its red”一课中,笔者提前要求小学生准备了调色板以及水彩颜料,鼓励小学生提前绘制一些彩色图画。大多数的小学生的年龄都在十岁左右,他们对画画这项活动的学习兴趣很大,因此,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自觉完成了本课学习。在英语课开始之后,笔者先展示了我所绘制的粉色气球的图画,以此为导入,鼓励每个小学生勇于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图画。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将会根据每个小学生所绘制的图画的实际情况来展开颜色教学,有效补充了课本中对颜色的英语介绍,丰富了“colors”的教学内容。
再如,在“Thats my father”一课中,小学生要学会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在外研社的英语教材中。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直接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了一幅全家图,图中有老人、父母、三个小朋友。当简笔画画完之后,笔者便鼓励小学生猜测画中都有谁,而多数学生直接用汉语说出了画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三个兄弟姐妹。于是,我便结合这幅简笔画,介绍了grandma、grandpa、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等单词,结合教材中关于“介绍家人”的课文,让小学生学习了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的交际方式。
三、利用电化教具
电化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英语最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拓宽了英语教具的使用方式。电化教具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各类形象、生动的英语材料,将各类活生活现的英语交际情境展示在英语课堂之中,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电化教具不受时空限制,所以利用电化教具来展开英语自主学习也是十分有效的。
在“Hes a doctor”一课中,笔者结合本课单词表中的doctor、police、teacher、pupil等身份,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人物照片。在英语课上,笔者结合这些网络照片,来让小学生学习各个职业身份的英语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英语教具是优化小学生感知、内化英语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保证英语教具使用的科学性、趣味性以及创新性,根据英语教学内容选择或制作合适的英语教具,使得教具在构建英语高效课堂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也让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感受变得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1]周慧.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有效使用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3):98.
[2]黄欣欣.就地取材,物尽其用——談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有效使用[J].新课程导学,201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