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11-23郜心景
郜心景
【摘要】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科学指导,并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一个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 科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68-02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就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在轻松地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好的阅读习惯、创造性思维、恰当的阅读策略和课外阅读的拓展。下面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针对以上几点进行深入探讨。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身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会对阅读不抵触,从而促使学生沉下心来投入到阅读中,并且在老师的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下,课堂氛围往往过于沉闷压抑,课堂教学禁锢学生思想的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应努力丰富课堂活动,尽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和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例如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借助PPT中的背景画面和录音机中的朗读磁带,给学生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完全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枯燥的课本知识和学习氛围瞬间活灵活现,从而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拓展自身思维,激发学习的动力和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先介绍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反复的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认真阅读、潜心思考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把读书当作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甚至养成读书的饥饿感。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都有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1)养成默读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和速度,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信息,可以有效的避免唇读和心读等带来的负面效果;(2)养成悟意的阅读习惯,避免一遇到生字生词就寻求字典的帮助,而是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结构,分析生词词意,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这种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增强阅读能力,提升理解的准确率;(3)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避免逐词阅读,训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句子分成意义不等的组群,整体上把握句子的含义,从而养成速读的习惯;(4)养成良好思维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在大脑与文字之间通过目光建立联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显著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教师应不断寻求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入手。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分析思路,尤其是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教师应耐心的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加以否定,在与学生一同探讨的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并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身观点,敢于质疑。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与文章的理解往往是千差万别,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并且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激發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得阅读课程变得有意义。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要善于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或同学之间讨论,从而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发表自身观点,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大多会通过向学生提问已经教学过或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的冷清局面能更容易控制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一言堂的教学弊端,但是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最好是一些分析性、评价性的提问,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创新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形成恰当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同样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阅读策略是指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根据一定的阅读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等,其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形成恰当有效的阅读策略能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并且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阅读才能较快的获取新知识。
相关研究表明,阅读策略知识的存在较为隐晦,其呈现方式可以是教科书的知识,也可以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知识,亦或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针对目前的阅读策略知识,本文认为语文教科书所呈现出的阅读策略知识应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如此一来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同时教科书所呈现的阅读策略知识应尽量简单明了,做到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并且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在单元导读和研讨练习中可以适当增加“比较”和“联想”等阅读策略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增强阅读策略知识相关教学经验,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例如语文教师需要培养自身阅读策略教学意识,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顺序,并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应善于将抽象的阅读策略具体化,善于引入有趣的实例,从而保证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应制定阅读策略的学习目标,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科学规划阅读策略学习时间,从而保证阅读能力的提高。
5.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课外阅读的趣味性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阅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同时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针对课堂学习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书籍,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有目的的给学生适当安排课外阅读任务,并积极的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例如中外名著、名胜古迹、人文风俗等等,内容尽量丰富,让学生懂得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还呼吁教师去积极的影响家长,改变传统观念,与教师一同营造饱满的读书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而对于评价,教师可以试着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地反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鼓励他们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能够衡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熟练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敏.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7(11):48-49.
[2]田海国.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4(6z):28-28.
[3]胡斌.论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156-156.
[4]李朝.在“语文意识”下中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
[5]丁婷.初中语文阅读策略知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6]张笑彦.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1):16-17.
[7]丁洁慧.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教学指导[J].课外语文:上,2017(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