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渗透
2017-11-23孙金建
孙金建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使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得以展现和提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渗透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63-02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党中央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全方位、多层次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孩子们时时处处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小固其根本,使其茁壮成长,具体做法如下:
一、确立以德育为主题的“三风一训”
我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传承学校历史,结合学校自身优秀办学传统、发展目标和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和要求,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提炼并确立特色鲜明的“三风一训”,即校训:人人成人;校风:走好路,做好人;教风:教好每一个孩子;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校通过印发学习手册、教师自学、电子屏展示、集中宣讲学习等形式,将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三风一训”逐步内化为每位师生自觉遵守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二、打造以德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1.进校“三个一”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我们意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于是我们在学校的大门口设计了文明成长通道,把“向长辈问好”、“不闯红灯”、“不丢垃圾”、“上下楼梯靠右行”等这些小习惯印在通道内,让孩子们每天伴着这些提醒上下学,久而久之,这些好的习惯刻在孩子们的脑子里,自觉地落实在孩子们的行动上,让孩子们踏着文明通道,真正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一分钟跳绳、一次立定跳远又使孩子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强健了体魄。进校“三个一”让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了一次洗礼。
2.德育文化长廊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我校把同学们经常驻足活动的地方——连廊,充分利用起来,把从古代到现代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德育小故事配上插图布置镶嵌在连廊的立柱上,让孩子们在课件休息时、去食堂吃饭时、结伴玩耍时,就能品尝到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精神大餐,使传承成为一种习惯。
3.走进太和、了解太和、服务太和
与其教育孩子要热爱祖国,不如让孩子先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太和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有的风土人情及物产,我们就把太和的历史、现在、未来规划、历史人物、古典古迹、特产风俗等制成图版,挂在食堂餐厅的过道两边,让同学们了解太和、认识太和,最终激起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4.感恩教育墙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教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我们在校园做了一整面的感恩文化教育墙,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现代,从伟人到平民百姓,让孩子们知道并了解这些感恩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1.“小小书法家”赠春联活动
书法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书法课上同学们临摹名家字帖,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上这一传统艺术。每年春节前(腊月22、23日)我们会组织书法社团的孩子去街上书写赠送春联。孩子们奋笔泼墨,群众拿到学生们书写的春联,对学生的用心和书写功底大加赞扬,学生因自己的书法作品被群众拿回家张贴而高兴,那份自信与自豪,化作一朵灿烂的花绽开在孩子们可爱的脸蛋上。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使我国这一艺术瑰宝,得到传承和发扬。
2.举办亲子运动会
现代社会人们迫于生活和压力,经常在外面奔波,缺少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越来越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一年举行两次亲子运动会。通过活动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亲情,也在家长与学校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家校共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3.“抢”椿樱公园活动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开展了“抢”椿樱公园认领一棵小树,认养一片草地的活動,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走进椿樱公园,培土、施肥、浇水、挂牌,倡导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爱环境,爱家乡,真正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
德育教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流的学校文化哺育出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生,未来学校的竟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竟争。树立“文化立校”大旗,将对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会成为学校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习惯养成的培训地,思想品德的能量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40.
[2]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