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选人用人观
2017-11-23张桂辉福建厦门
文_张桂辉(福建厦门)
张居正的选人用人观
文_张桂辉(福建厦门)
张居正四十三岁入阁,四十八岁为内阁首辅(明中期后相当于宰相)。他当国初期,正值严嵩父子乱国之后,政治上混乱、腐败,经济上处于崩溃的边缘。摆在张居正面前最棘手的,无疑是经济问题,尤其是如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问题。不过,在张居正看来,财政问题只是表象,而改革面临着更多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庶官瘝旷、吏治因循等“积弊”。
“庶官瘝旷”“吏治因循”,指的是官员贪腐与庸懒。长期以来,由于吏治不清,官场上充满了各种形式主义,推诿、扯皮、虚饰等,更是屡见不鲜,成为官场常态。官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贪赃枉法现象,既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更让政令无法得以贯彻实施。面对这些问题,张居正较之其他一些改革家,不但更老练,而且更成熟。他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再好的顶层设计、再好的改革措施,也难以落实到位。
有鉴于此,张居正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枯木逢春,重焕生机,被誉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与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等几次重大改革相比,发生在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变法,是范围最广、收效最好的一次改革。张居正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重整吏治,选贤任能。
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张居正选人用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最核心的一点,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所谓“循吏”,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那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困难抛开,把事情做好,让事实证明、用结果说话的官员。至于“清流”,则是那些擅长夸夸其谈,唱功好做功差,说得多干得少,满脑子道德教化的人。在“循吏”与“清流”之间,张居正态度鲜明,毫不犹豫地启用前者,毫不客气地拒绝后者。
张居正任首辅之后,要求三品以上大臣都要向朝廷推荐人才。其中,不少人推荐了海瑞。时任吏部尚书杨博还曾就这个问题专门游说张居正。然而,张居正不为所动,就是不予起用。在张居正眼里,海瑞是一个有道德、善自律的好人,但好人未必就是好官。好官的标准应当是——上让朝廷放心,下为苍生增福。而海瑞做官,只有原则,没有器量;只有操守,缺少灵活,因此有政德,无政绩,是一个典型的“清流”,不好使用,不能使用。权衡利弊,张居正果断决定——搁置海瑞,且一搁十年,且在他执政期间,始终不予起用。
相反,张居正启用戚继光时,后者只是个总兵。那时,总兵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可上面还有一个总督呢。总督,既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又是总兵的顶头上司。以往,但凡总督和总兵产生矛盾,朝廷撤换的必定是总兵。这几乎成了“惯例”。张居正恰恰相反——不管他人如何攻击、怎样贬损戚继光,抑或他和总督产生矛盾后,张居正始终对他信任有加,撤换的都是总督。不仅如此,每个总督上任时,张居正都会亲做“任前谈话”,明确要求支持戚继光。正因此,戚继光担任蓟辽总兵十三年,蓟辽没有发生一次战争,蒙古人也没有一次进犯。辩证地看,这既是戚继光恪尽职守的功劳,也是张居正知人善任的结果。
政因人兴,事在人举。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政绩斐然。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等,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与明朝进行和平贸易。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平定。国家富强,国库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全国一年的支出。交通驿站,办得井井有条;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平。经过张居正的苦心经营,明朝成为彼时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
如今在选拔任用干部,尤其是任用“一把手”时,固然要从资历、能力、口碑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应当考察其责任意识、是否具备敢于担当的“循吏”精神。因为,只有“循吏”,才能真正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换句话说,只有选拔那些思想敏锐,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开拓进取,脚踏实地、抓铁留痕的人才,才能最终成就现代化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