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中的地域歧视性语言现象探析

2017-11-23沈毅玲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莆田家暴本质

□ 文/沈毅玲

新闻报道中的地域歧视性语言现象探析

□ 文/沈毅玲

当前一些热门话题的新闻中,有的记者不能准确判断其中的核心新闻价值,对其中的要素处理出现偏差,使得地域性成为突出因素,导致出现地域性歧视现象。

客观性 地域歧视 新闻价值 新闻本质

一、一些新闻加重地域歧视偏见

从新闻实践来看,客观性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绝不应有“歧视”,要求新闻记者尽最大可能不带偏见地描述事件“真相”。仅停留于事实表面、缺乏本质探析的描述不足以说服受众,也无法显示出记者相较于“自媒体”的优势。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的种种“笑谈”“话梗”塑造了 “刻板印象”,诸如“安溪骗子多”“好女不嫁莆田男”等,似乎已经成为左右民众做出判断的依据。而此类蕴含明显地域歧视的话语却一再在媒体的佐证下成为“真理”。

从“山东徐玉玉被安溪籍男子诈骗致死”到“产妇月子里遭莆田婆家虐待致伤”,地域话题一再发酵。谈“安溪”色变,谈“莆田男”远之,这似乎成为共识。

事实上,无论是“徐玉玉”事件还是“莆田产妇受家暴”事件,二者均为个例,诸如此类的社会诈骗、家庭暴力事件,各地都不罕见,并非仅发生于某地。

此类包含“地域特征”元素的报道易引发受众对特殊地域的关注,甚至对该地域的人文气质表达出明显的“歧视”,与记者对此类事件的处理不无关系。

二、“某地产妇受家暴”事件报道评析

以“莆田产妇受家暴”事件为例,各大网络媒体使用的报道资源均来自一个网名为@威廉·路易斯的网友爆料。相关媒体报道内容包括在其生产后婆家对其欺瞒、设套,并最终抱走孩子将其暴打的过程,其中不乏细节描写。特别是婆婆对媳妇的“三从四德”要求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引发公众热议。

首先,这件事值不值得报?笔者认为,应该报。从新闻价值判断来说,它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的出现能让我们反思,在当前的民主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依旧存在不和谐的思想与行为,当我们为中国女性为社会建设撑起半边天而欢呼时,也应推进对女性家庭地位的尊重意识。

其次,这个报道有没有问题?新闻基本要素是完整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过多的细节描述却已经达到了故事化状态。整个“故事”急剧地激发了这个社会原本敏感的“婆媳”话题,直接引爆受众情绪。而故事的地点“莆田”虽然未被刻意突出,但却迅速成为另一焦点,“莆田男”成为炮轰的目标。而此“炮”点燃后,公众对该事件的认知重点已经不再是产妇如何受到家暴,而是“莆田男”和“莆田婆家”如何可怕。

目前,在现有关于此事的报道以及评论中,“莆田”已经成为一个比“家暴”更重要的关键词。在“莆田系”医生的“污名化”影响下,公众对此事的地域性愈发敏感。事实上,多家媒体在描述此事时也并未避免地域歧视,甚至表现出刻意表达的倾向。

三、如何避免地域歧视,凸显新闻本质?

对此事件报道的简单化操作,掩盖了女性在家庭暴力中所受的伤害,受众关注点被转移到一个地域性话题上,让一个地域的风俗人情承担了“替罪羊”的角色。这恰恰是在新闻实践中最不应该出现的。如何报道此类事件,已经是新闻从业人员不得不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提升新闻敏感,强化政治意识、价值判断

一个新闻线索是否能够转化为新闻事件,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同时也取决于记者对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一个新闻事实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一个高敏感度的新闻记者可以从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一面,并用恰当的方式展现。他的报道不仅成为受众了解该事件的主要信息来源,更重要的是受众会借此了解事件的本质,得到判断力的提升。这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

此类新闻事件具有特殊的社会敏感性,不仅关乎民众的“地域误解”,更关乎社会文明发展。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单纯的事件通报之后,追加后续报道必不可少。后续报道不仅追踪事态,更重要的是以此作为一个引子,将相关的、类似的社会事件做一个聚合,形成一个策划,从而让人们看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因为,报道的目的决不仅仅是增加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人们产生“远离安溪人即远离骗子”“远离莆田男就远离家暴”的误解。

每个单一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限,但同类事件一再发生就务必让人警醒。深入的调查报道,对事件本质的细致解析才有助于民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会仅仅简单迁怒于“地域”,进而冲淡事件的新闻价值。

(二)增强人文素养,提高新闻表达能力

我们常用“全民记者”描述当前民众的媒介素养大幅提升的状态,但事实上也抹去了“记者”的职业特殊性。记者的基本责任是报道事实真相,而其社会责任则要求他们针砭时弊,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不得不为某些媒体报道现状堪忧,大量碎片化的语言、浅显无味的表述不仅是“全民记者”的共性,也极大影响了当前媒体记者的表达。不少记者也开始用大量网络流行语进行事件描述,不屑推敲准确用语,甚至在写作中大量使用“可能”“大概”等事实不明确的表达,留下一个可猜测的“真相”。

受众看新闻时常抱怨记者只会描述事实,不会评论,采访提问也常常不得要领。这恰恰是记者社会经验与文化经验的不足。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不能洞察本质,只能抓住“地域话题”等易于吸引眼球的元素进行渲染加工。因此,只有记者有了丰富的人文素养积累,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才能够透过表象直达本质,准确判定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充分挖掘其隐性新闻价值,并用恰当的方式展示在受众面前。而不至于只从表面入手,浪费一个好的选题。

(三)杜绝“小编意识”,严守记者职业底线

“小编”原本是网络资讯编辑的谦称。在迅猛的网络资讯浪潮中,网络资讯编辑的自我定位也开始出现偏离。在“博眼球”“求点赞”“凑版面”等理念的作用下,网络编辑在搜集、刊发报道的时候不仅疏于真实性、重要性的把关,甚至罔顾事实、杜撰真相的行为屡屡发生。

这种将传统编辑职能进行“矮化”“小化”的做法,使得网络编辑的声名不佳。而在“小编意识”指导下编辑的内容往往显示出极强的“娱乐性”“口水化”,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极度弱化。特别是在一些易引发地域歧视的话题中,记者常常着力偏差,忽视事件本质透析,突出地域特殊性,使得地域矛盾被激化。

新闻写作中主张突出事件的“争议性”,但决不能推动受众围绕“地域”等问题进行无意义争吵。因此,如若“小编意识”在新闻实践中广泛推行必然会伤害事件的真实性,并阻碍受众对其本质的探讨,同时也会导致偏激言论的产生,这都是于社会、于人心无裨益的。

(作者是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本研究受“福建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培育计划”支持。)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莆田家暴本质
要勇于向家暴说不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回归本质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童年的本质
莆田闹元宵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
并非受伤才定为家暴
反家暴立法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