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1-22葛树兰
葛树兰
摘 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随迁至城市学校就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不断的变化发展,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此展开研究,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心理多角度进行讨论,通过综合比较和归因分析,在以生为本为原则,促进进城务工子女个性全面发展为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进城务工子女 学校教育 问题分析 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75
Study on School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Countermeasures
GE Shula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4100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migrant workers with children will be moved to city schools, with the changing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bleTm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article launches the research, from society, family, school and student psychological multi angle discuss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attribution, the student oriented principle, promote the migrant children's individuality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the premis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hildre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school education; problem analysis; refl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多,使得随迁子女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离开了家乡,告别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城乡巨大差异,在新环境中他们的教育会受影响吗?关注这样一批特殊的教育主体,研究他们的教育现实问题,对学生的学校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现状
1.1 进城务工子女在政策支持下的入学情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中很多人为了给子女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会选择将子女随迁到城市的学校就读。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关注。
政府也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地方政府也在经济和政策方面不同程度地提供支持。至今全国有超过一半的省份规定进城务工人员只要办齐四证(用工合同、暂住证、夫妻双方进城务工证、儿童计划免疫证)就可以免费去往当地小学就读,但是办齐着四证对于很多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当前我国接受进城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大都为公办学校,与城市居民子女一起就读。专门为务工子女入学而办的子弟小学数量很少。况且接受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往往位置较偏远,城中村或者城市边缘地带的比较多。这些学校的文化环境和硬件设施相比城区的小学要差许多。我们应该看到关于进城务工教育的改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2 进城务工子女在学校内的就读情况
在入学时间上,城市所有学校的上、放学时间都是一致的。进城务工子女会因为父母上下班作息时间安排,到达学校的时间一般会比较早,由于部分年纪较小的学生需要接送但是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导致放学滞留的时间又会较迟。在座位的安排上,学校教师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学生安排座位,除了个别近视的同学安排靠前的座位外,老师们会让城市子女和务工子女随机交叉安排同桌,既有城乡同桌,也有同城同乡的。学期内,组间会平行移动。而为某些学生开设的特殊座位现象也在慢慢减少,但是依然存在。相对于学习成绩而言,进城务工子女的总体成绩较落后,而且知识面较窄、课下阅读量也较少。拥有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也很少。在平时的作业和测验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的管理较少。
2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分析及归因
2.1 进城务工子女缺乏归属感和自信心
进城务工子女随父母迁移进城,家庭生活不稳定,转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和自己原有的生活环境大相径庭。城乡带来的巨大差異给未经世事的孩子带来心灵冲击。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不仅容易产生学业心理压力,更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在学校,年纪较大的孩子相比年龄较小的孩子心灵更加敏感,与同学的相处中容易感受到差距或者差别。尤其是自己的生活习惯、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无形中将自己和城市的孩子区别开来。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由于观念和习惯的不同,易产生分歧。这样又会给学生带来人就交往压力,陷入不良循环中。在学习动机上,相比较城市学生大都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自尊感又较强,因有学习兴趣而努力学习的就少之又少。其次,学习成长的物质性条件较匮乏,加之缺乏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endprint
2.2 学校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
进城务工子女来到城市就读,基本都是转学生,有些学生的转学次数甚至多于两次。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周期因人而异。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有别于乡村教师,加上有些地区教材版本的不同,进城务工子女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甚至难以适应。其次,进城务工子女从小生活在乡镇,初到城市,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与身处的城市生活环境多有不适应。面对城乡差异,同样也需要调整。
2.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隔离
进城务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父母主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学生规范意识、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甚至滞后于学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为了给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子女送进城市学校就读。但是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即学校教育,孩子的教育过多依赖学校教育,甚至评价孩子的教育全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易被忽视。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在具体操作中也是有心无力。而且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往往是早出晚归,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有时都会显得吃力,更难说是对其教育和学习上的关注。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变化,难以做到及时沟通和改变。其次,大多数进城务工家庭生活水平较一般,生活居住条件也有限,相对来说,一个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物质环境也有限。例如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加入课外兴趣班,拥有丰富齐全的课外书等。
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榜样”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子女的成长:为人处世的态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甚至是爱好娱乐,方方面面无不影响着子女。
2.4 学校环境差异大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承载数量有限,教师资源的缺乏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学校在对务工子女的入学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受到制约,进城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多为公立小学,且多处于城郊。学校的基础设施与主城区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学校的人文环境差异更加明显。但在教学基础设施上,这些学校又领先于传统的农村学校。
3 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思考对策
3.1 用制度保障教育公平
首先,法律是保障权利的底线和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法制法规正趋于完善,教育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完善制度和法规的同时,不仅要提高对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和相关教育权利的制度保障,更应该加强政策制度的执行落实。例如建立责任制,监察制。其次,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权利的公平,也体现在主体的公平,即人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缩小教育资源带来的巨大差异。教育经费的投入一方面为务工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学校环境,使他们有学校可以就读,不受农村城市的地域和身份限制,另一方面保障务工子女享受和城市子女一样的教育资源。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地区尤其是城郊地带,学校硬性设施跟上来了,可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需要加大教師资源的投入,合理安排教师的培训,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进一步减少学校教育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客观影响。
3.2 学校不定期进行心理关怀与辅导
进城务工子女心灵幼小脆弱,缺乏归属感和自信心。学校、教师应共同努力,本着学校在办学上一视同仁,教师在教学中一视同仁的原则,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予关心是前提。学校和教师要善于进行教育引导和开展心理辅导。课堂内外,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认识自我。同时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进行友善教育和生命教育,树立每一位同学的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和尊重意识。 除此之外,还需对个别特殊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经常与他们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可根据平时课上表现和课下活动,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在班级管理上做到奖惩公平,有理有度。帮助班级形成关心互助的良好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师生共同营造出健康积极、温暖温馨的班级氛围。
3.3 改善家庭教育
3.3.1 改善家庭生存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许多进城务工子女的成长学习环境较差,父母需要尽量改善家庭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首先在物质条件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远离闹市等嘈杂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家学习时,拥有单独的书桌椅和台灯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父母可以跟从学校或教师的建议,适当地为学生补充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
3.3.2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学生除学校内 的时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忽视了家庭教育。所以父母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责任而已,评判孩子教育的好坏应是全面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一个方面。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生活、学习状态,当孩子正在学习时,父母应有意识地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并且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进行双向互动。按时参加学校家长会和相关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教育是被父母所重视的。一方面,家长不能视学校为唯一;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3.3 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进城务工人员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与子女真正相处的时间较少。对于他们来说,应花时间督促子女的学习,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课上交给学校,课下交给辅导班。在和孩子相处时,不仅需对孩子进行教育、关注其学习成长,也要有情感上的沟通交流,维系好亲子关系。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另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的朋友。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关心和陪伴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依赖和寄托。有时这些陪伴往往是孩子进步的动力。endprint
3.3.4 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属于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人处事。父母应规范自身言行举止,自律自觉,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父母自身有不良嗜好,也应加以克服改正。对于新事物、新知识,也要抱着学习的态度。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并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这不仅是在为孩子做示范,也是对孩子的激励。
3.4 密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家庭教育是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密切互动,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前提是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一可以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联系制。一般是由学校统一领导,分年级管理。家长学校的建立,通过学校、教师及教育专家向家长系统讲授教育方法和教育知识,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但是家长学校需要照顾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形式应该多样化,不可强求划一。家长委员会让父母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差距多一份了解,为父母教育子女相互交流经验子女提供平台,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二是利用新兴的网络媒体,例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三是学校设立家长开放周开放日,展示学校和学生的变化。四是教师不定期对个别家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3.5 完善学校教育管理
首先,学校应本着平等公正的原则对待进城务工子女,使其在学校里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履行同等的教育义务,遵守校规校纪。一方面在学籍管理上公平化,考虑到进城务工子女的特殊情况,统一教学统一安排课内外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的奖励与惩罚,评优入队入团等,更是要同城对待。为解决部分进城务人员的流动性和工作的特殊性问题,学生需要经常转学或是在家里无人照顾,学校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建立寄宿制,促进學生不因父母工作问题而耽误、辗转学业,使其在学校完成阶段性的教育。其次,学校在管理学校活动时应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往往无人辅导,自己又常常独自在家,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培养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开展拓展训练,进行知识宣传,参观展览馆,参加讲座,主题班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晓玫.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6.
[2] 吴向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政策研究,2010(7).
[3] 朱丽娜.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状况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8.6.
[4] 宋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