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视阈下高职理工专业考试改革研究
2017-11-22田拥军黄国庆
田拥军 黄国庆
摘 要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当前高职理工专业考试导向功能与工匠精神培育脱节的分析,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视阈下的高职理工专业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分别是实施实施差异化的毕业标准,实行灵活的学分替代机制,实施以技术、技能和素养为考核目标的评价标准,建立“梯度化”的专项技能考核方式与浮动式的学分机制,实行差异化的课程考核与评价等。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理工专业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10
Research on the Examination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aftsman Spirit Cultivation
TIAN Yongjun, HUANG Guoqing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4)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spirit of craftsman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Polytechnic oriented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function and artisan spirit cultivation disjointed,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artisan spiri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amination reform, respectively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erence of graduation stand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credit for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nd literacy the assessment target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credit mechanism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skills assessment mode gradient" and flo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etc..
Keywords craftsman spirit;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examination reform
1 考試与工匠精神的内涵
考试是对学生某方面知识、技能、素养进行检验、测量与评估的重要手段,同时,考试还具备指导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特定习惯与素养的导向功能。通过考试,既能检测与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检验教学工作成效,找出教学的不足并改进,又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教师按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素材、范围、教学方式与手段,指引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获取、钻研、训练特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特定环境下长期的导向作用能让学生逐渐沉淀与养成某种习惯与素养。[1]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淡泊名利”。
2016 年 3 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企业应“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培育学生严谨、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需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与措施,而且应充分利用考试的导向与“指挥棒”作用,改进考核方法,引导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向,熏陶学生工匠精神的沉淀与逐渐养成。
2 当前高职考试考核导向功能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脱节分析
(1)当前高职考试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导向设计。“工匠精神”是2016年3月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针对工匠精神培育的考试改革研究目前几乎没有,高职考试改革研究还停留在将传统的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改革为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程度、职业素养的养成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因此,不具备引导与培育学生追求对工作或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善的精神理念的作用。
(2)“统一性”的考试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实施“统一性、一刀齐”的考核标准,即学生按照统一的考核过程,完成相同的考核任务,教师按统一评分标准为学生打分。这种考试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但其导向功能与差异化的学生需求及工匠精神培育要求差距很大,一是不能充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了优秀学生进一步探索与钻研的激情,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自暴自弃;二是限制了学生个性与兴趣的发展,阻碍学生在某一方向“耐心,专注,坚持”精神品质发展。当前高职理工科专业开设的课程有40门左右,对接的职业岗位或方向一般有2~4个,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自己产品的升华”,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按自己兴趣,醉心于自己的学习与钻研的平台,而在这种“统一性”的考试体制下,学生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其他方向的课程知识,很难沉醉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更谈不上达到对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境界。endprint
(3)“四固式”的考试组织影响了学生“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养成。所谓“四固式”,就是固定考试时间、考试次数、考核标准、合格学分。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四固式”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一般是在每学期期末组织正常考试,下学期初组织补考,考试标准和合格要求固定,通过考试后获得的学分固定。“四固式”虽然对教学规划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有积极意义,但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安于现状、“60分万岁”心理。由于考试时间与次数固定,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时间有限,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产品或技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由于考试标准与课程学分固定,使学生只需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与技能训练,就能获得固定的课程学分,学生缺乏进一步钻研的兴趣与动力。
3 “工匠精神”培育视阈下高职理工专业考试评价的具体措施
3.1 实施差异化的毕业标准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个人兴趣,使学生能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某一行或某一方向。因此毕业标准应允许学生的差异化存在,允许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专业教学要求后,在专业方向或专业领域存在差异。
3.2 实行灵活的学分替代机制
不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开设课程的学习,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实施学分替代机制,允许学生以自己的特长学分来代替某些方向性的必修课规定学分。实施学分替代机制,需要专业带头人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的进行企业调研与分析研讨,理清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群的关系,在确保专业方向无技术缺项的基础上,研究课程学分替代的具体细则与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特长,专注于自己兴趣的学习平台。
3.3 实施以技术、技能和素养为主要考核目标的评价标准
工匠精神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境界,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强调精神与素养的养成,因此,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前提的考试考核应导向为强调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评价为主,技术的掌握与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为辅,允许理论知识的差异。建立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短期检验与长期考核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
3.4 建立“梯度化”的专项技能考核方式与浮动式的学分机制
一是建立类似于职业资格认证制的“梯度化”考试标准与考核项目库,职业资格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考试的难度、深度、广度梯度化提高。类似职业资格认证,根据专业核心技能要求,以专业技能为单位,建设以考试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梯度化考核项目库。二是实施考核申请制。课程考核不再有固定的时间和次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技能熟练程度申请某一级别的考核认证,由本专业的专家团队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统一或个别认证考核。三是建立浮动式学分机制,根据“梯度化”考核标准的难度,为每一级别设定不同的学分,刺激学生在通过某一级别的认证后,进一步提升训练,冲击更高级别认证。由于同一个专项技能,通过高级别的考核认证能获得更多学分,解决了学生专攻某一专项技能而耽误其他课程学习的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一丝不苟地醉心于自己的学习与钻研。
3.5 实行差异化的课程考核与评价
对于难以实施梯度化考核方式的课程,可实施基于岗位能力的差异化课程考核方式。基于岗位能力的差异化课程考试,是首先通过对岗位群中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的归纳和分析,提炼出各个岗位对同一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具体要求,再推导出各岗位对同一门技术课程的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开发出差异化的考核项目。[3-4]如电子专业的“开关电源技术”课程,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岗位仅需要了解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岗位则要求从业者看懂开关电源的电路图,掌握开关电源检测与维修方法,具备开关电源维修与调试能力;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岗位除要求从者业具备开关电源的识图、检测、维修能力外,还需要掌握开关电源各类参数的计算、优化以及电源设计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对类似“开关电源技术”的课程,可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实施分层次、差异化的考核方式,开发差异化的试题库。这种差异化的试题是将难度不同、配分不同的考核项目放在同一套试卷上,学生根据能力选做其中某一难度的项目,多做无分,但以最高分为准,这种考核方式能激励学生在完成较易考核项目后冲击较难项目。这种差异化的课程考核同样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养成。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兴趣与所选择的专业方向规划课程学习与考试准备,选取既定难度的考核项目。当课程与自己兴趣或所选专业方向不符时,只需花少量时间学习,完成最低层次考核要求,从而不影响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当课程与自己兴趣或所选专业方向相符时,则可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与学习该门课程,选取较难考核项目为学习与考核目标,考核通过后可获得较高的成绩,使学生在这一方向上学习更深入、更专注、更耐心、更专业,为工匠精神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結束语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根据工匠精神养成的规律,充分利用考试的导向与指挥棒功能,科学制定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长期的特定文化与氛围的熏陶逐渐养成。同时还需社会,尤其是企业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创建浓厚的匠心文化,为工匠们提供发挥的平台,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差异化教育理念的高职理工专业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HB2015068, 主持人:田拥军,课题年限:2015年-2017年)
参考文献
[1] 田拥军,黄国庆.高职单片机课程差异化考试研究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28-31.
[2] 黄勤芳.基于“匠心培养”的机械制图教学评价模式创新构建[J].装备制造技术,2017(1):204-207.
[3] 田拥军,黄国庆.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理工专业差异化考试探析[J].大学教育,2013(2):46-47.
[4] 黄书生,左小娟.差异教学策略设计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99-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