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7-11-22钟玉红蔡开贵朱锦州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0期

钟玉红+蔡开贵+朱锦州

[摘要] 目的 探讨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使用免疫组织性化学检测方法,对2010~2015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鼻咽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的MCM2、Rb的表达水平情况如何。 结果 有远处转移组的MCM2的表达水平不同于无远处转移组。患者中的人鼻咽癌组织中的MCM2的阳性率为84.00%,相較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明显优于正常的鼻咽黏膜组织(69.45%),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蛋白在患者的鼻咽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90%,相较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明显优于正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CM2、Rb蛋白能够很好的对人体中的鼻咽黏膜中癌细胞的增长状态进行反应,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很快的得以确认,对患者病情诊断以及后期预后诊疗存在显著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MCM2、Rb蛋白;鼻咽癌病症;远处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中图分类号] R73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20-212-03

Expression of MCM2 and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Zhong Yuhong Cai Kaigui Zhu Jinzhou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CM2 and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6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5. The patients MCM2, Rb expression level of nasopharyngeal normal mucosal tissue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CM2 in distant metastasis group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no distant metastasis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MCM2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issues was 84.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nasopharyngeal mucosa (69.45%).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Rb protein in nasopharyngeal mucosa was 71.9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rmal nasopharyngeal mucosa. Conclusion MCM2 and Rb proteins can react well to the growth status of cancer cells in the nasopharyngeal mucosa of the human body, so tha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an be confirmed quick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late diagnosi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CM2;Rb protei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isorders;Distant metastasis;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鼻咽癌病症的病情初期阶段较为隐匿,不够典型,并且较易产生淋巴结转移,因此通过对鼻咽癌患者的早期病情进行诊断[1],从而推进患者的后期病情确诊及预后情况是其诊治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其存在的发生转移机制在当前针对该种病情的研究中仍然并不明确[2]。在该种病情的产生过程中,MCM2以及Rb蛋白在患者体内进行复制的过程以及患者的鼻咽细胞周期中起着较为明显的表达作用,因此当前有较多数的研究是针对微染色体维持蛋白,在患者的体内表达阳性的情况就是该种细胞具有明显的传递复制能力标志[3],细胞的退出增值周期则表达较不明显,由此展现细胞的组织分化感染

已经进入了GO期阶段,由此对于鼻咽癌病情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的后期诊疗[4],提供了相对较为固定的标记性。基于此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60例鼻咽癌患者,不同组织性病变标本中的MCM2、RbD蛋白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其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所在[5-6]。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选自我院2010年1月~ 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患者共60例,60例鼻咽癌患者的标本,均为经放化疗的检验标本。在60例鼻咽癌患者中,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30~75岁,平均(48.5±2.9)岁。通过依照TMM分型所规定的相应分期评判标准,对60例鼻咽癌患者的病症进行临床分析,其中Ⅰ期的患者有11例、Ⅱ期的患者有13例,Ⅲ期的患者有26例,Ⅳ期的患者有10例。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47例,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3例。endprint

1.2 方法

通过将一块石蜡块呈4μm的厚度连续进行切片,进而通过选用美国一家1:150浓度的鼠免疫组化二步法试剂,按照试剂的说明书施以免疫组化的操作,抗原修复的方法通过使用高压加热的方法,使用已知的鼻咽癌阳性切片作为使用石蜡块的对比作用,用来与阳性作为对比,对阴性作为对比的过程中通过使用PBS作为染色对照。

1.3 判定标准

通过使用低倍镜对检测样本进行观测,选择其中5个阳性细胞密集程度最大,且背景最程度最為清晰的区域,每一个所选择的区域进而放置在高倍镜的细胞中作为阳性细胞数,进而取自5个区域内的阳性细胞的平均数值用作结果的计数,并且对其进行半定量的级别划分。阳性的细胞为0 ~ 5%(-),阳性的细胞为6%~ 25%(+),阳性的细胞为26%~ 50%(++),阳性的细胞为51%~ 75%(+++),阳性的细胞为76%~ 100%(++++)。通过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将所分级别进一步精准性划分,分为高表达组,(阳性细胞>25%)低表达祖(阳性细胞<25%)。

1.4 统计学处理[7]

通过使用SPSS18.0软件对又转移和无转移的鼻咽癌中MCM2、Rb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水平进行检验,对MCM2的表达与各临床病例参数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CM2、Rb蛋白在又转移的鼻咽癌中高表达情况

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就所得,在有转移情况的分组中,MCM2、Rb蛋白的免疫反应阴性呈现低表达水平,相较于无转移组的患者,高水平表达的病例明显高于无转移组。60例病患中的远处转移组患者中存在51例患者的MCM2成阳性表达,且表达率为84%,而转移组中的患者MCM2呈现的是阳性表达,且表达率为71.9%。见表1。

2.2 鼻咽癌换这种MCM2、Rb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MCM2与Rb蛋白的表达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段以及处于不同的性别,还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等诸多因素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b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肿瘤分化程度,还有颈淋巴结转移以及生死率较无明显差异。在Ⅲ+Ⅳ期的患者中MCM2、Rb蛋白明显超于Ⅰ+Ⅱ期,且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2,P=0.008)。在没有进行分化的鼻咽癌患者中MCM2、Rb蛋白的表达明显超于角化型鳞癌,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0.045),见表2。

3 讨论

在当前临床医学中肿瘤的产生与发展是细胞出现异常增殖的必然结果,而细胞的增殖引发肿瘤的产生则是其必然成因[8-9]。细胞的增殖现象对于癌细胞的产生周期起决定性因素,细胞周期受到了DNA的调控,由于可以通过对患者的DNA进行检测,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10-11]。在当前的诸多临床医学中已经发现了很多与细胞增殖存在必然联系的病理性标志现象,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确诊,展开病症的预后诊疗[12-13]。在绝大多数针对鼻咽癌患者的细胞增殖的研究中均表明,MCM2、Rb蛋白在各种肿瘤的细胞中仍然存在高的表达。该种表达在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性分级以及病例分期中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联系。且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远处转移组的MCM2的表达水平不同于无远处转移组[14-15]。患者中的人鼻咽癌组织中的MCM2的阳性率为84.00%,相较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明显优于正常的鼻咽黏膜组织(69.45%)[16-17]。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蛋白在患者的鼻咽黏膜组织成的阳性表达率为71.90%,相较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明显优于正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MCM2、Rb蛋白能够很好的对人体中的鼻咽黏膜中癌细胞的增长状态进行反应,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很快的得以确认,对患者病情诊断以及后期预后诊疗存在显著的临床意义。

总而言之,本次研究通过对讨MCM2、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发现在鼻咽癌患者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中MCM2、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而且MCM2、Rb蛋白在高表达的同时,患者的癌组织病理性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MCM2、Rb蛋白的高表达情况极有可能是对于鼻咽癌症状的一大转移因素;MCM2、Rb蛋白的表达程度也可以用作在临床医学中对于鼻咽癌病情的重要诊断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也需要对更多的样本展开研究,从而获取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作为临床医学病情诊断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潘素明,杜日昌,彭淑平,等.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鼻咽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25(2):148-152.

[2] 唐微,孙奇.FN和MMP-14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15,44(3):311-315.

[3] 蔡开贵,罗英,李里香,等.MCM2和Ki-67及Rb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9):425-428.

[4] 潘峥,陈军,覃冠德,等.MCM2和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8):1595-1597.

[5] 蔡开贵,胡艳,汤素琴,等.MCM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0,30(20):45.

[6] 陈琦,张熔熔,王利军.p16和Rb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江苏医药,2012,36(9):706.

[7] 李云祥,苟欣, 张世卿,等.Rb和MCM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1):66-69.

[8] 陈军,曹骥,覃思繁.MCM7和Rb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0):3707-3709.

[9] 胡巍,肖志强,陈主初,等.鼻咽癌细胞中p53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31(7):628-634.

[10] 李瑞平.用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和人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D].中山大学,2006.

[11] 程甜甜,杨贤子,骆志国.MCM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4,30(9):1067-1069.

[12] 程庆,黄翔,汪吉宝.增殖细胞核抗原及Bcl-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3,17(4):217-219.

[13] 陈玉,聂秀红,支修益,等.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1):29-31.

[14] 符生苗,王宇田,涂志华,等.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8,25(2):179-182.

[15] 侯文群,杨小敏,张胜男.P53蛋白在鼻咽癌中表达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9):1040-1046.

[16] 霍占江,李伟,高飞.Wee1、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11):1776-1779.

[17] 何龙霞.DEPDC1基因在鼻咽癌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