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

2017-11-22梁燕年陈文鑫刘志霞洪惠玲吴志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护理

梁燕年+陈文鑫+刘志霞+洪惠玲+吴志阳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遵医嘱予降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两组均予观察1个月,观察两组试验前后清晨血压的水平,并比较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 结果 试验后两组清晨血压均较试验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试验后清晨血压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清晨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

[关键词] 中医护理;耳穴按压;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清晨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20-124-03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phlegm dampness

LIANG Yannian1 CHEN Wenxin2 LIU Zhixia1 HONG Huiling1 WU Zhiyang1

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Quan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uanzhou 362000,China;2.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Quanzhou C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phlegm dampness. Methods 60 cases of state of Hypertension 2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phlegm dampnes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given medical treatment and routine nursing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advice.Th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is basis.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one month.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and the clinical TCM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test,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he experiment (P<0.01).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clinical TCM symptom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phlegm dampnes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CM symptom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Otopoint pressure-massage;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phlegm dampness;Hypertensive disease;Morning blood pressure

高血壓是一种慢性病症,也是一种综合征,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归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经过多年的研究,我院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德桓主任认为,痰瘀阻络、肝肾不足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中医核心病机,创立了“化瘀浊益肝肾”的学术思想[1];临床上,我科高血压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表现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较为多见。高血压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治疗,周到的护理对病情的控制及防治可起到积极的作用[2]。中endprint

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护,既表现有整体的护理,又有个性化的护理。我科长期对高血压病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并不断改善护理措施,特别是近年来配合增加开展了耳穴埋豆的中医特色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拟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痰湿壅盛证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探讨中医护理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且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7.9±7.1)岁;高血压1级12例,2级18例;病程(5.6±1.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9.1±6.9)岁;高血压1级13例,2级17例;病程(5.8±1.5)年。以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高血压病1、2级患者;(2)符合《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辨证标准,中医证候诊断为痰湿壅盛证患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4)意识清楚,能表达自我感受和认知。

1.2.2 排除标准 (1)各种继发性高血压;(2)合并有心、脑、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急危重症患者;(3)排除伴有重症躯体疾病的患者;(4)妊娠、哺乳期妇女;(5)已知药物或酒精依赖;(6)对临床试验存在排斥心理,经解释不能消除者;(7)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的患者。

1.2.3 终止或脱落标准 (1)试验过程中失访、未按照规定治疗,无判断疗效者;(2)护理过程中患者不配合,不能坚持者;(3)病情加重,需要采取其他积极治疗措施。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随机号单号者为观察组,随机号双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遵医嘱予降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两组均予观察一个月。

1.3.2 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1)病情观察:观察眩晕发作情况及血压变化等;出现并发症或血压持续上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处理。(2)起居指导:环境宜安静、舒适;嘱护坐椅、床铺避免晃动,少做深低头、旋转的动作,体位变化时要缓慢。(3)饮食护理:清淡饮食,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4)情志护理:关心患者,常与患者沟通聊天,使其情绪稳定、心情舒畅。(5)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服药;指导正确服用中药汤剂。

1.3.3 中医护理 痰湿壅盛证的患者大多体型偏肥胖,易生痰湿,在中医护理上侧重于防止助湿生痰及协助祛湿化痰,主要包括:(1)中医健康教育:指导起居劳逸适宜、避风寒;饮食多素食,主食量少,忌肥甘厚腻,忌烟酒,可常食用薏米粥或喝薏米陈皮茶以健脾益胃;建议多运动,可慢跑或打太极拳等以减肥。(2)耳穴按压护理:取降压点、内分泌、三焦、脾、胃等穴,用酒精消毒耳朵后,将王不留行籽贴耳穴贴压于耳穴上,2天更换1次,双耳交替,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s,1个月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试验前后均予两组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患者清晨血压情况(清晨血压设为晨起后2小时内血压平均值)。

1.5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评估[4]

参照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主要以头痛、眩晕、耳鸣、烦躁、腰酸腿软等症状的消失程度判断(全部消失、减轻、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非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试验前后清晨血压比较

经试验后,两组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试验后观察组的清晨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试验后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4%,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5]。但是,药物的降压作用是直接通过干预血压控制因素,长期服用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且不同种类降压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6],效果不一,这使得临床上降压药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7],甚至对一些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不一定能起到良好的作用[8]。血压在不同时段是不断变化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明显波动,而清晨是变异程度最大的时段。清晨血压异常最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9]。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是一种已被证实能有效防治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10],有学者研究显示,中医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可有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11]。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人体阴阳气血的消长盛衰与血压变异性具有相类似之处,其病因病机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具有相关性[12]。中医治病向来医护不分家,其中蕴含了众多很好的护理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一些详细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思想,以及一些简便验廉的中医適宜技术,比如穴位敷贴等[13]。如果能把中医中这些护理精华有效地加以利用,将进一步丰富完善现代护理的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endprint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后观察组清晨血压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护理干预对调整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的清晨血压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即头痛、眩晕、耳鸣、烦躁、腰酸腿软等症状,这也与陆玲的研究结果相符合[14]。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整体观与辨证观是它的基本特点,强调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其主张“三分治,七分养”以及“防重于冶”的原则,特别适合应用于对慢性疾病的防治。本研究针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的辨证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特别是配合施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耳穴按压护理,具有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15],其调整血压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鑫,陈国英,叶靖,等.刘德桓教授化瘀浊益肝肾思想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190-2193.

[2] 梁燕芳,苏强,伦款宜,等.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104-106.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5] 王蕴强.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5,5(6):26-28,34.

[6] 刘嘉.不同种类降压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4):435-438.

[7] 谷万里,曹迎,史载祥,等.降压药的辨证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3):255-258.

[8] 张艺军,吴平生,钟武装.降压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1):1284-1287.

[9]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721-725.

[10] 韦柳丽,韦美前.高血压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04-206,213.

[11] 黄屹乎,赵放平,陈秋香.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7(5):128-131.

[12] 肖倩倩.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08-1110.

[13] 张继焜,张骏.中医适宜技术敷贴[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91-93.

[14] 陆玲.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134-135.

[15] 陈宏秋,张敦憨,陆志杰,等.耳穴按摩保健操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引导中的應用[J].河北中医,2012,34(10):1560-156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中医护理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血压病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高血压会遗传吗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