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创建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2017-11-22梁婵卓

物流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双联新模式

梁婵卓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的结合成为带动并解决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农村落后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工作点电商精准扶贫为例,通过对甘肃省电商精准扶贫政策以及“双联”工作点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精准扶贫中的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探讨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并提出促进农村实施电商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双联”工作点;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365.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mmerce related areas are also exp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E-commerce an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drive and solv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backwar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takes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double”working point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ier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o the Gansu provinc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as well as the electricity supplier accurate basic situation of “double”working point of understanding,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lectricity supplier poverty alleviation precise, explore the rural electricity supplier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busin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double linked”working point; new model

電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业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前深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家庭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特别是近几年迅速兴起并已呈现全面爆发之势的各类“网销村”、“淘宝村”,充分显示电子商务作为有力载体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脱贫致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 甘肃省电商精准扶贫基本情况

甘肃省电子商务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潜力巨大,是创造过“整村推进”等中国扶贫开发史上多个第一的省份。甘肃省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出“1+17”精准扶贫方案,通过“1+17”电商精准扶贫利器,使甘肃省在全国探索出一条具有甘肃理念、甘肃模式、甘肃机制、甘肃状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在甘肃省电商支持计划中提出,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达到30%以上,全省贫困地区家庭宽带普及率实现4G网络全面覆盖[1]。

2 精准扶贫中的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2.1 农村缺乏健全的物流体系

物流配送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仓储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物流配送难度较大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不利因素。偏远地区乡镇缺少甚至没有物流公司,物流配送成为主要瓶颈,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受到制约。与此同时,物流配送体系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化运营体系,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物流配送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地区差异大

当前在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慢,网络基础设施覆盖面较少,软硬件匮乏,尤其是甘肃省农村地区山大沟深、信息基础建设落后,再加上农村电商技术服务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很好地从软硬件条件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农村电商中。

2.3 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缺乏

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交易体系中,农民作为农产品交易中的主要参与者,由于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弱,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匮乏,对于网络销售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更加需要电商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辅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层从事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和培训的人员缺乏,使得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

3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工作点——梁山村基本情况endprint

3.1 双联点基本情况

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大庄镇的梁山村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四个“双联”工作点之一,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有3个社384户共1 67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 292亩,人均耕地2亩,其中果园面积2 800亩,人均在1.7亩左右,其中贫困户果园面积达到

1 038亩,占果园总面积的37%。梁山村所在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山区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7.9℃,平均降雨量513.7mm,平均蒸发量1 310.2mm,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冬小麦和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胡麻和冬油菜为主,全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享受低保待遇人员共220人,享受五保待遇的共10人。

梁山村是大庄镇人民政府的“双联”联系点,共有38名干部,联系58户困难户。梁山村在2015年新增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帮扶村,21名干部联系梁山村20户困难户共90人。全村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户134户577人,其中因病致贫20户86人,因学致贫25户123人,因残致贫4户17人,缺技术59户265人,缺劳力5户14人,缺资金12户61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9户11人,贫困覆盖面达到34.4%。

3.2 大庄镇梁山村主要致贫原因

梁山村是典型的山区大村,山大沟深,地处大庄镇海拔最高处,滑坡泥石流发生率较高,基本没有抗灾抗风险能力。交通条件差,村民之间居住分散,村社交通极为不便,社与社相距较远。人均收入低下,生活困难,生产生活资料缺乏,村内各项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4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点”电商精准扶贫主要做法

4.1 建立行政推进体系

兰州石化学院以“双联”工作点(以下简称为“双联点”)为纽带,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扶贫領导机构,成立电子商务扶贫机构,协调各部门扶贫工作,积极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并成立“双联点”电商协会,形成以镇政府、农村合作社、电商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四位一体”共同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

4.2 建立网店服务体系,培训网商农户

通过建立“双联点”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依托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双联点”网商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积极为网商农户提供包括品类规划、美工、网络推广、客服、代运营等各项专业服务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服务。

4.3 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

通过依托“双联点”地域优势,确定“双联点”特色主打产业和主打产品,以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为基础,依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扶持农产品合作社通过产业化经营管理,带动扶贫户从事网货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积极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网销农户严格按照网货销售标准进行标准化种植、精细加工、绿色包装,从供应链源头保证网货的生产和深加工标准化,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积极抓好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密切监测,杜绝出现质量问题。

4.4 建立网络物流体系

为加快“双联点”村落宽带网络建设进度,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措并举积极调集资金,采取有线和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当地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物流企业快递公司在“双联点”村落设立物流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农村的“乡村物流”,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网货的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4.5 建立人才培训体系

充分利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各级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电商公司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电子商务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发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培训机构作用,不断完善农村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内容,面向农村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多类别多层次阶梯式农村电商培训。

4.6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落实电商精准扶贫,将“双联点”电商扶贫工作纳入扶贫工作业绩考核体系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业绩统计通报制度,逐步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对“双联点”的联系负责人进行年底业绩考核,并作为联系负责人职务升迁等的依据之一,促进“双联点”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5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5.1 建立“双联点”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培育打造特色农特品网店

在当地乡政府的协助下,“双联点”工作组建立了梁山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可供平台交易商品有胡麻油、土豆、苹果等农副产品和手工鞋垫、麦秆鞭等手工艺品,进一步提高农户经济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着力培育并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促进网络品牌塑造和网络营销,梁山村近50多户贫困群众因此受益。

5.2 电商精准扶贫脱贫效果显著,获得“电商精准扶贫基地”称号

“双联点”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电商服务中心精心指导下,抢抓政策机遇,把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电子商务作为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的有力抓手,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加强电商精准扶贫组织领导、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目前已成功创办网店12家,其中有特色、产品销售比较好的网店分别为陇上源(主要经营中药材,年销售额在7万元以上)、参河源药材特产店(主要经营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和老邢家特产店(主要经营土特产,年销售额在12万元以上),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也因在电商精准扶贫方面的成就获得电子商务行指委颁发的“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基地”称号。

5.3 重视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endprint

充分利用政府网站、QQ群、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短信、简报等形式,深入宣传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充分让群众感受到农村电商的无限前景,了解网络销售相关内容,使群众有兴趣去接触互联网,有信心去做电子商务。先后印发《网店开设技巧》、《农村电商创业指南》近500余份,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使群众了解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群众利用电商创收增收,营造浓厚的农村电商氛围。

5.4 明确发展思路,引领电商发展

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双联点”明确了以特产(中药材产品)、农副产品(土豆、苹果、胡麻油)及民俗产品(手工布鞋、手工鞋垫)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双联点”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积极指导网销从业人员进行电商产品品类规划、制定产品价格体系、拍摄产品图片、制作商品详情页等,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采取“电商+贫困户”——老邢家特产店(淘宝网)、“电商+合作社+贫困户”——陇上源店、“合作社(电商)+贫困户”——参河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通过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实现“双联点”农产品网上销售,带領农民脱贫致富。

5.5 挖掘优势资源,打造网销商品

在充分调研当地农副特色优势产品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包装了一批适宜网络销售的优势资源产品,发展实体网店经营户12家、合作社4个,确定土豆、苹果、胡麻油、手工布鞋、手工鞋垫等为主推产品,并对农户经济作物苹果、土豆、胡麻油等进行精深研发包装,形成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农副产品。同时,网销产品的质量是做大做强网店销售业绩的基础,因此严格把控网销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质量,强化农副产品网络品牌注册认证,做到三无产品不上架,不符合网销标准的农产品不发货,切实提高网销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网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6 完善配套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积极借鉴网销农副产品成功经验,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搭建适宜的网销平台。一是通过“双联点”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指导农户创办网店、及时了解电商优惠政策并进行落实,为农户开设网店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是通过加速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效率。目前,可以使用的物流快递有邮政、圆通、顺丰、汇通、中通等十多家,根据网购客户的不同要求,及时准确走单。目前,邮政快递每天下午5点准时在村邮站投递,将部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标准,切实为电商网店发展创造了良好便利条件。

电商精准扶贫是一件难度很高的新生事物,在当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中,仍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学术界等方方面面结合实践,不断去探索相应的规律。“互联网+”时代下创建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可以考虑学校、地方政府、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四方联动模式进行电商精准扶贫,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地方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学校利用电商专门人才培训优势,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四方联动提升电商精准扶贫的可操作性,更有利于电商精准扶贫战略的真正落实。电商扶贫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更多的探索创新,需要不断的试错和总结,更需要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工信委,甘肃省扶贫办. 甘肃省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实施方案[Z]. 2015.

[2] 祝君红. 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电商扶贫的对策研究[J]. 电子商务,2017(3):33-34.

[3] 蒙宝程.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86-87.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双联新模式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LF-VD双联脱硫工艺研究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转炉双联法冶炼高硅铁水的实践
为“双联”,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