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演变及趋势

2017-11-22刘皓琰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区域

◎刘皓琰

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演变及趋势

◎刘皓琰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对生产力进行布局必须有不同的侧重。建国初期,不平衡协调发展理论成为我国对生产力进行布局的基本指导理论。当前,面对新常态,更加重视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和绿色问题,不断拓宽全球视角,是当前阶段生产力布局理论新的发展,而雄安新区的设立是这一转向的集中体现。

生产力布局;指导思想;发展脉络

生产力布局理论最早是由前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生产力诸要素必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组织下按照适当的数量和比例协调运转,才能实现财富增长,避免资源浪费。建国后,基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理论,即不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并将之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寻求革新,对内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拓展。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宏观层面的生产力布局方式又出现了新的特点。今年4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了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决策,新区的战略定位集中体现了十八大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不平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1.苏联经济学家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生产力布局理论是苏联经济学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在经济地理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马克思认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1]因此,早在1918年,苏联科学院就成立了自然生产力研究委员会(后改名生产力研究委员会),负责全国的生产力研究和规划工作,并在各加盟国都设置了相应的生产力布局规划机构。萨乌什金(Y·G·Saushkin)、涅克拉索夫(H·H·AneKceeBHH)等苏联学者研究认为,对生产力进行最优布局的方式是建立一个“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地区的专业化产品为生产动力,围绕主要生产过程在各部门间建立链状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将生产网络逐步拓展为综合的生产循环体系。地域生产综合体是经济性的、综合性的,除了生产工艺性的部门外,也应当将资源、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和国际因素等多重因素列入考察,确保整体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苏联逐步形成了由经济区划、总体规划和地域规划组成的三重布局体系,旨在通过高水平的计划手段分配物质资料和社会劳动,调控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

虽然苏联经济学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突破,但是他们的观点明显受到了“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影响。按照“生产关系决定论”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而且应该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行政力量的过分干预使得微观主体的活力难以释放,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此外,大规模、高水平的计划调节要求高额资金和管理水平,也是当时的苏联难以达到的。因此,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状况,如何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最优发展,是生产力布局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

2.从平衡发展到不平衡协调发展

建国初期,由于建设经验缺乏,国内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了以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平衡布局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体现在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经济发展要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做到工业部门协调发展,以重工业为建设重点,同时打牢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基础;工业区位合理布局,将新的工业布局在基础较为薄弱的内地,同时利用沿海优势力量带动内地发展;管理部门顾全大局,互助互让,强调中央的统一领导,同时注重地方利益和管理的积极性。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发展的进一步需要和特殊的国际形势,中央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随着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开发,国内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状况逐步被改善,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平衡发展理念也进一步得到巩固。

平衡发展理念改善了我国区域生产力布局畸形的局面,但地区差距的逐步缩小却是以全国经济发展效率的下降为代价的。中西部地区底子薄,投资回报率低,东部地区也因为无法得到合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难以发挥发展优势,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对全国层面的生产力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开始有大批学者重视经济问题的空间视角分析,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对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展开了新一轮探索。在集合这些研究成果和对未来形势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区域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理论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

邓小平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既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拉平,也不能放任使其无限扩大。应当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2]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克服苏联模式影响下单一计划经济所带来的体制机制约束,通过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充分流动提高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一方面,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开始凸显,设立的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成了优先发展的增长极,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生产要素、资金和人力资源逐渐向沿海经济中心聚集。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逐渐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中央政府又将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举措形成了各个区域的特色经济,逐步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演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此外,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逐步成熟,更多的要素被容纳进对生产力布局的研究之中,如城乡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等日渐成为生产力布局理论中的重要议题。

雄安新区的设立与生产力布局理论的新发展

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对生产力布局的侧重也应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寻求革新,对内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拓展。面对着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面对新常态下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和新问题,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当被重新评估,更多的更具时效性的因素也应当被统筹到对生产力系统的考量中来。在这一新形势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了新型发展理念,对社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问题作出了新的指示,也使得生产力布局理论在我国出现了新的发展,而对“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设计正是这一理论发展的最突出表现。

1.更加凸显协调发展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政府更加重视推进区域和城乡一体化,形成了以“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三个支撑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宏观层面的空间发展格局,并将城乡问题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大城市病”一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阻碍。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公共服务、交通和环境问题严重等弊病严重违背了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初衷,这其中以北京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东中西问题的改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作为国家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地,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履缓慢。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反磁力中心,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分工,推进区域协作和融合发展,成为引导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这表明,在经济总量巨大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协调发展理念被放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旨在通过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优化分工,缩小城市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共享发展。

2.更加注重结构问题和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凸出。面对这些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新常态下的生产力布局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针对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应当从结构改革入手,调节区域过剩产能,通过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和谐、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

雄安新区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下设立的,兼具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发展特色。这一方面为京津冀地区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搭建了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培养了创新驱动的区域增长新引擎,同时也倒逼京津冀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则开辟了一块在人口密集地区构建生态宜居城的试验田,对区域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随着我国对经济发展质量而非绝对总量的重视,对生产力布局的规划也越来越多地从结构性因素出发,减少了无效和低端的资源配置,更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3.布局的全球视角不断增强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加速演变,新兴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凭借后危机时代的合理调控与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获得了更具影响力的国际话语权。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动了多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改变了原有的全球金融治理布局;同时通过G20、APEC、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等组织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而雄安新区是全国经济的开放发展先行区,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发展理念,这意味着新区必定是与国际接轨、引领开放的重要示范基地。随着雄安新区在现代化交通网络、国际化人才引进及金融开放制度创新等领域的不断突破,新区必定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出发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积累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我国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性空间治理和规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对于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也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开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空间策略,国际战略布局思维不断增强。

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后的理论创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飞跃,并深刻地体现在对经济问题的规划上。雄安新区的设计蓝图,正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环环相扣的,同时更加凸显了民生导向型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仍然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通过对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规划取得更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各国和各时期生产力布局的经验,以下三个原则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贯彻。

1.各时期的生产力布局规划,是以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无论在苏联还是西方,平衡发展理念都流行一时,但这一理念所要求的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发达的组织管理能力都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生产力发展层次的基本判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平衡协调发展就成为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但是,细化到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有阻碍生产力的不同的次要矛盾,必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制定当时的布局规划。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反映到区域经济问题上,一是产业同构程度高,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二是生产方式仍然相对粗放,忽视了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因此,在对生产力进行布局时必须重视空间层面的产业衔接,避免区域产业同质化;依托空间环境营造绿色产业链,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生产力布局不只是政府的事,应当充分考虑到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

苏联模式以指令性计划经济为特点,因此在布局生产力时较少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也由此引发了资源配置低效率、消费品供需失衡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规划生产力布局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市场以及企业、消费者等微观主体的影响力。政府应当将布局重点放在对经济结构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上,主要通过发展规划、政策标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来引导生产力布局,而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资源配置,则应当交由市场来解决。此外,企业家的个人思想行为以及经济团体的局部利益需要会直接影响到产业聚集地的选择,个人的行为和偏好也会对区位选择产生反作用。因此,政府也应当通过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消费意愿,以此调动市场活力,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3.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应当与社会主义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相一致

进行生产力布局的直接目的是要通过一定空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获取最优的经济效益,但最终还是应当落脚于人民的共同利益。西方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极化发展,虽然可以通过产业的扩散和回流带动经济增长,但扩散过程往往过于漫长,极易拉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在布局时,必须通过合理的计划手段弱化不平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在增大。同时,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间的差距也相当明显,城市群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益不强,部分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程度早已超过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为此,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应当进一步明晰区位职能,加强城市间的连接和分工合作,处理好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关系,避免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也需要分流部分特大城市的超负荷职能,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使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人民出版社,2009:31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4:278.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云霞

F207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10.012

猜你喜欢

生产力布局区域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区域发展篇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