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居家养老落到实处
——访全国政协委员冯平

2017-11-22王圣媛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旧楼居家电梯

◎本刊记者/王圣媛

把居家养老落到实处
——访全国政协委员冯平

◎本刊记者/王圣媛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在很多建成较早的老旧小区中,就没有这种便利了。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不再因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老旧住宅受到出行难的困扰,全国政协委员冯平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积极推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开展》提案;2016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提案;2017年,再次提交《加快落实,有序推进旧楼加装电梯》的提案,呼吁政府和社会合力改善居住品质,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对养老问题,冯平委员有着积极的行动,更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思考,为此,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专访。

居家养老是必然趋势

记者:您为什么十分关注居家养老问题?

冯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时期。《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2355.4万人,比2015年增长9.3%;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40.5万人,比2015年增长52.8%;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282.9万人,比2015年增长9.7%。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点日益突出。

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一直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养老服务需求剧增与养老服务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未富先老”又使得深度老龄化形势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截至2016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0万个,比2015年增长20.7%。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5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7.6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万张,比2015年增长8.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比2015年增长4.3%),其中包含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322.9万张。公办养老机构少、床位紧、住不进;民办养老机构收费高,普通百姓望而却步;地处偏远的养老机构,医疗、交通不便没人愿意去,构成了当前我国的机构养老现状。同时,受思想观念及经济承受力等诸多因素影响,能去机构养老的人仅为3%-4%,90%的人依靠居家养老成为必然。

改善居住品质提高养老水平

记者:居家养老既然已成为必然,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中所面临的困难必然要提上议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您采取的行动就是从改善居住品质入手,呼吁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冯平:是的。加装电梯是老旧楼房老人“宜居”生活的硬件保障,也是无障碍设施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不能及时被救助的65岁以上跌倒老人,(因骨折、脑血管意外等)致残和死亡率达到50%;除病人痛苦、家人担心外,我国每年因老年人跌倒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以上,总体花费为160-180亿元。由于大部分老旧小区楼房无电梯,导致老年人“下楼难”,尤其高龄老人长期“宅”在家中,缺少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祈盼有生之年用上电梯的愿望非常强烈。

有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成的未加装电梯的既有建筑至少有80亿平方米,涉及7000万到1亿户居民。由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陆续搬离,现住在老旧楼房的大部分为“未富先老”的企业退休职工等中低收入人群。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都应是委员工作的关注点。参政议政尽职履责是人民对委员的信任和期望。今天的高龄老人,多是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他们曾经为保家卫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无私奉献……。如今他们老了,我们理应尽心尽力多为他们着想,旧楼加装电梯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养老条件、提高居住质量;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意义深远。

2016年,北京市城六区开展了既有多层住宅楼加装24部电梯的试点工作,但进展并不顺利。如某干休所2016年12月就拿到了“项目确认书”,成为试点之一,但时至今日尚未开工。

记者: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看,还是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如何加快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工作?

冯平: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需要因地制宜。从2012年开始,我曾多次参与并自行围绕旧楼加装电梯这一主题开展调研。由于老旧小区情况各异,各地实施旧楼加装电梯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包括:涉及部门多、规划审批复杂,利益诉求不同、业主意见不统一,筹资难,前期资金投入大、后期运行维护难等。

2016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开始实施,使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有章可循。同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水平。……组织开展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从国家层面对旧楼加装电梯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设计突破了传统电梯的技术瓶颈。如“装配式钢结构空间建筑技术”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先建后拆”“不拆而建”或“不迁而建”提供了便利,为适老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创造了条件。高效低耗和零拆迁费,使得老楼改造和加梯都不再受困于资金瓶颈。加层后原底层住户可以调到上层,空出来的底层房屋或用于养老,或用于公益事业,投资方可以收回投资;至于扩容,“谁受益谁出资”更容易得到原住民的认同。浅坑式电梯无需改动地下管网,简化了外挂箱式电梯的安装程序和步骤;当前被称作“第三类电梯”的“接力式楼道代步器”方兴未艾,可安装在楼内,占地少、费用低、不需改变楼房原有结构,可用于不具备安装箱式电梯的楼房,满足能扶墙站立老人上下楼的基本需求。

建议将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列入惠民工程和城市改造计划,按照试点示范、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旧楼加装电梯改造工程由政府按比例补贴大部分资金(列入预算),并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公共维修基金等。鼓励企业出资参与,鼓励租赁式电梯等模式创新,破解资金瓶颈。同时,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旧楼加装电梯改造工程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证。

做好温饱型养老文章

记者:您曾提出过“用温饱型养老做好居家养老大文章”的观点,请您阐释一下?

冯平:温饱型养老是指中低收入的老年人住着自家的房子,又能得到相应照料的养老形式。我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养老院”的途径来实现。

养老事业属于公共事务,各级政府应重视和支持居家养老环境的优化。建议充分利用社会养老资源,依靠社区统筹监管,建立“虚拟养老院”。即由社区或委托社会机构参照国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标准,在“虚拟养老院”信息化平台上调度医疗机构、家政服务和配餐送货等社会资源,服务辖区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需求,并由社区这个“大管家”统筹监管相关机构的计划分配、服务跟踪、质量管控及考核统计等工作,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总之,改善居家养老条件需要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编辑:云霞

10.13561/j.cnki.zggqgl.2017.10.002

猜你喜欢

旧楼居家电梯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旧楼加装电梯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旧楼加装电梯的救援问题分析
物业小区旧楼加装电梯难点剖析
电梯,电梯,“飞”起来
浅谈旧楼加装电梯的可行性
微生高的往事
电梯不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