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解读

2017-11-22姜木枝

老区建设 2017年14期
关键词:银山自然界金山

姜木枝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解读

姜木枝

1978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不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雾霾就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很多会议上、不同场合作的报告里或在不同地点调研中提出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新思想、新见解、新论断,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哲学解读

1978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建设斐然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不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雾霾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12月中旬,我国有40个城市在同一时间段发布相应级别的空气质量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北京市全域、天津市全域,河北省有8个城市、山西省有4个城市、山东省有2个城市、河南省有6个城市,总共22个城市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其中有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极端情况——PM2.5指标爆表,真真切切是“十面霾伏”,令国人不寒而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把它提到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建设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很多会议上、不同场合作的报告里或在不同地点调研中提出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新思想、新见解、新论断,闪现出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要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是要有量变的长期积累,单纯的量变的积累是不会持续的,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产生质的变化。度就是区别事物量变还是质变的界限,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变了,就是质变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指出:生态环境矛盾的形成不是一天时间就形成的,也有一个历史长期积累过程,但是共产党人要有胸怀和意志,不能让环境问题在当下执政者手上变得越来越坏。[1]殊不知,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四大文明都是发源于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不节制且长期滥砍乱伐河流上游的森林以及过度追求利益、利用牧场,导致河床变窄,容沙能力减弱,泥沙淤积,秃岭代替了青山、荒漠取代了沃野,致使曾经令人向往的辉煌古代文明或不可逆的消失或被迫中心转移,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量变的积累导致质变的过程。我们过去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欠的账太多,旧账未还,新账又起,如果不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质变,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应该牢记恩格斯的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我们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红线必须刻在执政者的头脑中,时刻铭记,生态环境保护绝对不能逾越雷池一步,如果触犯红线,必须严惩、受罚。红线就是哲学中的度,超出了生态环境变化的度,就出现质变,就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了。中央制定的生态红线就是我国环境保护要遵守的底线,底线是不可突破、不可逾越的。一旦逾越了,那就一定要给予惩罚,而且要重罚。

同样,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工作,只有进行量的积累,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改善。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来绿化祖国,要见缝插绿,要从爱惜一滴水、节约一粒粮这些小事做起。[3]只有我国民众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不断的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能聚沙成塔,就能实现使生态文明建设发生质的变化,进而最终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梦。

二、用“两山”理论阐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融入、相互转化的性质。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习近平总书记用“两山”理论来阐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省极具特色的安吉县余村考察时,就特别形象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他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做到把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好的制度设计转化为生态经济的优势,比如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生态农业,把有污染的传统工业转化为生态工业,发展生态旅游,那就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4]。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在哈萨克斯坦的一所著名高校发表演讲时,在演讲到生态环境问题时再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并且,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人们对“两山”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认识阶段:第一个认识阶段,用自然存在的绿水青山去换维持生计的金山银山。第二个认识阶段,既要满足物资生活需求的金山银山,也要可以带来精神愉悦的绿水青山。第三个认识阶段,认为绿水青山自身就是物资财富,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第一个认识阶段,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立的,人们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法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信奉人类中心主义,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6]。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处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从属地位,自然环境就是被征服、被利用的对象,而没有看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包含关系,致使人们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实践中,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在第二个认识阶段,由于过度消耗资源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不是他们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各种环境问题。认识到经济发展是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的,生态环境具有先在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环境问题解决不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和成效,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7]。人们意识到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到了第三个认识阶段,很多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时就深刻意识到,解决好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苍赐给人类的绿水青山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认识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生态优势完全能够变成经济优势。到了第三个认识阶段,人与自然界之间不存在对立,实现了真正的内在融合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8],这折射出人与自然界之间在本质上达到融合统一就是两者未来关系的发展前景,这种融合统一是“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思想指导行动,思想认识提高了,带来的收获会远多于单一搞发展的收获。我们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能够给我们带来金山银山,但是想用金山银山去购买绿水青山,却是难以买到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到底要绿水青山还是要金山银山,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选对方向,要想办法创造条件,使绿水青山能够给我们持续不断的带来金山银山[9]。

三、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持的宗旨。虽然时代在改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不能改变的,只不过服务的内容、方式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越来越迫切的需要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和清洁环境等等这些生态产品,生态环境以后会越来越弥足珍贵。[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党应该把人民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是否得到实惠,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当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政府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要建设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要监督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无污染,要让自然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从而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提升,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如果遭到严重破坏,那政治和谐、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只是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空中楼阁。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经济手段问题或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包含政策主张与选择的政治问题”[12]。如果片面要求突出经济发展而不考虑生态和谐,就会出现虽然经济发展了,但百姓的幸福感却下降了,甚至会出现极端的不满情绪。因此,不能把环境保护和提倡百姓低碳生活方式仅仅看作是经济问题,而应该认识到那是一个政治问题。各级政府必须关切民众对生态建设的期待和诉求,要让人民“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里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13]。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深刻论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以民为本的民生本质,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也明确了政府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任务,要切实担负起改善民众生存环境的责任。政府要真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做自己工作奋斗的目标。人民群众的期待已经由先前的奔小康到当下的要健康,已经由之前难以果腹的求温饱到当下的盼环保,那政府就不能再单一的追求GDP,甚至唯GDP,而应该立足于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针对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的问题,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告诫:要去掉你们头上的紧箍咒,只要把绿色发展发展好了,即使生产总值下降到第七、八位,都没有关系,都可以成为英雄,可以戴红花。如果事情反过来,单纯追求生产总值,而生态环境却越来越糟糕,那就另当别论了,就是另一种评价了。[14]

四、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的思想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是一切相对独立事物存在的形式,系统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是无限大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结,不能离开其他要素而独立存在。生态系统的要素就是人和自然界,这两个要素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因此,人类对人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不能够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建设。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命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6]。生态环境如果破坏了,治理起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曾经特别形象生动地比喻生态环境治理是精心治疗一种“社会生态病”,这“社会生态病”的病源复杂多样,有过往不合理的经济生产结构造成的、有“三高一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也有崇尚面子消费的异化消费习惯造成的;形态表现也多种多样,不但有伴随环境污染而来的看得见的“外伤”,而且也有与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后产生的隐性的 “神经性症状”,甚至还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的 “体力透支”。因此,是一种需要辩证治疗的综合征,需要各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如果种树的、治水的、护田的都单纯只管自己份内的事,那就非常容易顾此失彼,结果就是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对生态环境如何进行系统治理,习近平说,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学方法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17],要标本兼治,要兼顾专项整治,各地各部门要统筹安排,要注重区域协作,多地联动,发动全社会公民共同行动,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生态观念、要用生态制度来规范制约生态行为,实现生态安全,形成资源有效节约和环境得到良好保护的新格局。

[1]陈二厚,董峻,王宇等.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3-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N].人民日报,2015-04-04.

[4][9]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光明日报,201-03-10.

[10][12][13][14][15][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姜木枝(1971—),女,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党建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16D JYB04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问题指向和核心基点研究”(17KS05)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银山自然界金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