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问题

2017-11-20曾永强

西部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建设

曾永强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媒体的特性及新媒体对高校社团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笔者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对策

一、新媒体的特点

1、自主参与性

社团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大学生培养自身技能、锻炼能力的一大途径。因此,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新时期下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情况,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使用率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日常的交流还是学习,大学生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大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是很积极的。

2、“自媒體”趋势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与载体,在这期间,用户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有所上升,。新媒体用户承担着信息传播与交流、共享与创新的职责,用户的行为在信息传播、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与学生群体在新媒体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因为自身的性格和所处的环境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如自媒体。

二、新媒体对社团文化的影响

1、丰富社团交流形式,扩大社团活动影响力

新媒体发展速度较快,给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在社团文化形式还是文化内容上都为社团文化提供了新的宣传途径和宣传载体,比如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社团活动可采取直播的形式,这种直播活动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参与,一些无法参与的大学生也能通过直播获知活动的流程。当代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大学生将时下的新媒体运用到社团文化建设中也是顺应时代变化的表现,由此可以提升社团活动活力和建设水平,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活动的线上、线下的同时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2、社团管理难度加大,不可控因素增加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技术同样是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存在的双面新事物。新媒体也是不良信息孕育的温床,并且加上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的特点,使得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干扰与不良影响,如果没有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就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新媒体技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科学良好的管理新媒体技术和社团文化的关系,才能保证二者正面作用的发挥。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为大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提供广阔平台

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是高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高校为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帮助大学生展现自我而采取的一大有力举措。目前的大学生多是90后青少年,他们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与时代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对于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能比较强,也正是如此,青少年是网民绝大部分的组成者。但是,这也是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一大原因,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具备很多的优势和特点,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友空间和交友范围,同时也为大学生展现自我、表达自我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社会体制的不断变革,原有课堂学习与当前的大学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同。大学生在新时代中,迫切要求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充实自我,培养自身的实际技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新媒体这一平台的出现正好解决大学生的大部分问题。高校社团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起来,共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培养正确人生态度以及思想价值观的载体,在加入社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待人处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最后,将大学社团文化建设融入新时代背景之下,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发展之路,实现学生的进步与高校的发展。

2、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

高校社团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坚持高校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在很大程度的上都体现出了高校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社团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场所,在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培养,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高。高校社团建设成为高校校风校纪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在传播的过程中,还能对校风校纪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在校园学习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范围,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情感道德培养,从而构建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3、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

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是双面的,只有正确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它才能发挥出正面作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折射出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文化精神等,因此,社团文化建设者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长善救失。新媒体技术与社团文化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和形势下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发展优势,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沟通理论与实践,能够大范围的解决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决策提供可靠性的依据;有利于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与结构,。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将社团活动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

直至目前为止,新媒体技术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各种行业中都能找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子,对于高校社团活动来说,新媒体技术依然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如非常常见的则是依托新媒体技术实行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与交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将社团文化建设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将社团文化建设与新媒体的优势相结合起来,发挥出1+1>2的效果。对此,我们可以创新社团文化活动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社团文化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受众面。同时,大胆吸收新媒体上出现的各种素材,与高校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打造出真正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活动。

2、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新媒体社团运作规范稳定

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娱乐性和消遣性,这也是大学生乐于接受新媒体的一大原因。对此,我们可以从这些爱好新媒体的大学生中,定期择优选出适合社团文化建设活动的大学生,补充社团文化建设者力量,为文化建设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新媒体宣传队伍来宣传社团文化建设活动,以保证社团文化建设工作获得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对这些宣传人员进行主题性和综合性的培训与指导,提升活动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保障新媒体发挥出正确的优势作用。

3、积极运用新媒体,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

社团活动多是由某一高校或者某一社团举办、联合举办的,因此社团活动的区域是受到很多因素限制的。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社团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走出单一的社团与高校,走向整个社会。如每年一次的毕业季,我们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微博、微信、QQ等各种正规的社交软件、社交网站上发布活动信息,我们不仅要吸引本届学生积极参与,还要将往届学生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目光吸引过来,将往届与应届糅合起来,共同举办活动,可以有效扩大活动范围和高校的影响力,提升社团文化的外向力。同时,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同样可以参与到这类活动中,与学长学姐们多多接触,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为自己的大学生增光添彩。这样大范围的宣传,还可以提升高校的外在影响力, 促使高校在招生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

4、增强师生的新媒体素养,促使社团成为正能量的科学社交平台

总的来说,新媒体文化技术在其发展過程中,主要是发挥正面影响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也不能就此忽视了新媒体文化技术的负面作用,而这些负面作用也是我们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与宣传时所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问题。网民鱼龙混杂,各种事件时有发生,而大学生在心态、性格以及判断等方面上都还比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网上的一些骗局缺乏敏感性,察觉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受到不良分子的蛊惑。对此,高校必须增强师生的新媒体素养,对不实言论与非法信息做到不传播、不讨论、不分享,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已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顺应时代变化而作出创新的良好体现,这些改变与创新也为企业、行业以及社会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与价值。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中新媒体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高校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出巨大的力量。因此,各高校要在文化建设与自我发展中合理引入新媒体技术,并且做到对新媒体技术的正确使用,并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总结、加强反思,切实提升社团建设成效。同时,高校还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宣传队伍建设,加强人性化管理,贴合实际情况,使文化活动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价值性,充分发挥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滕新贤.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2]滕秋玲,崔磊.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

[3]盛莉莉.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高校社团文化成效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

本文系2016年《社团文化建设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6C0112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