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解读

2017-11-20张勇

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课程

张勇

[摘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人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育人的关系出发,针对地方高校在育人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文化在推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蕴含的价值内涵,并就地方高校在人文教育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给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化;人文教育;价值观;课程;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34-04

地方文化以其亲和力和独特性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生产、生活,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性作用。在高校较集中的地区,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域特色文化也较为显著。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反哺和滋养。地方高校占据区域文化的高地,具有大量且集中的智力资源,集聚“天时、地利、人和”,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互融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与精神,其课程建设及教学育人过程中都应有地方文化的鲜活流动。

1地方文化助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当今形势下,社会经济及庞杂的物质世界愈发地挤压着人生和精神,人生意义的解构和精神世界的塌陷是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掣肘,更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一大缺憾。大学生普遍精神落寞,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盛行,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够,“小我”思想浓重,“大我”精神匮乏。对于青年学子虽不要求人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也不必要人人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但“立于心,发于行,喻于知”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定位重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往往过于强调“应用”的原则和“职业”的育人色彩,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大学之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圆融统一的”[1]。无论何种目标定位,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科学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实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教育。准确地说,高校教育是“全面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有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2]。现代人文教育关乎人的知行统一,关系到人的精神品格培养、终身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探索。人文教育活动“既要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又要追求一定的精神。如果只追求一种精神,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无法体现精神追求,那么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表”[3]。人的技能由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构成,其中自我管理技能最为关键,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的核心指向人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的培养主要依托人文教育。社会学认为,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素养的提高、品格的塑造需要一定文化情境的浸染和身心的体验,地方文化恰如其分地提供了这种情境。作为“文化人”都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就是有着关于“我”无限存在、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地方文化详实真切,能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学生感同身受,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精神品格的形成,培养其文化精神,满足其价值期待。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和人数急剧增加,原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成为很多地方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瓶颈。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充分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是地方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地方高校推进人文教育的珍贵素材。“高校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复合体”[4],高校文化系统和育人环境的建立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补给。当下,各地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文化资源得到大力挖掘,文化场所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全面推进人文教育创造了条件,如加以合理利用,定会助推高校的教育教学。

2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本,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资源,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厚重,有着内在的功能逻辑,文化模式独特,凝练着区域内人们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之道,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其文献古籍、文学艺术、民风民俗、道德信仰、乡言乡规等貌似难言大雅,但其中的精神要义和集体意识却具有普适性。故地方文化也能发挥强有力的育人功能。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流,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记载了地方历史,又孕育了地方人民的精神品格,反映了地方人民的价值追求。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地方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探寻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育教学的契合点,让地方文化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充分运用,讲好本土文化故事,还原文化真实场景,让众多地方杰出人物、历史事迹及其蕴含的精神品格鲜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共融共进,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思想工程,如果采取说教式的灌输或粗暴式的强求方式和方法,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排斥与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佳话,从现存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从民间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开启教学话题,导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主旨。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一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触动,一两节课可以影响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但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地植入内心,并使其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高校教育者在推进此项工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需要有丰富丰满的文化资源素材,还需要对地方文化的熟知、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

3地方文化利于人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体系本不应因地域而存在较大差别。然而事实上,高校往往自带体系,有着维持自我平衡的运行系统,教学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完全遵从培养“文化人”的目标需要,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基础作用。一些地方高校心高气傲,漠视地方文化的教育意义。时下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演进,地方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只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地方高校基于地方文化的差异和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紧密联系区域社会发展,建立别样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文教育中,人文课程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精神成才发挥统领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其然。因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之需要,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实用性,人文课程较少,仅有的人文课程不是行政指导下的公共课,就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而开设的基础课,大多都未将地方文化列入显性课程体系之中。地方高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时就不能一味盲目迎合市场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课程,需要重视地方文化,重视学生本土认同感的养成。”[5]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拾掇起这些俯首即是、色彩斑斓的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课程建设中,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文教育的效能。高校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都应为我所用。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人文课程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专业发展能带动教学体系的完善。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的。地方高校是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的主力担当,理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应主动“联姻”地方文化产业,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结合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和整合地方文化品牌资源与优势项目,设置与当地文化产业相匹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地方文化产业的技能人才,同时以文化专业带动其他关联专业发展,丰富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4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抓手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是满足“地方文化人”价值期待的需要,也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6]。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实用性课程的效能较为直观、容易量化,而人文课程被认为只是用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兴趣的,其效能难以进行评价与量化。故许多地方高校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往往忽视其内在逻辑,任意拼凑,“点菜式”开设课程,致使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内容零散无内在逻辑。许多高校人文课程的学分占比并不低,但课程的品质却不高,缺乏文化性、整合性和多样性;课程教學也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因课程得不到重视而随意应付、无心钻研教学。“社会无需要,教师无精力,学生无兴趣”正是人文课程在地方高校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需重视和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地方高校有无有效模式和条件,能够使闲散沉寂的文化资源有机而鲜活地呈现在教学之中;融入和宣扬地方文化时能否不自我封闭、唯我独大,以开放的姿态去融汇非地域文化和整体文化;能否很好地厘清学生内在品格培养和知识技能获得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引入文化教育素材;地方高校是否具备一支熟知地方文化的专任教师队伍。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

在不影响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将地方文化相关素材融入和体现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多个单元,适度地视为“硬指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开设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开发新课程,允许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存在,也可选择性地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开坛讲学,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料、文化实物作为教育教学的素材与工具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地方文化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

4.2重视隐性课程的功能意义

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如将大量的地方文化类课程设置于显性课堂,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其实在显性课程之外,高校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隐性课程。《教育大辞典》中定义隐性课程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是隐性课程的教学特点。隐性课程是高校人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而第二课堂无疑是隐性课程的具体呈现。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能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

4.3革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单一式的对地方文化的叙述和理论灌输,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其成为学习的中心,由学生自适地选择教学内容,尽量多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体验式为主,在文化空间里创造学习空间。地方文化素材丰富详实,非常适合制作成便于学习的小微视频,并纳入课程的考核内容。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广思路、多途径地融合线上渠道,促成文化资源的最大共享,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搭建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联合开发主题类APP、公众号、社交端口等新媒体,将地方文化资源以新时代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推送,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的精神要义,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

4.4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地方系列文化活动建设

为满足高校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广泛开辟文化基地,转移教学场所,让课堂走出校园,适时适度策划和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区域内的文化场所和机构,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上的双向流动。积极参与当地的系列文化建设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切身体验,领略文化的魅力,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做到知行合一。“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广泛社会实践,青年学子感受到了地方历史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熏陶,汲取其养分,充实了自我,人文精神得以加强。

5地方文化助力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师生共有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在高校人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支点作用,春风化雨般影响青年学子的精神建构和品格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资源,也离不开对地方文化的汲取和创造,“地方文化催生、凝练、浸润校园文化”,离开了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会显得异常脆弱,变得日渐枯竭。汩汩流动的地方文化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

校园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实体自然景观的打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实体自然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体现。地方高校的校园景观,如建筑风格、园艺布局、标语标识、雕塑展板、文化设施等都可吸收和融合地方文化因子,打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意蕴,从感官上予以文化美的享受。物理空间上的自然景观是固化的校园文化,虚拟空间上灵活多变的文化互动则是鲜活的校园文化,因为其更具有拓展性和渗透力。

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和建设者。各地方高校应支持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借鉴地方文化资源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将地方的“非遗”资源、乡土风情、文学典籍、曲艺歌舞、轶事传记、文物古迹、天文地志等通过社团活动予以展现出来。开展系列活动,如歌舞文艺、摄影比赛、文化论坛、歌谣诗赋、书法绘画、体育竞技、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如此,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使人文教育方式更具有亲和性,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引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地方文化资源中,民间艺术最适合也最容易走进校园。其一,因为民间艺術接地气,贴近生活,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其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延续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而高校人员集中,文化价值观念较为趋同,利于文艺的传扬;其三,民间艺术小而全,不受场所限制,较为完整,有其独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接触起来直观、有趣。由此,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民间艺术的名(传)人、组织、演艺群体、表现形式等引入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互动氛围。

6结语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是人文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方法路径上的创新选择,也是地方文化教育意义的生动体现和地方文化继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文化融入、渗透到地方高校人文教育不能忽视教育的内在逻辑而生搬硬套,应合乎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地方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和育人理念,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精神诉求,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涵义,点面结合、全方位有序推进。当然,地方高校也应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以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再造,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枭鹰,牛军明.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9.

[2]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74.

[3] 肖海涛,曾静.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J].江苏高教,2015(3):20-23.

[4] 汪一江.高校文化提升地方文化的价值审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6-48.

[5] 李臣之,王虹,董志香.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9):61-66.

[6] 胡少明.地方文化人:地方高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9-112.

AbstractLocal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Embark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local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local culture into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aimed to existing instructive problem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valuable connotation i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which lies in ideas-transformation;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perfection of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ment of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culture. It is also advised strategically on how to integrate the local culture into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he local colleges .

Keywordslocal culture;humanistic education;core values;curriculum;campus culture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人文课程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