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绩效研究
——以电解铝企业为例
2017-11-20成琼文余升然
成琼文,周 璐,余升然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绩效研究
——以电解铝企业为例
成琼文,周 璐,余升然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本文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管理绩效子系统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某铝业公司数据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在经济和环境双重压力下,企业环境绩效增长缓慢。(2)为了实现以资产总额为代表的整体绩效最优,企业最适宜的研发转化率和供应商产品绿色度分别为0.6001和0.5005。(3)单位原材料成本是影响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关键因素。企业家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实践的创新精神,主动调整投资结构,将绩效提升的重点放在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供应商的绿色合作,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系统动力学
一、引言
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从经济质量出发,推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从国外创新驱动发展的经验来看,美、德、日等国家在形成完备的创新工业发展体系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在清洁生产、高端制造和循环经济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治理。根据《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央财政分别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2亿元、140亿元、91亿元。而随着全国范围环保督查进程的前进,传统行业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选择转型升级和绿色生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绿色供应链支撑从供给侧角度推动绿色管理实践,实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可以缓解市场价值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压力,使企业能够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需要[2]。
以我国铝工业面临的巨大困境为例。一方面,铝工业的生产过程具有环境负外部性的特征,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铝企业的生产活动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受损;另一方面,作为国民支柱性行业,铝企业的利润可能由于行业产能过剩等原因而不断降低,对于铝产业链中的电解铝企业而言则处境更加艰难。因此,基于传统供应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必须以创新驱动铝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铝行业要素配置,改善供应链结构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与绩效提升,是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出路之一。随着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进一步的扩散,部分微盈利电解铝企业已展开初步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索和实践,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通过管理实践影响路径分析,探究如何实现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升,是解决当前电解铝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经济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系统边界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要素的概念界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对其内涵的探索已非常丰富。朱庆华[3]认为在考虑企业背景的前提下确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具体涵义十分必要,提出将环境友好设计、绿色采购、内部环境管理、投资再生和与消费者在绿色方面的协作五项要素作为制造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要素。Hsu等[4]对马来西亚国内通过IS014001认证的企业进行研究,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要素界定为绿色采购、环保设计以及逆向物流该三项,这三项实践各自对应了实践的一个过程:绿色采购为第一个流程,指明了组织在进行供应链实践的初始阶段所必备的资源;绿色设计紧随其后,指出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进程中如何保障绩效;逆向物流是第三个流程,这是后供应链运作实践在企业中的体现,促使企业对如何减少环境危害并增加价值的关注。KWG Jr等[5]在对台湾的服装和纺织行业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驱动及相互间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时,指出在服装和纺织行业中,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要素主要是指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以降低环境污染、从源头管理产品绿色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废品回收。刘春香[6]围绕设计环节、资源环节、生产环节等供应链环节构建了绿色科技供应链维体系模型,并分析了各供应链环节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归纳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要素和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内部实践(内部环境管理、绿色设计、投资回收)、外部实践(绿色采购、上下游间的合作)、后供应链管理实践(逆向物流)。根据电解铝行业能源密集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实践要素归纳为四个方面:绿色采购、内部环境管理、绿色设计和逆向回收物流。
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子系统的构建,考虑到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采用绿色供应链平衡计分卡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的整体生产和服务行为中都充分融入环境保护意识,这些生产和服务包括设计、采购、制造、包装、运输等内容[7]。绿色供应链平衡计分卡是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结合绿色供应链本身特性,将环保因素纳入到传统的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中,把包含环保因素的绿色思想融贯到供应链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8]。利用绿色供应链平衡计分卡,本文选取财务、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发展和绿色环保五个指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在整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系统中,一系列内外部驱动因素对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施加拉力或推力,从而产生相应的绩效,而这些绩效又会对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和实践起反馈作用[9],因此,本文将驱动-实践-反馈纳入同一系统进行分析。同时,为能够满足基本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投入,本文是在政府监管有效且企业的初始经营状态为微盈利的两个假设条件下开展研究。
三、SD模型构建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系统构建
绿色采购实践是指电解铝企业购买绿色环保的原材料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应考虑与供应商氧化铝企业的绿色合作水平,而这一水平又主要通过供应商所供应产品的绿色度体现。企业的绿色采购量由当期所需产量和供应商产品的绿色度共同决定。当期产量主要由产能和当期产能利用率决定,其中产能是存量,新增产能由当期新增投资和产能投资率共同决定。利润影响当期新增投资,而原材料成本和库存成本通过影响当期总成本进而影响当期利润。
内部环境管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高管环境承诺和跨部门合作。环境管理体系属于制度构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在模型中将其完善程度设定为常量。高管环境承诺受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即利润的影响;当期利润影响当期对员工培训的投资,员工培训影响员工技能,包括显性的技术技能和隐性的对环境管理的认知和心态,两方面共同影响部门间的绿色合作程度;内部环境管理能力影响能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排放达标率三大指标,而三大指标又共同影响电解铝企业的环境绩效。
关于绿色设计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展开,Hall[10]认为绿色设计的压力包括法律上的压力和消费者、客户、股东、环保团体等非法律上的压力。Zhu等[11]指出影响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驱动因素为规制、市场和内部因素。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并考虑到内部动力因素中管理者的作用,将影响绿色设计的驱动因素界定为高层管理者绿色偏好、消费者绿色偏好以及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代表的法规规制。绿色设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能源和资源的设计利用率、废弃物排放的设计达标率以及产品的可回收率。
逆向回收物流可以直接用电解铝企业的绿色回收量来衡量。当期新增回收量是绿色回收量的流入变量,当期回收处理量是绿色回收量的流出变量。回收处理量由绿色回收量和再生速率共同决定,新增回收量由绿色废旧产品量和可回收率共同决定。当期订货数量也就是当期销量会影响铝制品消费存量,与产品报废率共同影响后续的绿色废旧产品量,进而影响绿色回收量。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系统构建
财务指标通常是一些传统指标,重点关注利润和资产总额两方面[12]。财务子系统的任务是提高财务效益;关键问题是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获取最大利润;关键因素指标是利润率,资产总额与发展规模的匹配程度。
内部流程子系统反映企业通过组织生产活动进而创造整体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接受顾客订单开始,到集合企业资源进行生产,最终向消费者发出商品或完成服务提供。内部流程管理的本质是将企业各项功能进行集聚和协调,降低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的成本和提高整体绩效[13]。内部流程子系统的目标是达到最高的运营效率和最低的生产成本;关键问题是控制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关键因素指标是库存量、产能利用率和成本。
客户子系统的构建主要考虑企业能够为其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产品,选取的评价指标应集中反映顾客需求和意志,主要衡量指标为客户满意度,二级指标主要为产品合格率、准时交货率和产品绿色度[14]。客户子系统的任务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关键问题是使所供给的产品达到客户满意标准;关键因素指标平均订单反映时间、产品质量和产品绿色度。
创新和发展子系统是上述三个子系统的“强化剂”,是完善流程、满足客户期望、获得最终财务回报的基石。电解铝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员工素质发展直接关系到其竞争优势,这要求电解铝企业必须提高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和员工整体素质[15]。创新和发展子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员发展,实现财务绩效;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组织内部资源;关键因素指标是研发转化率、研发投入和培训投资率。
对绿色供应链进行整体绩效评价需要构建绿色环保子系统,除了传统供应链要考虑的因素,还要关注环境保护程度和资源节约能力[16]。本文在考虑绿色供应链特有属性的基础上,从能源节约、资源利用和废弃物排放量达标的角度出发制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绿色环保子系统的任务是提高环境绩效;关键问题是通过管理实践力行资源和能源节约,减少废弃物排放;关键因素指标是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排放达标率。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的影响系统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系统主要包括绿色采购、内部环境管理、绿色设计和逆向回收物流四个子系统,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可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创新与发展和绿色环保五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子系统的关系,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影响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如图1所示:
模型中,状态变量有11个,包括内部环境管理能力、绿色设计能力、专利数、资产总额、产成品库存、产能、绿色回收量、原材料库存,速率变量包括内部环境管理能力增加速度、绿色设计能力增加速度、新增专利、新增投资、产品产出、订货数量、新增产能、新增回收量、回收处理量、绿色采购量、绿色生产。其他变量为辅助变量和常量,共53个。
图1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影响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本文采用Vensim DSS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模型常量取自专家估计的电解行业满足研究条件的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值,模型的研究周期为一年,整个研究跨度为2005-2025年。
四、实证研究
本文以云南某电解铝企业为例,结合与各部门经理访谈记录及企业2005-2015年审计报告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该铝业公司以电解铝冶炼为主,拥有全资氧化铝子公司,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该公司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初步探索,近几年利润微薄,满足本研究对案例选取的需求。
(一)变量间方程的建立
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和企业供应链实际情况,本文按照以下方法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SD模型变量间方程:
(1)对于被普遍认知的关系采用经验公式,例如销售收入=订货量*价格。
(2)采用回归分析确定相关性较大的变量间方程,例如产品合格率的确定。
(3)咨询专家确定变量关系,例如市场占有率与产品绿色度的关系。
(4)参考以往文献研究成果确定参数,例如研发投入与新增专利的关系。
(5)某些参数难以估计,则采用试错法先用可能值进行仿真测试直至模型稳定。
在此基础上,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和企业实际情况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合理赋值,从而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二)模型检验
通过对模型的结构、行为进行合理性检验及一致性检验,发现本文构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的影响路径模型结构行为合理,与实际系统一致,模型较为正确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建模主观性和系统动态性,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稳定,本文通过检验模型中关键变量即状态变量的稳定性来代表整个模型的稳定程度。把time step 从1(current)减少到0.5(current2),再提高到1.5(current3)。考察它们的变化趋势可知,当time step从1减少到0.5,六个状态变量变化均不大。当time step从1增加到1.5时,绿色设计能力、内部环境管理能力和绿色回收量在时间步长改变前后基本没有变化。原材料库存从第一年到第五年里轻微上浮,在后续15年里基本没有变化。专利数和资产总额虽然较调整前略微有所降低,但在整个研究跨度里,其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模型对参数变动不灵敏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运用在实际中。
模型在现实中的可推广程度由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决定。将模型中前10年的模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利用利润指标来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测量。前10年利润的模拟值与企业实际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值为5.69%。误差在可控制范畴内,说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适用性较高、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企业在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建议。
(三)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一环,其发展模式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规律。绿色经济转型是一种长期行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投入和措施产生的效果[17]。结合前述准备和分析,本研究得出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绩效的运行趋势,为进一步分析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后续政策模拟提供了数据支持。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由原材料库存、内部环境管理能力、绿色设计能力和绿色回收量四个指标来衡量。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系统主要指标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电解铝企业的原材料库存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而后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数量,其原因是产能过剩和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原材料积压。电解铝企业的绿色回收量逐年增加,这是由于绿色设计能力增强使得产品的可回收率逐年增加,在回收处理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回收量存量呈现增长趋势。绿色设计能力在绿色贸易壁垒趋于严格和消费者绿色偏好逐步凸显的双重动力下呈增长趋势。内部环境管理能力在环境管理体系趋于完善的背景下,受高管环境承诺和跨部门绿色合作的联动影响,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图2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趋势图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由利润、客户满意度、产成品库存、产能、专利数和环境绩效六个指标来衡量,其中产成品库存与产能同属内部流程子系统。由于电解铝企业产能的长期性,在本研究时间跨度中相对稳定,因此未将其列入趋势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系统主要指标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电解铝企业的利润在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减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直至亏损,但在后期缓慢增加。客户满意度受产品合格率和准时交货率的影响,呈现增长趋势。产能基本保持不变。
产成品库存同原材料库存一样,受产能过剩大环境影响造成积压。专利数在前八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在后续时间跨度内不变,这是因为前八年企业处于盈利状态,能维持一定的研发投入,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无法保障研究开发投入费用。环境绩效在研究期间增长缓慢,这是由于利润减少导致企业环保投入低,但是外部压力下企业必须保持其环境绩效,以免承担更大损失。
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是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的意义所在。由稳定性分析可知,time step从1降低到0.5,大部分流量绩效提升,而time step从1提高到1.5时,大部分流量绩效会降低。此处逐步探讨time step从1降至0.5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Current为time step=1,Current2为time step=0.8,Current3为time step=0.6,Current4为time step=0.5。当time step维持在0.5左右时,以资产总额为代表的整个绩效稳定提升到最优状态,此时研发转化率为0.6001,供应商产品绿色度为0.5005。
研发转化率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计算公式,在本文中,研发转化率用研发转化为专利的投入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率表示,以衡量企业运用一部分利润在产品开发设计并成为新的专利上投入金额的大小。一方面,研发转化率的大小会影响企业的新增专利数,随着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最终影响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研发投入会占用企业的资源,而在企业利润一定的前提下,要想使研发转化率得到提升,还需要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实践。因此,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以满足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下游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过程中,在选择上游供应商时,除了要考虑订单反应时间和生产计划等因素,还需要兼顾电解铝企业与供应商氧化铝企业的绿色合作水平,这主要由供应商所供应产品的绿色度体现。因而对于企业的原材料产品成本以及产品的绿色生产,会影响当前企业的利润分配和下一期企业的投资决策,选择有合适产品的绿色度的供应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过程的关键一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最优的研发转化率和供应商产品的绿色度意味着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过程中上游供应商选择、中游产品生产以及下游满足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合理决策,可以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最大化。
图3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趋势
图4 资产总额对时间步长的变化灵敏度
为了进一步探究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的影响,对模型中的常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在12个可控常量(即研发投资率、培训投资率、培训效果、订单平均反应时间、需求波动、产品报废率、再生速率、单位原材料成本、单位人力成本、单位库存成本、生产速率、产能投资率)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对其中8个常量(研发投资率、培训投资率、培训效果、订单平均反应时间、产品报废率、再生速率、单位人力成本、单位库存成本)均反应不敏感,故该8个常量不是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升的关键变量。(2)研发投资率、培训投资率和培训效果三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研发力度和员工发展水平,只有当企业财务效益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各方面资源能够实现有效整合时,研发和培训才能促进企业的绩效提升。而且研发投资率的一定幅度的增减并不必然对企业的专利数或者研发转化率产生影响,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过程中,对于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绩效提升更需要的可能是将科研投入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或者说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订单平均反应时间、产品报废率、再生速率三个指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长期稳定的指标,可能是由于这三个指标已达到相对最优状态,提升空间较少,从而整体绩效对其不敏感。在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实践过程中,除了要满足传统供应链对订单平均反应时间、产品报废率、再生速率等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的要求外,还需要在产品的技术和管理的决策上有所突破;单位人力成本、单位库存成本由于基数小,对整体绩效无法产生较大影响。(3)对于4个敏感性因素,即需求波动、单位原材料成本、生产速率和产能投资率,仿真结果显示,需求波动上升使得整体绩效上升,单位原材料成本上升时整体绩效下降,生产速率提高整体绩效增加,产能投资率提高整体绩效下降。其中,单位原材料成本和生产速率指标带来的绩效变化属于常规现象,产能投资率上升带来绩效下降是在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大背景下的特定结果,而需求波动上升导致整体绩效上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需求波动的提高,利润和专利数相应提高,同时产成品库存减少。这是因为需求波动影响订货数量,进而影响销售收入和利润,并进一步影响研发投入和专利数。这说明市场震荡并不一定是不利条件,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企业调整生产规模,最终获得较好的财务效益。
进一步对需求波动、单位原材料成本、生产速率进行敏感性分析,调整三个变量的取值,组成不同的实践模式,观察不同实践模式下模型的运行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实践模式下敏感性分析变量设置
实践模式一是原有模式。即保持需求波动、单位原材料成本、生产速率不变,按现有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模拟,预测未来绩效。
实践模式二是将需求波动提高10%,单位原材料成本和生产速率保持不变,考察需求波动对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的影响。其实际意义是市场持续震荡,产品需求不稳定性增加,迫使企业进行调整,协调规模,适应环境。
实践模式三是将单位原材料成本降低10%,需求波动和生产速率保持不变,考察单位原材料成本对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的影响。其实际意义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通过加强与上游氧化铝企业或是废铝回收企业的合作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二是企业加强对上游氧化铝企业或是废铝回收企业的环境管理,促使其进行绿色生产,提高产品绿色度,降低原材料的隐性成本。
实践模式四是将生产速率提高10%,需求波动和单位原材料成本保持不变,考察生产速率对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的影响。其实际意义是企业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进度。四个实践模式模拟结果如图5、图6、图7所示。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利润和专利数而言,实践模式三的运行效果最好,对于产成品库存而言,实践模式二运行效果最好。综合考虑认定实践模式三具有最好的绩效表现,即单位原材料成本是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绩效最为敏感的因素。这一结论符合现实判断。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分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子系统和管理绩效子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影响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某铝业公司实地访谈及企业2005-2015年审计报告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图5 四种模式下的利润
图6 四种模式下的专利数
图7 四种实践模式下的产成品库存
(1)电解铝企业环境绩效在近20年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这是由于经济绩效不乐观导致企业无法投入过多资本进行环保建设,但是在市场需求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必须在保证经济绩效的基础上提高环境绩效,以免承担更大损失。
(2)在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对绩效影响路径系统中,当time step维持在0.5左右时,整体绩效稳定提升到最优状态。在此状态下,最适宜的研发转化率及供应商产品绿色度分别为0.6001和0.5005。
(3)在12个可控常量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对研发投资率、培训投资率、培训效果、订单平均反应时间、产品报废率、再生速率、单位人力成本、单位库存成本这8个常量均反应不敏感。对于4个敏感性因素,即需求波动、单位原材料成本、生产速率和产能投资率,需求波动和生产速率的上升会使整体绩效上升,单位原材料成本和产能投资率的提高会导致整体绩效下降。单位原材料成本是影响电解铝企业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关键因素。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的启示有:
(1)当企业达到一定的盈利程度时,才会积极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从而产生高环境绩效。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企业不断地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力,推动经济绩效持续累积,最终进入自主积极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而这又依赖于管理实践的创新精神[18]。如果电解铝企业的管理者不试图改变传统的供应链模式,那么将不能适应供给侧改革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一定的盈利程度是微盈利电解铝企业实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门槛,然而要达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还需要依靠管理实践的创新。绿色供应链管理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要求更多,而相当部分的管理者仍然将企业的希望寄托于政府的补贴和宏观环境的改善,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能够降低对企业的直接补贴,而加大对企业科研项目的支持,这样能够让市场选择那些有创新能力的管理者,激励电解铝企业积极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实现全社会福利的提高。
(2)在电解铝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中,需要根据其综合绩效状况确定与之相匹配的研发转化率,并选择产品绿色度相适应的原材料供应商。在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紧缺的压力下,企业需要主动调整投资结构,不要过分追求专利研发和员工素质提升的投入,也不要盲目将实践重点放在减少订单反应时间和提高再生速率上,应该注重各资源要素间的平衡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可以将绩效提升重点放在与上游氧化铝企业或废铝回收企业的绿色合作上,减少原材料采购成本,选择原材料绿色度适宜的供应商。
(3)创新驱动拉动电解铝企业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可从根本上提升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微盈利电解铝企业而言,单位原材料成本和产能投资率提高会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然而通过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引入,在有限的传统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生产方式的优化、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资源的重新分配,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通过调整供应链的结构,投资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项目,提升产品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微盈利电解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的系统中包含了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经济绩效的十几个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产品单价”及“消费者绿色偏好”这两项系统常量,因此,关注产品价格走向以及消费者绿色偏好发展趋势可以及时修正模型,从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为企业实践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1]王玉民,刘海波,靳宗振,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4):1-12.
[2]Berry M A, Rondinelli D A. Proacti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1998,12(2): 38-50.
[3]朱庆华, 耿 勇.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因素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12(3): 81-85.
[4]Hsu C W, Hu A H.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5(2): 205-216.
[5]KWG Jr, PJ Zelbst, J Meacham, et al.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mpact on performance [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3, 17(3): 290-305.
[6]刘春香,张智光.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供应链维的驱动与支撑机理[J].中国科技论坛, 2016(10): 122-126.
[7]GA Zsidisin, SP Siferd. 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 framework for theory development [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1, 7(1): 61-73.
[8]杨娟美.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 淮南: 安徽理工大学, 2010.
[9]朱庆华,田一辉.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模型研究[J]. 管理学报, 2010(5): 723-727.
[10]Jeremy Hall. 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 dynamic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0(8): 455-471.
[11]Zhu Q, Sarkis J, Lai K. Institutional-based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13, 19(2): 106-117.
[12]陈建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绩效预测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3]孙晓宇. 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
[14]卓剑. 基于SD-BSC的动态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6.
[15]杨娟美.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 淮南: 安徽理工大学, 2010.
[16]顾立川. 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7]佟贺丰,杨阳,王静宜,封颖.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展望—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情景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15(6): 20-34.
[18]程虹,刘三江,罗连发.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情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6(2):57-70.
(本文责编:辛城)
ResearchonPerformanceofManagementPracticeinGreenSupplyChain:ACaseStudyofanAluminumCorporation
CHENG Qiong-wen,ZHOU Lu,YU Sheng-ran
(SchoolofEconomics,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 subsystem and a management performance subsystem respectively,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practice 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s established. Along with an aluminum company data related to data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1)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s rising slowly; (2)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overall performance which represented by the total assets, the most suitable Enterprise R&D conversion rate is 0.6001, the green degree of the supplier product is 0.5005; (3)Unit raw material co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tic aluminum enterprises factor. The entrepreneu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novative spirit of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echnological R&D and green cooperation of suppliers,an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system dynamics
2016-11-30
2017-09-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约束下我国铝工业绿色管理机制设计研究”(715732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我国铝矿资源安全评价与保障机制研究”(14YJA79000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环境约束下企业绿色社会责任驱动机制设计研究——以湖南有色企业为例”(2016JJ2151)。
成琼文(1972-),男,湖南湘乡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绿色管理等。
X196
A
1002-9753(2017)10-01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