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提升
——基于SFA和中国30省市的实证研究
2017-11-20王成东
王成东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提升
——基于SFA和中国30省市的实证研究
王成东
(哈尔滨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将产业融合因素引入区域产业研发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在揭示产业融合因素、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揭示产业融合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的调节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基于SFA方法和我国30省市产业融合及研发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度产业融合因素、产业研发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区域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以及产业融合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而验证机理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揭示我国区域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研发规律,并据此提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合理规划产业研发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提高研发从业人员素质和实现产业研发主体多元化”等提高区域产业研发效率的策略建议。
产业融合;产业研发效率;研发影响因素;SFA;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作用下,传统产业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所谓产业融合,是指关联产业通过产业渗透和产业联合等方式,打破原有产业界限而形成新业态的产业现象[1-2]。而由于行政区划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内关联产业的融合成为产业融合的主流形态。区域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打破区域内传统产业间的既有壁垒,拓展融合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且可以通过对资金、人才和信息等产业资源的共享提升产业能力。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3]。以研发驱动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已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形成广泛共识。然而,相对匮乏的产业研发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研发产出,因此如何在研发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其研发产出,即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对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在区域经济转型与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产业融合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融合条件与动因方面,Lind[4]、Tien[5]和綦良群等[6]分别基于技术变革和制造方式等视角对特定产业的融合条件与动因进行了研究;产业融合过程方面,李美云[7]和周志丹[8]等从价值链和产业链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进行了解析;产业融合影响因素方面,冯泰文等[9]、Ulaga等[10]、Lin等[11]和Leiponen[12]分别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为例,对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及关键要素进行了研究;产业融合模式方面,刘明宇[13]等、童洁等[14]、Garcia等[15]、Andrej等[16]和Gebauer等[17]分别从价值链、GVC、模块化和协同化等视角对产业融合模式进行了系统设计;产业融合效应方面,Banker等[18]、潘云鹤[19]、Stieglitz[20]、赵玉林[21]、顾乃华等[22]、李晓丹[23]、Gambardella等[24]和肖挺等[25]的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具有促进产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产业绩效等融合效应。产业研发效率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产业研发效率评价方法研究,主要包括DEA方法[26]、SFA方法[27]和SFPF方法[28]等;二是具体产业的研发效率研究,如高新技术产业[29-30]、传统工业行业[31]的研发或创新效率研究。国内外学者在产业融合机理、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以及在产业研发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尚未将区域产业融合及产业研发效率置于同一视阈下进行研究,因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尚无法有效指导区域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研发实践。
本文基于当前相关研究的缺失,将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引入产业研发效率的评价体系之中,分析揭示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影响机理,以及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调节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基于对比分析选择区域产业研发效率评价方法,构建涵盖产业融合因素的产业研发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省市特定产业的融合及研发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机理分析结果及研究假设,并据此提出提升产业研发效率的策略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揭示产业融合背景下区域产业研发规律,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和研发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研发资源约束下的区域产业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产业研发效率反映了产业研发产出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转换关系,能以较少的研发投入获得较高的研发产出,则该研发活动就是高效率的研发活动[32]。因此,在区域产业研发产出既定的前提下,产业研发效率必然受到研发人员和资金等内生投入因素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产业研发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效率必然还会受到区域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在区域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明显的宏观背景下,产业融合因素不仅会对产业研发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其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对产业研发效率产生间接影响。
(一)区域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机理
区域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一方面,区域产业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打破产业间的既有壁垒,拓展产业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加快信息和知识等产业研发要素的有效传递与共享,以及研发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向流动和高效利用,从而增加融合产业的研发产出,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产业融合效应的存在,区域产业融合可以有效促进融合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区域内资金和人才等产业研发资源存量[7],从而为增加产业研发产出及提升产业研发效率提供资源保障。基于此,做研究假设H1:
H1:区域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二)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影响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机理
1.内生投入因素与研发效率
内生投入因素直接决定了区域产业研发效率,可从产业研发人员质量、数量和研发资金等多个维度对产业研发效率产生影响,其具体机理如下:
产业研发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基于研发从业人员更高的研发专业技能而提升产业研发产出,还可以基于研发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研发过程的管理控制,从而在控制研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产业的研发产出。因此可以推断,研发人力资源质量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产业研发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研发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业的研发产出-投入比,从而对产业研发效率产生抑制作用;而另一方面,研发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又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突破量变与质变间的阈值,从而对研发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企业仍在不断增加研发从业人员数量的事实可以初步推断,研发人力资源数量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产业研发资金方面,充足与适时的研发资金投入可以有效突破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而有效增加产业研发产出。因此可以推断,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做研究假设H2、H3和H4如下:
H2:产业研发人力资源质量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H3:产业研发人力资源数量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H4:产业研发资金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2.外生环境因素与研发效率
区域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外生影响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一方面,技术、经济和政策等研发环境的改善,可以从技术与知识扩散、产业研发资源来源与成本、研发政策稳定性等多个维度为产业研发产出的增加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另一方面,技术、经济和政策等研发环境的改善,还可以为产业研发活动提供市场需求、通用技术与知识等方面的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基于此,做研究假设H5、H6和H7如下:
H5:区域研发技术环境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H6:区域研发经济环境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H7:区域研发政策环境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三)区域产业融合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影响因素的调节机理
1.区域产业融合与研发内生投入因素
区域产业融合不仅可通过完善研发人力资源流通渠道,有效拓展研发人力资源的数量;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优秀研发人才及管理人才的市场化流动,从而有效提升产业研发人力资源的质量。此外,区域产业融合还可以极大拓展产业研发资金的融资空间,并有效降低其融资成本。因此,区域产业融合有助于增强内生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基于此,做研究假设H8、H9和H10如下:
H8:产业融合对研发人力资源质量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9:产业融合对研发人力资源数量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10:产业融合对研发资金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区域产业融合与研发外生环境因素
技术与经济环境方面,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产业融合具有突出的溢出效应,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技术进步[33];政策环境方面,产业融合并不能对政策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产业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如产业规制的放松和产业壁垒的降低等,因此产业融合与政策环境间应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性。基于上述分析,做研究假设H11、H12和H13如下:
H11:产业融合对研发技术环境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12:产业融合对研发经济环境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13:产业融合对研发政策环境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得到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及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调节作用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方法选择、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本文遵循“研究方法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进行研究,并通过逐步引入外生影响因素和产业融合因素的方式,揭示区域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以及区域产业融合对研发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影响的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同时测度外生环境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的调节作用。
图1 产业融合、产业研发影响因素和产业研发效率作用关系概念模型注:“+”和“-”分别代表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
(一)研究方法选择
基于当前主流效率评价方法SFA和DEA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4],以及SFA方法可以对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一步法”测度的优点[35],本文选择SFA方法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产业研发产出方面,在充分考虑本文研究目标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产业研发直接产出,即产业研发专利数作为研发产出的衡量指标,由于未获授权的专利仍是产业研发的直接成果,因此选择“专利申请数”作为产业研发产出的评价指标[36];产业研发内生投入因素方面,研发人员质量采用“产业内工程师数量”进行评价,研发人员质量采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进行评价,研发资金采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量”进行评价[34,37]。产业研发外生环境因素方面,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分别采用“授权专利累计存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国有成份”进行评价[37]。产业融合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Herfindahl-Hirschman指数、投入产出方法以及嫡指数等方法[38-39],借鉴相关研究成果[40],基于投入产出评价中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区域产业融合度测度模型如模型(1)所示:
(1)
其中:fi→j为中间投入率,gi→j为中间需求率,分别可由模型(2)和模型(3)求得:
(2)
(3)
式中:xij为某区域融合产业细分行业j对细分行业i的直接消耗系数。
综上所述,构建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相关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融合及产业研发效率相关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模型构建
基于柯布和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含义直观的优点[41],构建以其为基础的区域产业研发效率评价基础模型如模型(4)所示:
Ln(OutR&D·(i+1)j)=λ0+λ1·Ln(InHq·ij)+λ2·Ln(InHs·ij)+λ3·Ln(InFu·ij)+vij+uij
(4)
在此基础上,依次引入区域外生环境因素和产业融合因素,分别构建产业研发效率测度模型如模型(5)和模型(6)所示:
OutR&D·(i+1)j=β0+β1·InHq·ij+β2·InHs·ij+β3·InFu·ij+β4·ETE·ij+β5·EEE·ij+β6·EPE·ij+T
(5)
OutR&D·(i+1)j=θ0+θ1·InHq·ij+θ2·InHs·ij+θ3·InFu·ij+θ4·ETE·ij+θ5·EEE·ij+θ6·EPE·ij+θ7·CEP·ij+T′
(6)
其中OutR&D·ij表示第i期j区域融合产业的研发产出;InHq·ij、InHs·ij和InFu·ij等分别表示同期同区域的研发人力资源质量、数量和研发资金投入;ETE·ij、EEE·ij和EPE·ij分别代表同期同区域的技术、经济和政策环境;CEP·ij为同期同区域产业融合水平。λ0到λ3,β0到β6,θ0到θ7为常量及相应系数,vij和uij为误差调节项,vij~N(0,δiv2)为随机误差,uij~N(μ,δiu2)表示管理无效率,T和T′为技术无效项的时变趋势。
为保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和健壮性,本文一方面采用MLE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其γ值的显著性较高(如表4所示),从而有效保证了模型的效度;另一方面,借鉴张立军等的研究成果[42],利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对评价体系的鲁棒性进行检验,如模型(7)所示:
(7)
模型(7)中变量含义详见文献[42],ωn1越小则评价体系的鲁棒性就越好,反之则评价体系的鲁棒性就越差。以模型(7)为基础,测度研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的ωn1值为09518,通过与文献[42]中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所建的研发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四、实证研究:以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例
(一)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其原因如下:一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不仅可以通过其“母机”的作用直接推动区域乃至宏观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和显著的产业溢出效应间接带动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43]。二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虽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而言仍存在产业效率低下、大而不强等问题,长期被锁定在GVC的低端位置,无法实现GVC体系下的产业自动升级[44],实证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其现实发展困局;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性”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等特点,对装备制造业及整个经济体系具有强大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对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效率和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5],且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已成趋势。因此,以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及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为实证研究对象,不仅可以验证前文机理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而且可以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规律,对提升其产业研发效率和研发资源利用率,实现研发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和GVC攀升,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GB/T4754-2011的相关规定,采用“七分法”确定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由于我国统计年鉴中投入产出数据仅在1997、2002和2007等少数年份发布,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因此基于2014年和2015年中国30省市(除港、澳、台与西藏)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和2015年中国各类官方统计年鉴,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由于不同统计年鉴在统计口径和产业分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文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替代和转换等预处理。
(二)区域产业研发效率测度与分析
1.区域产业融合度测度
运用前文模型(1)对我国30省市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30省市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
可以看出,我国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京津沪和江浙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均较为发达区域的产业融合度较高,而山东和辽宁等装备制造业大省的产业融合度并不突出,其他中西部省市的产业融合度则更低。该结果说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均衡发展更有利于两大产业的融合。
2.区域产业研发效率测度与分析
分别运用前文设计的模型(4)、模型(5)和模型(6)对我国30省市产业研发效率进行测度,得测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30省市区域研发效率
由于样本规模的局限,本文所测度的产业研发效率值均较高,难以反映各区域产业研发效率的绝对水平。然而,各区域间研发效率测度结果的相对差异,却反映出我国区域产业研发效率存在如下客观规律:
首先,我国区域产业研发效率在引入外生环境因素和产业融合因素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如图2所示。排除数理原因外,该结果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研发环境在不断改善,从而对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区域产业融合有助于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可以初步推断,研究假设H1、H5、H6和H7成立。
其次,从区域视角来看,京津沪和江浙等经济发展环境较好且产业融合水平较高地区的产业研发效率也相对较高,该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研究假设H1、H5、H6和H7,而且结合产业融合与经济发展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推断,区域产业研发效率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和技术的综合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经济技术水平越高,则其研发效率就相应越高。基于产业研发效率与产业绩效、产业绩效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联关系可以推断,研发效率的提升还可以反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间的循环式促进关系。
(三)区域产业研发影响因素测度与分析
在对产业研发效率进行测度的同时,得到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三种情境下产业融合因素、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以及外生环境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产业融合因素对外生环境因素和内生投入因素的调节作用,如表4所示:
图2 我国30省市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
表4 影响系数与调节指数测度结果
注:*p<0.1,**p<0.05,***p<0.01。
通过对各影响系数和调节指数测度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内生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均会产生正向影响,即研发从业人员质量的提升、数量的增加和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的增强均会促进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因此研究假设H2、H3和H4均成立。内生投入因素中,研发资金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最为突出,而研发人力资源质量的影响重于人力资源数量的影响,说明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提高研发从业人员素质比增加研发从业人员数量能更为有效的提高产业研发效率。
(2)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前我国的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有利于提高其产业研发效率,而政策环境则具有较小的负向影响,且显著性水平较低。因此,研究假设H5和H6成立,而H7不成立。需要指出和强调的是,研究假设H7不成立并不能完全说明我国区域产业研发政策环境较差。分析发现,该结果主要是由于在评价指标选择过程中以“产业国有成份”作为产业研发政策环境的评价指标所造成的。因此该结果说明,国有成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由市场所引导的民营成份的研发效率要优于由政策所引导的国有成份的研发效率。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产业研发的政策环境,实现产业研发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产业研发效率。
(3)对比分析发现,内生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要高于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结果说明产业研发效率主要由内生投入因素所决定。合理规划产业研发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对提升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更加直接和显著的作用。
(4)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且显著性水平较高,从而再次验证研究假设H1,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研发效率。
(5)引入外生环境因素后,内生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出现了提升;而引入产业融合因素后,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均出现了提升。除去数理因素,该结果说明产业融合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以及外生环境因素对内生投入因素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研究假设H8到H13均成立。
综上所述,可得假设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假设检验结果
注:“√”表示成立;“X”表示不成立。
五、结论
将产业融合因素引入区域产业研发效率的评价体系之中,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
(1)区域产业融合水平均呈现东高西低态势,且区域产业融合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融合产业发展均衡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2)区域产业研发效率受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内生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高于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内生投入因素中研发从业人员质量和研发资金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研发从业人员数量的正向影响相对较小;外生环境因素中技术和经济环境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较高,而政策环境则具有非显著的负向影响。
(3)区域产业融合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产业融合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直接而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产业融合还可以通过调节研发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产生间接的二次影响。
(4)产业融合因素对研发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以显著加强内生投入因素和外生环境因素对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
(5)通过 “进一步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区域产业研发资金投入”,“提高研发从业人员素质”,“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研发资源投入规模及投入结构”,“持续改善区域产业研发环境”和“实现区域产业研发主体多元化”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研发效率。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区域产业研发效率,高效利用稀缺的区域研发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在指标选择和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评价指标与评价对象拟合度不高,以及使用转化数据和替代指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结论的准确性及其指导意义,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行解决。
[1]MALHOTRA A. Firm strategy in converging industries:An investigation of US commercial bank responses to US commercial-investment banking convergence[D].Doctorial Thesis of Maryland University, 2001: 18-26.
[2]LIND J.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New York: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Conference, 2005.
[3] 汪 芳,潘毛毛. 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 科学学研究,2015,33(4):530-538.
[4]JONAS LIND.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C].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Conference, 2005, 1(1): 27- 29.
[5]TIEN J M.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From mass production to mass customization[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11, 20(2): 129-154.
[6]綦良群,李庆雪.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动力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80-84.
[7]李美云.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34-39.
[8]周志丹.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2,28(2):34-57.
[9]冯泰文,孙林岩,何 哲,张 颖.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J].科学学研究,2009,37(6):838-844.
[10]ULAGA W, REINARTZ J.Hybrid offerings: How manufacturing firms combine goods and services successfully[J].Journal of Marketing,2011,75(6): 5-23.
[11]LIN F J, LIN Y H.The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R&D consortia: Government strategy for 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J].Service Business, 2012, 6(4): 489-502.
[12]LEIPONEN A.The benefits of R&D and breadth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 A comparison of finnish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firm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2, 21(5): 1255-1281.
[13]刘明宇,芮明杰等.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7(8):66-75.
[14]童 洁,张旭梅,但 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24(2):75-78.
[15]GARCIA M, JUNQUEIRA F, MIYAGI P.Towards modular and coordin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oriented to services[J].DYNA-Colombia, 2010, 77(163): 201-210.
[16]ANDREJ J, ALEKSANDRA V, BRANIMIR I.Transformation of business entities-from production to service company[J].Technics Technologies Education Management-ttem, 2011, 6(1): 118-129.
[17]GEBAUER H, REN G J, VALTAKOSKI AKU.Service-driven manufacturing provision, Evolution and financial impact of services in industrial firms[J].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 2012, 23(1): 120-136.
[18]BANKER R D, CHANG H H, MAJUMDAR S K. Economics of scope in the U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1998, 10(2): 253-272.
[19]潘云鹤.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J]. 新华文摘,2009,31(2):112-114.
[20]STIEGLITZ NILS. Digital dynamics and type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The evolution of the handheld computers market[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2, 19(5): 179-208.
[21]赵玉林,汪美辰. 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基于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3):26-32.
[22]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而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3(9):14 -21.
[23]李晓丹. 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54-57.
[24]GAMBARDELLA A, TORRISI S.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1998, 27(5): 445-463.
[25]肖 挺,刘 华. 中国服务业制造化的产业绩效分析[J]. 软科学,2013,27(8):15-19.
[26]SHARMA S, THOMAS V J. Inter-country R&D efficiency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 2008, 76(3): 483-501.
[27]DIAZ M A, SANCHEZ R. Firm size and productivity in Spa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8, 30(3): 315-323.
[28]陈修德,梁彤缨. 动态研发效率分析框架、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32-41.
[29]GUAN J C, CHEN K H. Measuring the innov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 cross-regio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high-tech innovation[J]. Technovation, 2010, 30(5-6): 348-358.
[30]陈修德,梁彤缨.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98-1205.
[31]肖 文,林高榜. 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14,30(10):71-80.
[32]王成东,綦良群,蔡渊渊. 研发效率导向下的产业研发投入结构[J]. 中国科技论坛,2015,31(4):11-16.
[33]王成东.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及保障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06.
[34]HU J, YANG C, CHEN C. R&D efficiency and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using the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66(1): 55-71.
[35]THOMAS V J, SHARMA S, JAIN S K. Using patents and publications to assess R&D efficiency in the states of the USA[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11, 33(1):4-10.
[36]Drucker P F. The theory of busines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 73(1): 100-109.
[37]綦良群,王成东,蔡渊渊. 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1):111-118.
[38]FAI F, VON TUNZELMANN N. 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ies and converging technological systems: evidence from patent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1, 12(2): 141-171.
[39]XING W, YE X, KUI L. Measuring convergence of China’s ICT industry: An input - output analysis[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1, 35(4): 301-313.
[40]贺正楚,吴 艳,蒋佳林,等.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2013,28(5):129-143.
[41]BENEDETTO J. Implic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value-added trade balan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and Economics, 2012, 4(2): 39-55.
[42]张立军,陶 璐.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鲁棒性度量方法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5):16-20.
[43]孙晓华,田晓芳. 装备制造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及溢出效应:基于两部门模型的实证检验[J]. 科研管理,2011,32(8):98-104.
[44]GEREFFI G, RAPHAEL KAPLINSKY. 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 Spreading the gains from globalization[J]. IDS Bulletin, 2001, 32(3): 20-31.
[45]BAYSON J R. Business service firm’s service sp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7, 9(2): 93-112.
(本文责编:王延芳)
RegionalIndustryConvergenceandtheImprovementofIndustrialR&DEfficiency——EmpiricalStudyBasedonSFAand30ProvincialAreasofChina
WANG Cheng-do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dustrial R&D efficiency, this paper not only reveal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factors on industrial R&D efficiency, but also reveals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on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factors. On these ba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Based on SFA method and data of 30 areas of China on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R&D,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for verifying the mechanism analysis results and research hypothes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result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laws of industry R&D,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 R&D efficiency, such as “promotes the industry convergence, makes reasonable planning of input scale and structure of regional R&D resource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R&D stuff and realiz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dustry R&D subjects”.
industry convergence; industry R&D efficiency; R&D influence factors; SFA; empirical study
2017-05-01
2017-09-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713730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制造模式下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实现路径与保障策略研究”(15YJC630119);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路径及机制研究”(LBH-Q10062). 。
王成东(1982-),男,山东淄博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装备制造业创新与发展战略。
F061.5,F426
A
1002-9753(2017)10-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