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广阔的教育新天地

2017-11-19巩玉峰

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巩玉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径。新时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使我们不但深化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也对教育追求、培养方向、教师形态有了更为清醒的领悟和规划。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学校

教育,是一项严肃而伟大的事业,是用一个人的智慧去开启另一个人的智慧,是用一个人的思想去照亮另一个人的思想,是用一个人的激情去点燃另一个人的激情。学校,应是孩子们开启智慧的学园、共同成长的乐园、和谐共处的家园。作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一所高级中学——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的校长,我和学校教师深深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之重,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回归教育的本真,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积极挖掘发挥孔孟双圣独特的文化育人优势,以“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为校训,以“构建和谐校园,建设齐鲁名校,传承人类文明,成就幸福人生,最终把学校建成一所让师生共同成长、学生永远感念的书香学府”为愿景,着力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任劳任怨,守望陪伴,永葆初心,朴实无华,竭尽全力为每一个孩子的成人成才和一生幸福奠基。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在人们心中,教师是神圣的、纯洁的、无私的、高尚的,是真善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和完美典范,是莘莘学子的文化导师和人生引路人。教师要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的“哲师”,教学相长,在营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师是灵魂的使者,教师的职责是播撒阳光。首先,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激情和活力,对生活和学生充满爱,走近学生,关爱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为此,学校号召广大教师要“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扎扎实实做好教书育人的事业”,要格外领悟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面对纷繁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信息时代多元思想的碰撞,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用好课堂讲坛、校园阵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亲其师,信其道”,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才会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的教育绝不是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而应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因材施教和一生关照。否则,教育的急功近利和短视,毁掉的不仅仅是个别孩子的前程和终身幸福,更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幸福,而这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中提出的“教育应培养合格公民”的观点,教育不能止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包括公民意识的养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一切与我相关、一切“舍我其谁”的公民思维,能够引领学生更好地关注自然,融入社会,学会主动承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步入社会后更幸福地生活,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20年的发展,是喜悦,是荣耀,是激情,是动力。这是一条不舍昼夜的河流,更是一幅万众描绘的画卷。在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今天,应试教育虽然有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但是要想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回归到教育本真,也绝非易事。但是我坚信,只要奋发有为的实验人都能永葆初心,追寻师道,开拓进取,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开辟出更广阔的教育新天地。

附:实验中学赋

邾国旧地,齐鲁名城,一校巍然立于城南,践实革新名曰实验。兴乎丙子,成于丁丑,欣逢盛世,政教大行,应新邹勃然之需,合培英亟亟之用,继往圣之筚路蓝缕,开来学而遗世足立。

斯校址祯,去噪得静。北面亚圣子舆,西向宗圣曾参,东连孟子之湖畔,南接小鲁之东山,集天地山水之灵秀,钟造化人杰之精华。庠序初设,德教伊始,修身利世,行为知旨,五湖四海仁人揣梦而至,四面八方学子慕名而来,素琴晨张,默思晚书,焚膏继晷,厚德自强。养天地浩然君子之气,育中外博学通达之人。树高则多荫,名师则高徒,先生含章,日乾夕惕,学子求往,德进学增。至于斯,友恭睦中,卓然而秀于群,或割慈离邦,金闺王事,或承欢就里,立业室家,南北海内,东西宇中,天下桃李,其节兮珪璋,其人兮麟凤。

时维新月,岁在癸巳,白云依山,兰台春至。当此时,黉宇设坛讲学凡十有五载,圣火不息,天开文运,滋兰树蕙,层楼更上。乾乾乎斯道,昊昊乎斯教,煌煌乎斯校,其教也无涯,其学也不止。《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盖谓此中行也。有感于是,属文以记之。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