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知中传承文化之根
2017-11-19方晓明
方晓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此,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依托“物联网技术与感知教育的校本研究”这个课题,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阵地的学校教育现场,拓展课外或校外,乃至虚拟空间(VR),积极倡导学生参加感知多项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感和乐感等多重感知,最终引导学生认知世界,体验世界,提高主动学习的技能。
精心开发感知教育的课程资源
感知第一步:眼中的无锡 首先,视觉盛宴——文化美景进课堂。学校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向学生播放生动直观的影像资料,介绍无锡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例如无锡电视台《无锡往事》的节目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致了解无锡,同样也激发学生对无锡地域风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其次,身临其境——老街新貌寻味道。感知行动小组的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古运河南长街”景区,无锡窖群遗址博物馆让他们熟知了古代制砖、烧砖的传统工艺,南长街古朴的建筑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最无锡、最江南”的味道。
感知第二步:耳中的无锡 首先,声声入耳——锡剧文化初接触。无锡独具特色的地方戏——锡剧,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为此,学校利用蒲公英电视台、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等,向学生播放锡剧名曲《珍珠塔》《孟丽君》等;还专门请相关专家教孩子们学习锡剧。其次,耳熟能详——无锡民歌零距离。无锡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民歌佳作被传唱,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无锡景》。学校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无锡景》收集,给学生多次播放,让学生从优美的旋律中充分感知无锡的历史、人文,品味江南的温婉秀丽。
感知第三步:舌尖上的无锡 首先,锡言童语——无锡方言大学堂。本校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普通话是沟通交流的唯一方式。为此学校邀请无锡方言纯正的教师到校开设“锡言童语”这个栏目,方言老师每周通过红领巾广播教大家一句无锡日常对话或一句地方俚语。其次,美食美刻——舌尖上品无锡。借“六一”儿童节开展“童心庆六一舌尖品无锡”的活动。华红珠老师是地道的无锡人,对无锡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课题组邀请华老师,通过学校蒲公英电视台现场直播,教授大家学做无锡菜。孩子们可以边看直播,边品尝学校准备的无锡小吃。
努力寻找感知教育的落实途径
如何积极推进感知教育,关键在于开发感知教育课程。学校结合感知教育的开发理念,坚持多路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需求相结合 在各项感知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程虽有预设的内容,但仍需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做适当调整。
与生活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注重课程实施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用眼看、用耳听、用舌品,在这些富有生活化、童趣性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个性得到开发,认知得到提升。
与课本相结合 學生大部分认知来自于课本,所以课程开发者注重将课程实施与书本教学相结合,仔细分析所教学科,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如数学组结合感知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七巧板教学;语文组则将希沃技术引进课堂等。
与阵地相结合 校内外的教育阵地丰富多彩,每周的班队活动课,每学期的春游、秋游,每次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是非常有利的课程实践阵地,同时红领巾广播台、蒲公英电视台、橱窗等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实施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学生在活动中的内心体验和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较有特色的如东方家园提供资金建立的比特实验室,教师可以带领部分学生进行物联网组装试验,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接受最新的科技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细致提炼感知教育的实践方略
创设目标,组建活动 学校研究“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感知教育发展研究”的课题,始终以引导学生认知世界,体验生命,提高主动学习的效能为目标,探索“感知实验室”“感知教学”和“感知校园”三个解决方案,创新感知教育策略,组建感知教育活动,努力探索小学新课程感知教育的实施途径,形成校本化的操作样本.引导学生在感知学习中自主地获得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学会“智慧生活”。
立足主体,挖掘个性 在各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课程虽有既定或生成的内容,但仍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想法,在并做适当调整。同时,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比如根据学校“感知无锡”德育课程的宗旨,借鉴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与“感知无锡”的三个块面结合,结合在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形成“行走之星”“美食之星”等,真正实现个性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创新思维,内外结合 围绕“感知教育”的课题,全体师生以小组为项目组,如动车项目组、比特实验宣小组、美食品尝小组等,创新思维,开设多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做到课堂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
未来,我们会继续带领学生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更为开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的理念,走进无锡,让无锡成为学生孩童时期最美的回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