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2017-11-19陈晓军

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错误习惯解题

陈晓军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要面对这样的困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学习,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業错了不能自觉分析错误原因再纠正。因此,学生基本能掌握教师教的知识和方法,而稍加变化或碰到新的问题,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用批判的、审慎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的思辨能力逐步增强,已初步具备了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任重而道远。

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反思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反思。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反思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引导学生反思的意识,要对教材勇于反思,并结合实践敢于不断优化改进。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可以这样说,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拓展认知范围、发现新知识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制乃至被扼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利用错误进入积极地思考、探究、倾听与评判状态,让思维“动”起来。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学生已经能正确地完成课本习题,思维能力却不见提高。由此我假设:“解题与思维提高之间一定存在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解题的反思环节,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根据这个假设,我经常要求学生对数学解题做如下方面的反思:

对解题过程反思 即解题过程中,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能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

对解题方法与技能的反思 即解题所使用的方法、技能是否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如果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问题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等等。

经过这两步的反思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提炼、概括、整理,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互相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这样的反思过程,既使学生对知识留下了深刻印象,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开展纠错性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回头看,检验我们的学习得失。现在的学生缺乏这种反思意识,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是不能及时有效地纠错与反思。在他们看来作业做完就是任务的结束,其实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原因有很多,如果不认真对待的话,下次碰到了还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及时查找问题所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

为此,我要求每一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具体包含三个部分:一是错误原因的查找。二是针对性的练习。三是以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作为本题最后的反思和小结。

除引导学生课内纠错反思外,我适当控制课外练习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养成在解题中纠错反思的习惯,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培养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每堂课的课堂总结就是给学生提供一次反思的机会。它是新授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概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结构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总结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示出获得知识的思维全过程,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

学生自我反思是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手段,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有效的反思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地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的学习机制,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使学生懂得事事、时时反思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必须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持之以恒,培养学生成为“反思型的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苇沟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错误习惯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