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让目标更精准

2017-11-19岳俐

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语言

岳俐

教学抢着进度走,活动跟着感觉走,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学习活动效率不高,小学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常常令人焦虑不安。为此,笔者阅读教育经典,在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找到了答案。“润泽的课堂”为我呈现了别样的教学生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目标,激发了我的自我认同,定准目标,心无旁骛,课堂活动主次分明,教学过程张弛有度,愉悦高效的学习状态让我焦虑的心沉潜下来、安静下来,在理想的教学中体验进步的快乐。

有的放矢,教学相长

在深入学习梳理后,笔者对教育目标加深了理解。教育目标应该是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课程目标;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目标,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明确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由教师制定的具体的、有操作性、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中不难发现,无论哪个层面提出的目标,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的学习。

教师需要具备基于学生情况、学习材料、学习背景、学习主题等教育元素进行探究的素質。教学准备阶段,教师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愉快地“教”,更是和学生共同愉快地“学”,教师更多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和帮助者。教学设计完成后,教师应该再次以“学”为中心,对照反思,调整目标,并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这样有的放矢,让学习方向更明确,让课堂流程更清晰,让学习活动更高效。

聚焦学生,促进发展

以“学”为中心的学习中,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观点,相互探究、交流、启发,与物(教材)对话,与师对话,与自身对话。具体地说,就是参与教师组织和指导的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学习,有将自己探究理解了的东西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学习。

任务型学习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教师设计的任务,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得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更高;任务型的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而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学生参与的频度和强度都会更高,有深度而有广度地反复接触教师提供的真实的语言材料,体验丰富语言情境,学生运用英语思考的思维力得以提升;这种学习的优点还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更发展了学生合作协商、思维表达、分析创新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 戈尔曼认为,许多问题儿童的形成,其根源在于长期缺少“被倾听”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满足学生的愿望,并向他们伸出援手。佐藤学所描述的和我们所致力于建造的“润泽的教室”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域,那就是,“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打开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的学习”。

在教学“Join in”(三年级起点)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We are the children of our world”(我们是世界的儿童) 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课时,我们沿袭了一贯的课堂邻座分组原则,将多个任务交给小组。分别进行了小组探究、小组分享、小组互助、小组解惑和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的小组活动。特别令我难忘的是,在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物主代词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的句型“My CD player is my most precious thing”(我最珍贵的物品是我的CD播放机)。我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体会,当第一个学生读完,我不自觉“Wow!”地感慨后, 其后展示的学生读得更投入,感情酝酿得也更到位。孩子们纷纷睁大眼睛,肯定的表情溢于言表,“哇奥”的赞同声也不绝于耳。在其后的小组群读、全班齐读活动中,孩子们的展示真是令人惊喜,那是真心的喜爱!从此例可以看到,学生是如何把一个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来使用的。语言的感受和认知就是在这样的合作交流中建立起来,然后再由每个人将之内化为“属己”的知识。

展示交流学习 任务活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反思都是润泽课堂的方法,任务型学习活动和小组交流合作互动都伴有学生成果展示。而学生展示的效果也是评价任务设计和小组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和真正达成的重要依据。它们不是单独存在、彼此割裂的,而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活动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的天性”之一便是喜欢学习,我们需要做的事便是,把这种“天性”尽可能“归还”给儿童们。

润泽的课堂,是我们每个师生心之向往。在这样一个场域里,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微笑里,课堂上流淌的灵动和谐里,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这是最美、最好的学习!教师自身,通过引发、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追求。我也深深体会到:把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就能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课堂就能焕发生命光彩!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语言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