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11-16纪碧云张艳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纪碧云 张艳艳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0例经阴道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900例经阴道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主要采用无创接生技术接生,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法及会阴切开接生。对比两组的会阴受到损伤程度、满意度、产后2 h出血量、婴儿窒息情况、住院天数及第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7.22%,对照组3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及第二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小组均未出现婴儿窒息的情况;观察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接生技术; 产妇会阴结局;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83-03

分娩的过程相对复杂,并且产生的风险相对较高[1]。一直以来,我国的剖宫产术的执行概率相对较高,而该种手术会引起如瘢痕子宫等较多的并发症,从而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概率有所提升,采用阴道试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临床中出现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的概率不断提升。让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舒适感,无痛苦,并且母婴均处于安全的生产环境中,是妇产科全体工作人员的追求。无创接生技术在临床中属于新型的助产理念,该理念提倡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尽可能降低分娩对产妇产生的创伤[2],降低医源性创伤,从而改善产妇与婴儿的预后。本次笔者所在医院主要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0例经阴道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900例经阴道产妇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为足月生产,未出现妊娠合并症,均符合阴道分娩,经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单胎,无巨大儿。对照组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27.43±1.3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6.54±1.42)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法及会阴切开接生。对于初产妇及需快速结束产程或者会阴条件较差的经产妇,采用会阴切开术来扩大阴道口,方便生产。

观察组:采用无创接生技术接生。无创接生:在孕妇宫口全开之后,护理人员不会过早指导产妇采用屏气用力的方法来进行生产,让产妇学会自发性用力,在产妇自发性用力生产后,指导其张口哈气或是让其吹蜡烛来减轻产妇产生的不适感[3]。掌控好胎头在会阴处停留的时间,以确保会阴得到充分扩张,从而让会阴变薄且柔软[4-5]。在接生的过程中,接生者需将手掌轻置于胎头上部,适当协助胎头俯屈,从而能够让胎头通过最小的径线,在宫缩间歇时,能够通过阴道口。接生者需注意对胎头下降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6],让其娩出时段对阴道产生的压力能够均匀分布,让产妇的会阴得到充分扩张。在胎头顺利娩出之后,需等待2次宫缩帮助胎头复位,等到双肩径和盆骨的前后扩张口相同时,接生者用左手将胎儿颈部稍向下轻压,帮助其由耻骨弓下顺利娩出,随后反手将胎儿的头部上托。在胎儿后肩即将娩出时,接生者需用右手向前托住胎儿的髋部,胎儿的身体与接生者的手及产道应在同一水平线,随后再缓慢地将胎儿托离母体。对于产力相对较强、情绪波动较大、急产、会阴条件较差及胎心异常的产妇需采用传统护阴法,或者是采用会阴切开术来接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会阴损伤程度:Ⅰ级裂伤,阴道入口及会阴皮肤发生黏膜撕裂,出血量相对较少;Ⅱ级裂伤,裂伤位置已经达到筋膜及肌层,甚至阴道后壁黏膜,并且向阴道后壁两侧进行延伸,甚至是撕裂向上延伸,出血量相对较多;Ⅲ级裂伤,主要是指裂伤向会阴深处延伸,产妇的括约肌已经发生断裂,直肠黏膜不完整,出血严重。会阴切开:会阴部浅横肌、深横肌及球海绵体受到严重损伤,即行会阴切开。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7.22%,对照组3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婴儿窒息情况、住院天数及第二产程時间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婴儿窒息的情况,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及第二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会阴部裂伤属于阴道分娩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临床中会采用传统的接生方法来保护产妇会阴部,并且为产妇进行会阴切开术来降低会阴裂伤的概率,并且临床中认为采用会阴切开术是防止产妇发生Ⅲ级会阴裂伤的常规手段。有临床研究表明,会阴切开术属于产妇出现难产时的一种有效助产手段,不能够将会阴切开术看作例行手术。更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接生方法不能够降低重度会阴裂伤的发生概率,还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伤口感染、会阴水肿及伤口愈合不良等情况[7],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妇承受的痛苦,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大部分产妇并不愿意选择会阴切开术。无创生产技术主要是指接生者不采用传统的会阴保护术来对会阴进行保护,并且不会采用会阴切开术。无创生产技术主张产妇能够在舒适、自然及创伤小的状态下来进行分娩[8],其对产妇会阴的保护重点在于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来进行生产,接生者需协助胎头俯屈,并且让胎头通过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阶段缓缓通过阴道口。除此之外,接生者需要控制胎头在阴道下降的速度,让胎头在娩出的过程中对阴道产生的压力能够得到均匀分布[9],让阴道得到充分扩张,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的概率[10]。会阴裂伤也会发生在胎儿娩出时,出现此种现象主要原因为胎体的直径小于胎头,在胎头娩出之后直径相对较小的胎体娩出的速度相对较快,对会阴产生的冲击力相对较大,进而引发会阴裂伤。随后临床中对无创生产技术进行改良,即指导产妇在第二产程的宫缩间歇时期正确利用腹压,其中需注意防止腹压与宫缩力度导致产力不均匀而引发的会阴裂伤。在胎儿后肩娩出时,接生者需要用右手托住胎儿的髋部,让胎儿的身体、接生者的双手与产道保持水平,并且缓缓将胎儿托出阴道,尽可能降低对阴道产生的压力[11]。有临床研究表明,让胎头缓缓通过产道,使产道的张力得到最大化,而胎头对产道产生的压力相对均匀,导致会阴发生裂伤的概率相对较小。endprint

由此可知,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對照组(观察组17.22%,对照组3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及第二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均未出现婴儿窒息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产妇对接生的满意度为9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英.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3):392-393.

[2]倪学琴.正常分娩中应用无创接生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286.

[3]沈惠玲,温利辉,林蕴华,等.适宜应用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会阴结局的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3):36-38.

[4]胡晶晶.无创阴道接生技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35):64-65.

[5]杨迎春,刘勇.“无创”接生技术对产妇阴道分娩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4,42(4):424-426.

[6]吴雪华,许露萍,辛邵华.无创接生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4):4137-4139.

[7]吴荣.会阴无创接生技术的临床体会[J].医疗装备,2016,29(14):68.

[8]李桂平,王坤昌,周秀荣,等.应用品管圈实施无创接生技术降低会阴切开率[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64-65.

[9]孙英,冯敬华,潘培芳.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临床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09-3112.

[10]叶小兰.导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5):226-227.

[11]张彬,黄奕.无创接生技术在促进人性化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6):20-21.

(收稿日期:2017-05-2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