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管理模式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1-16张春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团队管理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张春珍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4月开始将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到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将实行前后半年儿科急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前后病区管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后服务满意度、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均优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后护理人员行为合格率、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获取比例均高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团队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素质以及护理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护理团队的整体凝聚力,为患病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安全而且有效的护理服务,值得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儿科急诊护理; 团队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37-02

团队作为一个共同体,是社会中成员存在的主要方式,作为共同体,应该更加顾全大局,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从而让团队效率实现最大化、最优化,实现共同的目标[1]。作为儿科医院,急诊室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在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与每个患儿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护士长是护理管理者,负责整个病区的领导及组织[2]。此次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开始将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到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通过不断改进、完善,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儿科急诊作为笔者所在医院一个综合性急救科室,分别由院前急诊和门诊观察室、缝合室、中心输液室及抢救室等组成,笔者所在医院观察区域有16张床位。护理人员18名,全为女性,年龄22~40岁,平均30岁;其中2名为主管护师,16名为护师。

1.2 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开始将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到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主要包括如下。

1.2.1 一定要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起和谐团结的护理管理氛围 由于护理群体多以女性为主,而这些女性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多数护理人员在上班之余,还需完成学历教育,同时承担着比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多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支持,积极鼓励护理人员继续完成学业,用真诚来对待护理人员,多帮助她们,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护理管理氛围。特别注重和关心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注重关心和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真诚友善,努力建造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从而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3]。

1.2.2 建立起一种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并且树立好团队目标 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用心去关爱每一个护理人员,确定儿科急诊室的组织目标,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为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发展团队精神,促进护理工作而一起努力。护士长可以充分利用早会时间,布置安排每一天的工作任务,同时结合质量分析会、病例讨论以及学习讨论等机会,充分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采取信箱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讨论,以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通过加强和护理人员的良性沟通,充分听取她们的意见以及诉求,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同时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起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使命感意识,从而促进科室的健康、长远、良性的发展。

1.2.3 建立良好的团队规范和准则,合理完善规章制度 同时为了提高护理和医疗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必须着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能力。而且,护理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礼仪培训,以此达到文明护理的效果,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为了使护理工作能够进展顺利,可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并且严格督促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而且必须优化护理工作的流程和程序,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护理任务的效果。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为病患提供必要的安全护理,从而减少医患纠纷,开展急诊专业人员的能力培训,并且进行行之有效的考核,从而建立完善的护理专业培训体制,从而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4]。

1.2.4 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使得护理人员充分施展才华 根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着力分析人的基本需求,建立与之相应的奖惩机制,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分析管理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发现问题并且加以解决。应该推选那些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具有护士以上职称以及良好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担任组长。对病区进行分层护理管理,把工作细分给每一位护理人员,使其有所目标和任务。多让护士参与医院的常规管理,比如库房管理、用品管理、仪器设备的清洗、护理文书记录、病案管理等。而且让每位护士参与到质量管理中,使她们互相监督、互相督促、互相激励,從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手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按月进行评比奖惩,进行技术能手、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的争夺和竞赛。对于名次靠前的护理人员实行常效奖励机制。可以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提供更为丰厚的福利和回报。还可以定期举行体育和文娱活动,使得护理管理人员放松身心,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通过奖惩机制和各项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护理人员的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医院的综合护理管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行团队管理模式前后半年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情况,护理文书书写情况、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病区管理合格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5]。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得出的相关数据整理至SPSS 13.0软件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前后儿科急诊病护理质量对比

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前后病区管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后服务满意度、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均优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前后病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比

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后护理人员行为合格率、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获取比例均高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将团队管理模式引入,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效果[6]。从实际的急诊室护理工作来看,由于急诊科急症患儿、危重患儿多发,具体护理工作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还要护士依据不同患儿的需求,改变护理方案以及急救策略,以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实际需求。团队管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护士们的互相支撑、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这对儿科急诊护理工作有着协调合作的重大意义。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4月开始将团队管理模式实行到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模式以及融洽的医疗服务氛围,促进了笔者所在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及规范的有效执行。通过建立分层管理体系,让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有效激励,以此促进每位护理人员都参与到整个医院的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可以适当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自身优势,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结合实践,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工作能力。发挥团队的优势,提高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同时,加强与护理管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和要求,并且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就可以形成每位护理管理人员的自律能力,促进她们自我反省,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业务上的进步和综合管理素质上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环境氛围[7]。

建立团队管理模式后可树立良好的医院服务形象。儿科急诊为医院的窗口,运用团队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且患者可直接感受到护理质量的改变,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可以在儿科急診护理中全面体现。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直线上升,这为医院良好形象树立奠定了一定基础[8-10]。

总之,在儿科急诊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良好的团队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团队的集体凝聚力,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加强团队的建设,良好的团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基石。提倡团队管理,重视团队协作,不仅可以增加团队的整体服务水平,也可以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长远进步和发展,提高她们的护理管理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有效的安全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妹.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5):80-81.

[2]池洋.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的急救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153-155.

[3]郭春芳.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251-252.

[4]杨巧华,魏彩第,张敬伟,等.团队管理模式在强化急救护士法律意识及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389-392.

[5]邱伟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35(16):2387-2388.

[6]陈玥.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2016,29(10):164-165.

[7]王琳.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202-203.

[8]刘敏,刘永利.人性化服务在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61-262.

[9]张阳春,季学丽,李玫,等.双向选择模式下的导师小组制在急诊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358-362.

[10]相松飞,陈秀芳.压疮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高危压疮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6,23(3):212-214.

(收稿日期:2017-05-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队管理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浅谈研究生导师团队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
团队管理沟通中沟通机制的应用
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团队管理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