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7-11-16刘黎玲杨琼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推拿小儿

刘黎玲 杨琼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在厦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随即抽取胃肠燥热型便秘患儿10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试验组实施摩腹揉脐、清脾经、揉膊阳池、退六腑一系列推拿手法各3 min,推拿1次/d,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儿口服妈咪爱,1袋/次,3次/d,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对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有较好的效果,避免了患儿服用药物困难、对药物产生依赖的不良反应,使父母和患儿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 小儿; 胃肠燥热型便秘; 推拿; 摩腹揉脐; 清脾经; 揉膊阳池; 退六腑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060-02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劲,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不畅的病症。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中医所指的便秘通常指的是功能性便秘,又称为原发性便秘,是指结、直肠及肛口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的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排便障碍,属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范畴。在中医中,小儿功能性便秘主要分以下证型:乳食积滞证,胃肠燥热证,气机郁滞证,气虚不运证。具文献[1]报道,中医推拿对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推拿治疗小儿胃肠燥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2016年9月15日-2017年2月1日在中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中随机选择10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小儿便秘的诊断标准,(1)罗马Ⅲ诊断标准:每周排便不超过1次,且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有大量粪便潴留,且存在有排便困难或者排便疼痛病史[2]。(2)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大便秘结不通、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3]。年龄2~4岁,且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巨结肠、肛裂、门狭窄、脊柱裂或者肿瘤等可能引发便秘的疾病者,存在有出血性倾向或者血液病者;(2)其他原因不能合作中断治疗者;(3)出现并发症等不宜继续治疗者,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伦理注意事项:(1)尊重患儿权利,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实行;(2)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3)严格执行公平原则,参加者应得到该有的回报;(4)知情同意原则,向参加者解释试验操作及目的;(5)保护患儿隐私。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4岁,平均(3.02±0.82)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5岁,平均(2.92±0.8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口服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37),1袋/次,3次/d,温水冲服,水温不超过40 ℃,可加入到牛奶、饮料、幼儿食品中服用,5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1.2.2 试验组 醫者以滑石粉为介质,具体方法如下,(1)摩腹揉脐:患儿取仰卧位,用掌顺时针摩腹,揉脐3分钟。摩腹:即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顺时针移行,肚脐,即神阙穴的位置。掌根作用于肚脐按揉。(2)清脾经:患儿取坐位,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由指跟向指端方向直推3 min。(3)揉膊阳池:患儿取坐位,拇指指端揉膊阳池3 min,位于手背一窝风穴(腕关节背侧腕横纹中点凹陷处)后3寸处。(4)退六腑:患儿取坐位,用食,中指指面自肘推向腕3 min。(5)治疗1次/d,5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止其他治疗方案。同时嘱患儿家属给予清淡饮食,注意使用绿叶青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且鼓励多食用水果和粗粮,每天饮水量不得少于600 ml,并且尽量采取适当运动,对于处于哺乳期的患儿,患儿母亲也应当配合医务人员改变饮食结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4],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舌质恢复红润,每2天以内正常排便1次,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者记为临床痊愈;将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每3天以内排便1次,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但是排便欠通畅者记为有效;将未达到有效标准者记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评价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9/50),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中医《温病条辨解儿难》载“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小儿脏腑娇嫩,易感温热时邪,邪热炽盛,传于气分,入于阴阳,则热邪燥屎内结,形成痞满燥实坚具见的阳明腑实证;热病邪热稽留,必然灼津伤阴,肠腑少津失濡,大便干结难解[5]。又有各种疾病过程中使用温燥药物,也能损伤阴津,形成便秘。小儿为纯阳之体,若过食香燥之品,热注于肠道,津伤液耗,使其干湿,肠道失津,无水难以行舟,故大便秘结。胃肠燥热多见于热病之后,主要临床症状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甚至便秘不通或呈羊屎状,腹部不适,或面赤身热,小便短黄,或口干口臭,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指纹色紫。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大肠积热,脏腑功能紊乱,使得大肠传导功能减弱,以致大便秘结[6]。推拿是小儿中医学的一部分,通过辨证,通过对机体表面的各个穴位利用手部力量进行按摩推拿,能够对机体内脏和器官的特定信息产生整合作用,并且达到改善机能的目的。故而将推拿应用于便秘患儿的治疗中能够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正常排便,并且简单易行,患儿可以免受吃药、打针之苦,更容易推广应用[7]。endprint

手法中,在本研究中摩腹:即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揉脐:肚脐,即神阙穴的位置。掌根作用于肚脐按揉,力量不能太重,否则会导致患儿哭闹而影响治疗的进行[8-10]。对于揉脐法,早在《针灸大成》就有记载:“以左大指按儿脐下丹田不动,以右大指周围搓摩之,一往一来。”揉脐法可以温阳补虚,能消能下,治疗因寒湿、虚弱、湿热等引起的各类消化性疾患。与摩腹手法同用,能够调节胃肠道功能,增加排便次数。揉脐:肚脐,即神阙穴的位置。掌根作用于肚脐按揉,力量不能太重,否则会导致患儿哭闹而影响治疗的进行。对于揉脐法,早在《针灸大成》就有记载:“以左大指按儿脐下丹田不动,以右大指周围搓摩之,一往一来。”揉脐法可以温阳补虚,能消能下,治疗因寒湿、虚弱、湿热等引起的各类消化性疾患[11]。与摩腹手法同用,能够调节胃肠道功能,增加排便次数。清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小儿推拿特定穴。操作时旋推拇指螺纹面,脾经穴有健脾胃、化瘐湿之功效。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涎。揉膊阳池,位于手背一窝风穴(腕关节背侧腕横纹中点凹陷处)后3寸处,按揉膊阳池有助于通大便,利小便,特别对大便秘结,多按之有效。退六腑是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2-13]。腹,小儿推拿特定穴,若便秘患儿同时合并有腹胀症状,可采用顺摩腹手法达到通便消胀的目的。各种手法配合应用,最终能够达到健脾润肠、消滞通腑的理想功效。另一方面,指导家长合理饮食及运动,能够根据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效果更为理想[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西药妈咪爱治疗小儿便秘,推拿对于治疗小儿胃肠燥热型便秘的效果具有较积极的作用。小儿便秘通过推拿得到解决,避免了患儿服用药物困难,对药物产生依赖的不良反应,让父母和患儿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小儿便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显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胃肠燥热便秘疗效显著,且此方法安全、简便、无副反应,易于被家长和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珠.浅谈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诱因和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79-80.

[2]吴建霞,郭秀君.儿童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3):327-329.

[3]郝宏文,王素梅,吴力群,等.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2):118.

[4] Drosman D 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process[J].Gastroenrology,2006,130(5):1377-1390.

[5]习娟娟,宋惠霄.小儿便秘辨治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0):720-721.

[6]陈永辉.小儿便秘辨治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09,5(3):27-28.

[7]罗菲.小儿推拿配合妈咪爱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39例[J].陕西中医,2013,34(7):881.

[8]王英,王小军,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5):85-86.

[9]孙正新,于娟,张文文.推拿治疗小儿虚证便秘30例[J].广西中医药,2011,34(6):26-27.

[10]陈海燕,崔新亮,董传莉,等.三字经派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83-1085.

[11]赵磊,刘洪伟.鲜芦荟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16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0):85.

[12]汤伟,邵湘宁,章薇,等.浅议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的学术思想[J].中国针灸,2015,35(6):595-596.

[13]胡钰,徐仕沖.中药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4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66-67.

[14]袁慎霞,赵玉忠.推拿联合金双歧治疗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影像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709-710.

[15]崔广财.推拿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55例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4):477.

(收稿日期:2017-05-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拿小儿
小儿难养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警惕小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