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2017-11-16韩旭张云明徐蕾
韩旭+张云明+徐蕾
[摘要] 目的 探究與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用药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及随访1年的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 结果 观察组用药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预后。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b)-0159-04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N Xu ZHANG Yunming XU Lei▲
The Third Ward of Cadre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Th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on drug us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drug us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fatality rate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knowledge on drug us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drug u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indicators abov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creased more remarkab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After 1 year of follow-up,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fatalit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patients for the diseases, and promote prognosis.endprint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are interven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Prognosis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此状态下,患者病情较重,且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原因是老年患者的器官多处于衰退状态下,同时又合并不同类型的其他慢性病,导致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也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治疗时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1-2]。因此,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治疗出院后仍会存在较高的再入院率及病死率。以往临床工作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患者一般需求,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方面,效果较差。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全部患者均签署关于本研究的知情权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审核标准。纳入标准:均在我院行症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影像学资料确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闷、恶心等症状;符合第7版《内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类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血管畸形者、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9~72岁,平均(57.2±2.9)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0±2.6)个月;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8例,Ⅳ级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58.1±2.5)岁;病程2~10个月,平均(7.1±2.3)个月;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19例,Ⅳ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指导、对症护理、指导休息、心理护理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如下: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反复向其强调医嘱的重要性,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服用药物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等,避免自行服药或服药过量。由于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之后可出现消极抵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订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与指导[4]。可向患者发放科室自制的健康教育手册,或定期开展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讲座,每月2次,介绍用药方法。①对于利尿剂的使用需将时间控制在上午,避免夜间用药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同时根据其体重控制好用药量,嘱其加强对每日尿量的观察,一旦出现无尿或少尿的情况则提示心力衰竭较为严重,肾血流量也会明显减少,说明患者的病情较重。若患者的每日尿量可保证在2000 mL以上,且体重明显减轻,则说明取得了良好的利尿作用[5]。②由于螺内酯药物中存在着较强的类雌激素的作用,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严格按照剂量用药,避免出现刺激男性乳房发育的副作用。③由于缺血性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等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使用洋地黄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剂量服用,并对用药的时间与剂量给予调整。④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期间,需加强对其血压、心率等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在实施静脉给药时,根据血压的变化对滴注药物的速度给予调整[6]。⑤使用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时,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刺激性咳嗽、轻度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时需坚持个体化用药原则,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另外,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家属进行关于药物使用的健康宣教,保存好联系方式,构建网络平台,每周定期发送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面对所提疑问给予耐心解答[7]。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用药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及随访1年的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①采用我院自制的用药知识调查表对患者的用药知识知晓率和依从率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药物的种类、正确服药时间及常见不良反应等,满分为100分,得分在65分以上评为具有一定的用药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的判断标准[8]:能够按照医嘱安排主动服用药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②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9],量表中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用药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endprint
3 讨论
心力衰竭可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最终结局,主要是指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代谢需求,从而使机体组织灌注量不足,表现为肺循环及体循环静脉瘀血。该疾病通常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较高,原因是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在形态与功能方面发生着较大的改变,即出现了所谓“生理性老化”[10-11]。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多个器官及系统均存在着改变,与此同时,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伴随着抗病能力以及各器官储备能力的明显降低[12-13]。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年纪较大,接受关于疾病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无法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同时也不能接受有效的治疗以及完善的体能与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因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不仅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需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以最大的程度地发挥用药治疗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并改善预后[14-15]。现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较为常用的护理方法为指导患者常规卧床休息、制动,配合给予低流量持续性吸氧,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例如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高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血脂以及纠正贫血等,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对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给予合理的选择,几类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以往临床工作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基本需求,但忽略了老年患者年龄较高、用药依从性较差、认知水平也有限等情况,这就对药物治疗的效果造成了影响[16-17]。所谓护理主要是通过利用一种方式与手段,帮助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舒适状态,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患者对于自身合法利益更加重视。这就使得在此环境下,医疗单位也需要对自身的护理服务理念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相比于传统临床护理中仅对患者进行发药、输液及打针等护理服务,现在更加提倡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中,在常規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加强了对老年患者关于药物知识方面的健康宣教,培养并树立了正确的用药观念与意识,改变了不良的用药习惯,从根本上提高了用药依从性,也降低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8]。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保证了患者的生理情况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帮助患者的心理也达到一个最佳满意且愉悦的程度,最大化地满足患者内心所需,缓解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将此类不良状态对治疗结果及预后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本研究中,观察组用药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心力衰竭住院率及心力衰竭病死率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果提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患者的自理能力,这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9]。对比生活质量可见,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提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用药知识指导,并加强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与健康宣教,使药物治疗发挥了最佳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20]。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进预后。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今后可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获得精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赵军峰,孟淑萍,柳君,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84例[J].中国药业,2015,24(3):64-65.
[2] 苏素缺,郑朝霞,代东艳,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4, 23(7):15-17.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0-91.
[4] 谢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107-108.
[5] 张春香,候春凤,张春艳.慢性心力衰竭61例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89-90.
[6] 贾丹.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复发再入院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35-36.
[7] 王淑贤.34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9):191-192.
[8] 向丽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57-158.
[9] 马智文.护理程序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13-214.
[10] 何春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J].河北医学,2014,20(11):1922-1923.
[11] 王建霞,宣囯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109-110.
[12] 庞玉华,杨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0-123.
[13] 韦正莉,梁明,马小敏,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作用[J].右江医学,2014,42(4):505-506.
[14] 顾爱芹,徐红.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229-230.
[15] 耿巧玲.整体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5):123-124.
[16] 柴爱真,潘秀春.慢性心力衰竭69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旬刊,2012,25(4):193-194.
[17] 庞丹.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9):90-91.
[18] 唐玲,郑斌,李德蓉.心理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2):123-124.
[19] 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5,10(3):89-90.
[20] 朱静.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12-13.
(收稿日期:2017-06-15 本文编辑:张瑜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