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

2017-11-16许国强邓书基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体系高职院校

许国强+邓书基

摘 要:就业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创新、它一个系统工程。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在制度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齐抓共管,加强高职院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体系

一、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是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启动的,缺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仍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一些零碎的介绍,没有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学习内容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缺乏一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体系结构。在内容上缺少与专业课程融合,脱离专业建设,形成了就业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局面。在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尤其忽略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有些高校和当地政府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但机构设置简单,工作人员不专业,经费不足,不能有效地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的帮扶、全过程的指导,一站式服务。对就业市场信息把握不够全面,信息发布滞后,信息沟通不畅。很少深入了解学生就业创业中的难点,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个体心理指导等。

3.就业创业教育的氛围不浓

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强,再加之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教师较多的局限于传统的创新创业课程讲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相对较多,但实践性不强,缺乏针对性;专业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缺少创业经历熏陶与创业热情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专业知识,对就业的前景充满迷茫。高职院校可以把就业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开设兴趣小组和创新创业社团等多种方式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要努力把传统的学生普遍化教育转变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上来,更多的针对不同学生创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都能够看到希望,鼓励他们大胆他新,丰富学院创业教育的形式与内涵。从多层次、多角度寻求路径,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4.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主要以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分院系专职辅导员兼任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大多数就业创业教育教师临时拼凑,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创业实践能力不强。使得就业创业课程流于形式,教学内容肤浅。尤其是就业创业课程学生多,教师少,很多时候都是上公共的大课,讲一些空洞的创业理论,既没有针对性,又没有操作性,也很难发现真正有创业需求的学生个体,严重影响创业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教育体系构建

(一)加强领导,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体制体系

1.实行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

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通过不断规范理顺创业教育规程,完善和健全相关工作机制,高校必须统一思想,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摆在重要日程。由院领导牵头,学工处、教务处、团委、科研处、财务处及各二级院系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大学生创业工作办公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的领导作用,二级院系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就业创业工作,要把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对教师的工作要求和绩效体系中。充分调动教师的就业创业教育积极性,让教师主动承担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创业思想,及时给予指导,也要善于发现优秀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每年年初召开年度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就业创业先进,部署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同时通过签订院系《就业创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确定学院就业创业目标,分解各级责任,层层落实。

2.构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长效机制

(1)建立院系就业创业工作二级管理体制,学院层面由学院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生工作处具体负责和落实;各二级院系成立就业创业工作办公室,院系主任及总支书记为就业创业工作责任人,成员包括专业教研室主任、就业辅导员及毕业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就业创业工作在院系的开展与落实。形成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创业工作职能部门、院系就业创业办公室各级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2)实施目标责任制,建立积极合理的就业创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参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项目分量表》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检查细则,在每年年底对二级院系的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院系考核指标,并对考核优秀的院系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构建就业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1.注重创业就业课程与专业教学融合

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教学管理模式等的综合体现。根据高职就业创业目标,课程由四大模式构成: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知识类课程、创业素质类课程和创业体验类课程。基于就业创业课程要和专业课程融合的视角,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完善课程结构,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在专业课堂教学中,经常性的融入就业创业内容,指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理解课程与今后工作的必然联系和创业的条件关联,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加就业创业的信心,明确就业创业的基本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教育,容易在学生中产生激发出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也容易产生好项目。这样,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就业创业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播种了就业创业的种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启发,学生就会有很多收获。

2.建构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

就业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教育,它不僅要求大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就业创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大学生具有就业创业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体会和领悟理论知识,最后实现将所学融会贯通。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建立开放式、共享化的就业创业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专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项目法、小组讨论法、沙盘演示法等。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校内校外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鼓励学生到校企合作对口单位进行真实岗位体验现场教学。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尽早了解工作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增加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和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现状和未来方向,树立未来职业发展之路。

3.课程分层实施、阶段性推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与活动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中,应遵循完善结构、分层实施、阶段性推进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就业指导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学第一、二学期):针对新生,加强通识教育,不断拓展专业基础,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活动。不仅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其人格的独立与健康。通识教育指向心灵的教育,是启发智慧的教育,与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相相融相通,从而完善人格修养。

第二阶段(第三、第四学期):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渗入各专业教育中。在各专业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明确本专业核心课程在创业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同时指导学生思考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创业内容。

第三阶段(第五学期):针对毕业生,开展择业技能、创业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创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以进驻创业园为基本目标逐步实现创业孵化。通过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保障体系

就业创业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持性,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师们不仅要讲授知识,而且足够的实践指导能力。在就业创业师资队伍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宽师资渠道,吸收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吸引各专业教育专家、成功企业家、企业经理人、行业领导者、法律事务人员等投入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来,从校外聘请一批有专业背景、兼具创业理论造诣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比如杰出的民营企业家、较有影响力的经管人才、创业成功校友等为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出来充实我们的就业创业师资团队。

2.挖掘校内优秀教师,发掘潜在创业师资

鼓励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师参与到就业创业教育中来,通过跨学科、跨专业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激发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创造性。支持创业教育类科研立项,强化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就业创业培训,收集各类创业政策资源;鼓励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充分了解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带入课堂教学。通过建立校内绩效,引导教师开展创业研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探索,寻找创业项目市场。努力把行业企业内的创业专家和成功创业的校友聘请为我们的创业指导教师,逐步打造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

1.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以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创新创业发展为目标,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现在,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适应这种情况。创业指导不一定要求项目全部成功孵化,但通过创业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学到创业过程的全面知识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总结经验,指导学生坚强不屈的继续创业历程。创业过程的指导服务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学校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实施,努力在学校创业园孵化,并对成功孵化的项目向社会予以推介。

2.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时为学生提供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加强与周边市县人社部门联系,通过各地人社部门牵线,各地校友联谊活动、与当地骨干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多渠道收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互动平台,设置“网上展厅”,开设“展事速递”、“展览在线”、“创梦广场”、“网上热销”、“展讯”等栏目,及时更新学生创新创业信息,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销售平台。

3.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技术服务保障。学校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发挥高校自身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学生们提供技术资源、智力资源,提供仪器、场地等诸多硬件条件。发挥学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充分带动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探索把高校的科研能力用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上,积极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探索教师的科研活动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有机结合,提高创业成果的转化率。

就业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构建良好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保障。学生和社会都对学校有很高的需求和期望,高职教育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新需求和社会的新变化,引导高职学生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04).

[2]韩兴房.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05).

[3]薛清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研究.山西大学.2014(06).

[4]熊雯.双创背景下湖南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山西青年.2016(09).

作者简介:

许国强(1972—),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基金: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与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5JSJG606。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体系高职院校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