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陶艺中的肌理表现

2017-11-16袁呈燕

戏剧之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釉料陶艺家坯体

袁呈燕

(三亚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省 三亚市 572000)

浅析现代陶艺中的肌理表现

袁呈燕

(三亚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省 三亚市 572000)

肌理作为现代陶艺作品中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陶艺家着手对新的肌理语言进行尝试与研究,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作品通过肌理效果来表达或者强化作品的艺术语言。本文通过对制作肌理、装饰肌理、烧成肌理的分析,论述了肌理语言在现代陶艺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对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现代陶艺;肌理;泥性

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已经开始在陶器上留下了简单的肌理纹样,此时的肌理纹样大多为几何纹样和绳草纹样,一方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肌理纹样而增加摩擦力,具有防滑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人们对陶瓷的肌理审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陶瓷艺术以追求完美为最高标准,陶瓷受众的审美标准比较单一,陶艺相关工作者的观念受到束缚,直到20世纪80年代,现代陶艺在我国萌芽,肌理这一艺术语言在陶艺作品方面才得到重现。

现代陶艺自产生起就注定在某些层面上是对传统陶艺的革新与颠覆,而肌理作为现代陶艺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陶艺家着手对新的肌理语言进行尝试与研究。对于陶艺肌理的理解,不应该简单地将它看成是陶艺作品的外在装饰,而是将其看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是陶艺家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手段。

现代陶艺中的肌理可以是平面式的,如绘画肌理,也可以是立体式的,如泥片拼贴;可以是较为抽象的,如几何形组合,也可以是较为具象的,如写实的图案;可以是单一色彩的,也可以是色彩丰富的;可以是光滑的质感,也可以是粗糙的触感,甚至于有些陶艺作品根本就是由肌理表现出主题内容。现代陶艺作品中常见的有将肌理分为自然肌理与人为肌理两大类,以及将肌理分为制作肌理、装饰肌理,烧成肌理三大类。陶艺的自然肌理是指由陶瓷材质以及釉料等在制作和烧成中,显示自然属性的纹理性组织,而人为肌理是指陶艺家在创作陶艺作品时有意识地刻上文字或图案等,人为肌理主要受制于陶艺家,其有意识地对陶艺作品的表面造成纹理性组织。制作肌理是指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产生的肌理性纹样,因为陶艺主要的成型方法有拉坯、泥条盘筑以及泥板成型,因此制作肌理主要产生于此三种成型方法。装饰肌理是指坯体装饰肌理和釉色装饰肌理。烧成肌理主要是指陶艺作品通过柴烧、熏烧、盐烧等方式,在烧制的过程中形成的肌理性纹样。

一、制作过程中泥料的自然肌理

(一)拉坯成型中产生的肌理。拉坯成型技法是陶瓷作品制作中最为常用的技法之一,在拉坯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在坯体上有意留下手工的圈状留痕肌理,体现出创作者较为轻松、追求自然的心理状态。在现代陶艺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使用拉坯成型技法为基础,但在后期将坯体偏离中心,使得坯体变形的作品。或者是在拉坯结束后扭曲或者压缩坯体,以此使得坯体上出现旋转纹理的作品,这样的纹理具有较强的律动感。或者在拉坯结束后,等坯体半干后,随意的变形作品的口沿部分等。

(二)泥板成型中产生的肌理。在压制泥板前,可以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有色差的泥料,将泥料混合叠加,可以出现最为简单的绞胎效果。在压制泥板时,可以借助外界纹理材料,如麻布、植物花草、刻制的图章,或直接将泥料拓印在石块上,这些方法都能产生自然的肌理。在压制泥板过程中,在泥板上加入泥浆或者是干泥粉,都能收获异常有趣的肌理纹样。

(三)泥条盘筑中产生的肌理。泥条盘筑可以说是陶艺创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成型方法,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会留下手痕肌理,因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心境,此种留痕都会产生变化,因此此种留痕有很大的随机性。

二、装饰肌理

装饰肌理是指坯体装饰肌理和釉色装饰肌理,坯体装饰肌理指在完成陶艺作品的基本形体后,通过堆塑、拍印、镂空等方式对坯体进行肌理装饰。釉色装饰肌理是指因为上釉的方式不同而保留下的釉色肌理,以及在烧制过程中釉面的流淌和釉色与釉色的融合,而形成的肌理纹样。

不同的施釉方式,将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常见的施釉方式有刷釉、喷釉、淋釉、轮釉、洒釉等。刷釉过程中很自然留下刷痕,在烧制后,将出现细腻且错落有致的细密线条。同时陶艺作品可以多次刷釉,每次刷釉后等釉料稍干再继续施釉,作品在烧制时釉面会出现开裂,这种方式得到的肌理效果自然。

喷釉因为不同的喷釉距离、釉料的浓稠度,将产生不同的釉料肌理。现代陶艺作品中常见的是将釉料与泥浆混合后喷在坯体上,泥釉可以多次反复喷洒,使得泥釉喷得较厚,等坯干透后,坯体会出现浅浅的干裂肌理。

淋釉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当釉浇淋到坯体上时,因为不同坯体对釉的吸附力不同,不同釉料的垂流情况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釉色浓淡以及不同的长短釉痕变化。在淋釉的过程中,可以旋转作品,使得作品上的釉痕产生更多的变化,以此来表现陶艺作品的创意。

轮釉主要适用于小型器皿,如盘或者碟类。制作时将坯体放置在旋转的转盘上,将釉料倒入坯体中央后,利用转盘的离心力,将釉料均匀散开,多余的釉料飞散到坯体以外。

洒釉是在坯体上先施一种底釉,然后将面釉洒在坯体上,使得两种颜色釉产生交织。可以全器洒釉,也可以进行局部洒釉,在洒釉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疏密变化,以此得到更为有意思的装饰效果。

不同的颜色釉在叠加使用时,因为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收缩比率以及不同的流动性,会产生特有的釉面肌理,大面积使用这种装饰方法,能出现类似国画的大写意效果,各种色釉相互渗化中产生的类似的偶发肌理,如果运用得好,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创作意象。

三、烧成肌理

烧成肌理主要是指陶艺作品通过柴烧、熏烧,盐烧等方式,给予陶艺作品以肌理装饰。

柴烧主要通过变动的火焰,在坯体上形成极为丰富的火焰痕迹,以及烧制的木柴形成的落灰而产生的肌理纹样。这些都是人为施釉等无法达到的古朴和微妙变化,加上烧制时火焰难以把控,所以产生的效果将更加奇妙。

熏烧一般都需要二次烧制,经过素烧后,再用木屑、报纸、小树枝作为二次烧制的燃料,这些燃料产生的浓烟中碳元素渗入坯体进行装饰。此种烧成方式简单且易操作,装饰效果自然、朴实,受到越来越多陶艺创作者的欢迎。

盐烧是指在窑炉中通过撒盐对作品进行装饰。食盐中的氯化钠在高温时发生化学反应,在坯体表面形成类似釉面的效果,不同食盐的使用量,将产生不同的肌理纹样,食盐量较少时,出现粗糙哑光的釉面效果;食盐量较多时,釉面将失去颜色。盐烧的肌理为点状,肌理效果有较好的视觉美感。

四、结语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艺作品中的肌理往往给人一种难以描述的抽象之美,其变化丰富多彩,促使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尝试探索各种肌理纹样。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作品通过肌理效果来表达或者强化作品的艺术语言、肌理形态与作品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情感。现代陶艺作品从原材料开始探究,通过制作肌理、装饰肌理、烧成肌理装饰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把控随机因素,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最终的理想之美。

现代陶艺作品中肌理之美,符合当今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陶艺创作者,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保持对陶艺语言的敏感度,善于利用手工留痕抓住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效果,充分释放陶艺自然天成的肌理纹样,为陶艺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的自然想象空间。

[1]杨永善.说陶论艺[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1.

[2]周雅铭.现代陶艺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J51

A

1007-0125(2017)09-0193-02

猜你喜欢

釉料陶艺家坯体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